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 《美好的夜》大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505326017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 《美好的夜》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 《美好的夜》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 《美好的夜》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 《美好的夜》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 《美好的夜》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 《美好的夜》大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 《美好的夜》大单元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六 单元教学设计一、 单元基本内容学科音乐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年级一年级下册单元主题美好的夜单元内容分析夜晚,总是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本单元以“美好的夜”为主题,通过多首轻柔的歌曲和欣赏曲目,带领学生感受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小宝宝睡着了的温馨、摇篮曲的轻柔、闪烁的小星星的梦幻以及星光恰恰恰的欢快,都让学生沉浸在美好的夜晚中。同时,通过对音高低的介绍,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音乐的变化和魅力。这一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单元对应学段目标感受与欣赏:学生能够感受小宝宝睡着了、摇篮曲等夜晚主题音乐作品的宁静与温馨,体会音乐中的夜晚氛围。表现:通过演唱和表演,学生能够用

2、轻柔的嗓音和动作展现出夜晚的静谧与美好。创造:引导学生结合夜晚的主题,创作简单的旋律或歌词,表达对夜晚的感受和想象。音乐与相关文化:了解夜晚在不同文化中的音乐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夜晚与音乐的联系感知。单元大概念感受夜晚音乐的宁静与温馨,用声音描绘夜晚的美丽。学情分析夜晚的宁静与温馨对学生来说具有吸引力,他们对夜晚主题的音乐作品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在感受与欣赏时,学生能够体会到音乐的夜晚氛围,但对夜晚与音乐的联系感知还不够深入。在表现上,学生能够用轻柔的嗓音和动作展现出夜晚的静谧与美好。但在创造方面,学生需要更多引导来结合夜晚的主题进行旋律或歌词的创作。单元教学目标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夜晚主题音

3、乐作品中的宁静与温馨,体会音乐中的夜晚氛围,形成对夜晚音乐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通过演唱和表演夜晚歌曲,学生能够用轻柔的嗓音和动作展现夜晚的静谧与美好,提升艺术表现力。创意实践:引导学生结合夜晚的主题创作简单的旋律或歌词,表达对夜晚的感受和想象,培养创意实践能力。文化理解:了解夜晚在不同文化中的音乐表达方式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增进对夜晚与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单元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感受夜晚主题音乐作品的宁静与温馨,用轻柔的嗓音和动作展现夜晚的静谧与美好。学习难点:在演唱和表演中,保持声音的轻柔与和谐,同时准确表达夜晚的情感和氛围。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单元结构梳理(空 集体备课完成)课题: 摇篮

4、曲小宝宝睡着了教学目标审美感知:学生能够分辨两首曲目在旋律、节奏、音色上的不同,以及它们共同营造的睡前温馨氛围。艺术表现: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身体动作(如摇摆、轻抚等)来模拟摇篮的动作,增强音乐表现力。创意实践: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或自制简易乐器,为两首曲目伴奏,创造出新的听觉体验。文化理解:学生能够探讨两首曲目在家庭和社会文化中的意义,以及它们如何传递爱与关怀的价值观。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鼓励他们通过创作和表演来个性化地表达音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创作时保持音乐的和谐与美感,避免过于复杂或偏离主题的创作。教学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摇篮曲与小宝宝睡着了的录音。音乐教材:包含两首曲

5、目的乐谱和歌词。打击乐器:如小铃铛、沙锤等,用于学生伴奏创作。创作材料:纸张、彩笔等,供学生创作歌词或绘制与音乐相关的图画。摇篮或模拟摇篮的道具:增强学生对摇篮曲情境的实际感知。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修改学习任务一:听乐曲,表达感受(一)、聆听摇篮曲,感受情绪1、小组讨论乐曲的速度与情绪是怎样的?填写任务单。速度( )情绪( )小组间相互交流填写情况。(二)、小组共同商议,用怎样的动作表达摇篮曲的情绪和意境1、各组选一名同学上台表演。2、小组间相互交流表演情况。设计说明:通过表演,更能具体体会到“妈妈的爱”是什么样子的。学习任务二:唱歌曲,体会“妈妈的爱”(一)、学唱歌曲小宝宝睡着

6、了,体会妈妈深深的爱聆听乐曲,同伴间交流画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睡觉前听妈妈唱过歌吗?(二)、看谱聆听歌曲,设计肢体动作聆听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同伴间互相交流歌曲的情绪。第二遍聆听歌曲,设计舞蹈动作,并在小组内交流展示。(三)、看谱学唱歌曲1、跟随歌曲范唱,看谱轻声学唱。2、组内交流学唱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组长记录并反馈。3、交流并解决掉难点,全班完整演唱歌曲。同伴间用设计的舞蹈动作表现歌曲的情绪学习任务三: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四)选择乐器,表演展示1、小组合作, 为加入打击乐器歌曲伴奏2、各小组整合,完整演绎整首歌曲作业设计请学生在家中聆听摇篮曲和小宝宝睡着了,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意境,并尝

7、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受。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学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尝试为歌曲设计不同的舞蹈动作和打击乐器伴奏方案。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聆听、表演和演唱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意境,体会“妈妈的爱”的深刻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方式互相学习和借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我也注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受,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然而,在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的深度上可能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课题: 闪烁的小星星光恰恰恰教学目标审美感知:学生能

8、够感受闪烁的小星与星光恰恰恰两首曲目所展现的夜空星辰的美丽与梦幻,以及音乐中传达的宁静与欢快的情绪对比。艺术表现:学生能够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表现出星空的静谧之美;同时,能够用活泼、跳跃的节奏感演唱星光恰恰恰,展现星光的灵动与舞蹈的欢乐。创意实践:结合两首曲目,学生能够创作一段描绘星空的舞蹈或律动,将音乐与动作相融合,表达个人对星辰之美的独特理解。文化理解:通过学习闪烁的小星与星光恰恰恰,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星辰的赞美与描绘,认识到星星在各国文化中的共同象征意义,以及音乐在传递跨文化情感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两首曲目中不同的音乐情绪,并通过演唱准确传达这些情绪

9、。教学难点理解并表现出闪烁的小星中静谧与梦幻的氛围,以及星光恰恰恰中欢快与灵动的节奏。教学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闪烁的小星与星光恰恰恰的录音。音乐教材:包含两首曲目的乐谱和歌词。星空图片或视频:展示美丽的夜空星辰,增强学生对音乐情境的感知。舞蹈道具(可选):如小星星贴纸、荧光棒等,用于学生创作舞蹈时的装饰与辅助。教室空间布置:营造宁静与梦幻的氛围,如使用蓝色灯光、悬挂星星装饰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修改学习任务一:听鼓声,辨强弱、聆听“强、弱、快、慢”四种变化的击鼓声小组讨论鼓声发生了哪些变化?小组间相互交流,做出精准答案。小组总结得出结论声音是有强弱的。、创编节奏探索感知音的强

10、弱各组成员利用大星星(代表强)、小星星(代表弱)表现不同的强弱组合,创编节奏。(小组长及时记录创编的节奏型)小组间交流、展示。(三)、唱歌曲,编动作1、小组听闪烁的小星音乐,创编动作。2、小组上台展示。设计说明:通过创编节奏,同学们能很好的体会到音的强弱也是有规律的,只有恰当的组合才能成为美妙的音乐。学习任务二:唱歌曲,体验音乐形象、看谱聆听歌曲完整聆听歌曲星光恰恰恰看图谱听音乐,初步感知2、第二遍聆听歌曲,用“LA”哼唱旋律。(二)、看谱学唱歌曲1、跟随歌曲范唱,看谱学唱歌曲。2、组内交流学唱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组长记录并反馈。3、解决学唱中的难点,完整演唱歌曲。(注意:音准、强弱。)学习任务

11、三:编动作创编动作,表演展示小组创编,设计出歌曲的舞蹈动作,边唱边跳各小组整合,完整演绎整首歌曲(评价标准:既要有表现力,还要准确演唱歌曲)学习任务四:奏乐器,增强表现力唱奏结合,表现歌曲自由选择二拍节奏为歌曲伴奏。跟随范唱,各组节奏加入,为歌曲伴奏。(评价标准:打击的各音色有所不同;节拍稳定、节奏准确。)作业设计请学生回家后,利用家中可用的物品(如碗筷、盒子等)模仿击鼓声,录制一段强弱变化的节奏,并尝试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学唱星光恰恰恰,并尝试为歌曲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增强家庭音乐活动的趣味性。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听鼓声、辨强弱、创编节奏和舞蹈动作,以及唱歌曲和奏乐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音乐的强弱变化和形象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我也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关注,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然而,在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的深度上可能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