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原时间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5325661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血酶原时间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凝血酶原时间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凝血酶原时间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凝血酶原时间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凝血酶原时间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凝血酶原时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血酶原时间(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百科名片凝血酶凝血酶原时间,简称PT,是指在缺少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兔脑渗出液)后,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正常值为14秒。PT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者有临床意义。应用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曲线,对比患者血浆的PT,可以求出活动度。活动度的正常值为0%-10。目录隐藏原理与临床意义PT在肝病中的应用价值TA与INR在肝病中应用价值的比较T组间差别的有关因素 编辑本段原理与临床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种较为敏感的筛选实验。凝血酶原时间重要反映外源性凝血与否正常。其原理是在抗凝血中,加入足够量的组织凝血活酶(组织因子,

2、TF)和适量的钙离子,满足外源性凝血条件,从加入钙离子到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PT。 实验室报告PT有4种方式:秒、活动度(prthrmbintmeactitprcentae,PTA)、率(prthombinimeati,PTR)、国际原则化比率(iterntonanormalizeraio,IN)。4种形式在临床上应用价值不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少,如凝血酶原(因子)、因子、因子、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缺少。 获得性凝血因子缺少: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 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因子II、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以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3、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妇女口服避孕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态等。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intim,P)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储藏功能、病 变严重限度及预后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指标。编辑本段PT在肝病中的应用价值重要由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I、的水平决定,它在肝病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急性肝炎PT异常率为1%5%,慢性肝炎为15%51%,肝硬化为1,重型肝炎为0%。在病毒性肝炎诊断原则中,PT是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分期的指标之一。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轻度PA&g;0%、中度70%6%、重度6%40%;肝硬化代偿期PTA>60、失代偿期PTAt;6%;重型肝炎PTA&l;40%1。Child-ugh

4、分级中延长14s计1分、4s计2分、>计3分,结合其他项指标(白蛋白、胆红素、腹水、脑病)将肝病患者肝功能储藏分为A、C级;决定终末期肝病患者病情严重限度及肝移植先后顺序的MEL评分(Moelfren-stgelverdisese),公式为3.8#215;loge胆红素(/dl)+11.2;lg(N)+9.6215;lo肌酐(g/d)+6.(病因:胆汁性或酒精性0;其他1),NR是3项指标之一2。国内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制定的肝病DIC诊断原则中涉及:T延长5s以上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tialthromboplastintim,ATT)延长0s以上,

5、因子:活性&t;50%(必备条件);PT与血小板计数常用于评价进行肝活检与外科手术患者的出血倾向,如血小板<0&25;09L、PT延长超过正常4s是肝活检、外科手术涉及肝移植的禁忌证。Shep等5报道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如果At;7%、血小板&t;10215;19/L同步门静脉宽度>13mm,则浮现食道静脉曲张的机率大,属于高危出血患者,应作胃镜检查及有关治疗。可见T在肝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编辑本段PTA与IR在肝病中应用价值的比较 PT受组织凝血活酶来源不同、仪器和操作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成果在实验室内部与实验室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实验室报告PT的4种形式中,哪一种

6、方式是评价肝病患者病情的最佳方式?目前存在争议的是PA与N。 WHO于0年代初期用IN将PT原则化。由于从人和兔脑的不同提取物所测PT的L值之间存在线性有关,因此需要一种校正系统将R与W原则相连。为此,1份非常敏感的人脑提取物被指定为第一国际参照物(internationalrerecepreparatio,IRP),通过定义规定:第一份IRP的国际敏感化指数(intenationalsensitivitindex,I)为1.0,将商业组织凝血活酶的敏感性与IP相比,得出其ISI值,I=PTR1SPTR010(PR0代表IR所测的、T1代表商业组织凝血活酶测同一份血浆的PTR值),INR值排除

7、了试剂来源不同对成果所带来的差别。I/II已合理用于监测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目前IN也用于评价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病情6,但与否适合于肝病患者仍有争议。Robert等7用7种组织凝血活酶检测了27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及29例口服抗凝药患者的Ts、PR、PTA与INR。对于肝病患者,只有PTA可以排除组织凝血活酶来源不同所致P的变化,INR组间差别非常明显。但对接受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只有IN可以排除组织凝血活酶来源不同所致成果的差别。编辑本段PTA组间差别的有关因素 1、WHO标定不同组织凝血活酶的ISI时用的是正常人或口服抗凝治疗患者的血浆,而非肝病患者的血浆。2、肝病与口服抗凝治疗时凝血功能紊乱的

8、机制不同。 3、许多肝病患者INR值非常高,而它超过抗凝范畴(4.)时,原则化的精确性将大大减少。而PTA检测简朴,所受影响因素少,只要精确测定正常人与肝病患者的P即可,因此目前它是评价肝病患者病情或病情变化的最佳体现方式。 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范畴:113秒。检查简介: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种较为敏感的筛选实验。凝血酶原时间重要反映外源性凝血与否正常。临床意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少,如凝血酶原(因子)、因子、因子、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缺少。b)获得性凝血因子缺少: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c)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因子VI、

9、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以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妇女口服避孕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态等。: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英文名称: ProtrombiTime英文又名:PT 简介 【参照值】 活动度:80%10% INR:10.5 HO规定报告N值(国际原则化比值)用于国际交流才有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凝血酶原、X因子缺陷,纤维蛋白原明显减低,抗凝血酶物质增长,严重肝功能损坏,新生儿出血症,胃肠道紊乱致使维生素吸取不良,阻塞性黄疸。 WO规定用Warfarn(法华林)时INR值容许范畴为: 手术前解决:(非髋离手术1.525,髋部外科手术.0.0);

10、避免静脉血栓;.0.;活动性静脉血栓;(反复发生的静脉血栓,肺栓塞及其避免2.04.0);避免动脉血栓和栓塞涉及心脏瓣膜(机械瓣)的手术:34.5。 临床上用注射维生素K前后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用来做肝源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的鉴别。:81/datlib/chemisr/DL/DL-698/人体内存在着正常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此系统始终保持着动态的生理平衡。若止凝血活性增强或抗凝血活性削弱,便会导致血栓前状态或血栓形成;相反,会引起低凝状态或出血倾向。有关止血和凝血的检查项目,从临床需要出发,分为常规检查项目和其她检查项目两大部分。 出血性凝血 凝血常规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T) 参照值:平均秒值

11、:(12±1)s: 男性:113.7。 女性:11-14.s。超过正常对照值为异常。 临床意义: PT延长:先天性因子、缺少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少症及纤维蛋白原缺少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缺少症、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使用某些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氨苄西林、利福平、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利尿剂等。 T缩短:先天性因子增多症、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口服避孕药,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等。 建议: (1)明显减少建议检查肝功能。 (2)检查前应尽量不饮酒,不吃高脂饮食。 (3)若PT明显增高,应避免出血倾向。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12、参照值:(37±3.3)s,超过正常对照值10s以上故意义。 临床意义: APTT延长:先天性因子、缺少,如血友病甲、血友病乙、因子缺少症;后天性凝血因子缺少,如肝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取不良综合征、使用阿司匹林、肝素等药物;继发性、原发性纤溶亢进、DIC;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抗体、狼疮抗凝物质等。 AT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等。 注意事项:时间缩短应避免高凝引起的并发症。5.PT比值N(国际原则化比值):INR(患者PT正常参比血浆Ts)SI 参照值:01之间 临床意义:用于口服抗凝剂的监测,3为宜。 注意事项: (1)如果AP

13、TT延长,PT、TT、FB正常,临床上有出血,建议做凝血因子拟定性实验,拟定血友病类型;临床上无出血,建议做血浆因子的促酶活性检查,拟定与否为因子缺少症。 (2)如果APT、P均延长,TT、FIB均正常,建议做检查拟定与否为因子、或多种因子缺少症。建议做肝功能检查,拟定与否为肝脏疾病。 ()如果APT、PT、T、均延长,B减少,建议拟定血液中与否存在抗凝物质,否则为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4)如果PT延长,APTT、TT、FIB正常,见于因子缺少症和双香豆素治疗初期。 ()如果血凝常规与血小板均异常,建议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C)方面的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应用 凝血酶

14、原时间()是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水平的实验,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实验,它的升高和减低可以反映体内凝血机制的变化,可为临床不同疾病提供较精确的治疗根据,现将其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用于药物的检测 血栓栓塞性静脉炎、肺栓塞、心肌梗死、人工瓣膜置换术、血管移植术后等均需服用华法林。华法林通过克制肝脏环氧化还酶,使无活性的氧化型维生素K无法还原为有活性的还原型维生素K,制止维生素K的循环使用,并与维生素K竞争羧化酶,使凝血因子、合成过程中的谷氨酸γ羧基化受克制,使这些维生素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明显减少,从而发挥抗凝作用1为了避免因华法林用量局限性而引起栓塞,或抗凝过度而导致出血,在使用时必须监测P。因此医护人员必须给接受华法林治疗的老年患者提供具体具体的指引,患者必须懂得药物的性质、哪些因素影响药物的作用和定期监测PT和NR的重要性;根据患者具体状况及时调节华法林的剂量;PT及INR明显延长或有出血倾向者应减量或停药,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