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发展简史读书笔记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5321869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发展简史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信发展简史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信发展简史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通信发展简史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通信发展简史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发展简史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发展简史读书笔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读书笔记课程名称:通信发展简史专 业:会计学(审计方向)学 号:3213000姓 名:任课教师:周开利时 间:1-4周评定成绩:读书笔记1. 1753年2月17日,在苏格兰人杂志上发表了一封署名C-M的书信。在这 封信中,作者提出了用电流进行通信的大胆设想。1793年,法国查佩兄弟俩在巴黎和里尔之间架设了一条230千米长的接力方式传 送信息的托架式线路。1832年,俄国外交家希林在当时著名物理学家奥斯特电磁感应理论的启发下,制 作出了用电流计指针偏转来接收信息的电报机;1837年6月,英国青年库克获得了第 一个电报发明专利权。他制作的电报机首先在铁路上获得应用。美国画家莫尔

2、斯在1835 年,第一台电报机问世。但如何把电报和人类的语言连接起来,是摆在莫尔斯面前的一 大难题,在一丝灵感来临的瞬间。随着这种伟大思想的成熟,莫尔斯成功地用电流的“通”、“断”和“长断”来代替 了人类的文字进行传送,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莫尔斯电码。1843年,莫尔斯获得了 3万美元的资助,他用这笔款修建成了从华盛顿到巴尔的 摩的电报线路,全长64。4公里。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 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电报的发明,拉开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历史。摘自人类移动通信史:电报与电话的发明2. 量子通信技术基于量子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3、克服了经典加密技术内在的安全隐 患,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为了拓展应用、与现有通信 系统兼容以及大量减少成本,需对点对点的通信方式进行组网并充分利用经典通信设 施。整个量子通信中,具有短期内真实的应用潜能的就是量子保密通信,其中最有用的部分 就是量子密钥分发。发展量子通信技术的终极目标是构建广域乃至全球范围的绝对安全 的量子通信网络体系。通过光纤实现城域量子通信网络连接一个中等城市内部的通信节 点、通过量 子中继实现邻近两个城市之间的连接、通过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自由空间 光子传输和卫星平台的中转实现遥远两个区域之间的连接,是实现全球广域量子通信最 理想的路线图。量子通

4、信和经典网络的融合需要解决物理层和组网技术、中继技术和通信应用技 术等几个方面的融合问题。对于未来网,应当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利用上就考虑和量 子 通信的融合。由于传统的光通信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主要通信技术手段,在光 通信网络上实现量子通信网络,将是融合的基础。摘自漫谈量子网络通信绝对安全的未来私密交流方式3.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内,现代移动通信技术走过了第一代(模拟系统)和第二代 (窄带数字系统)两个阶段。在新千年之交的时期,也完成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正式名称 为IMT-2000)标准的制定工作,为现今3G的正式商用打下了基础。手持机的逐渐普及 并带来对通信个人化的强烈需求,互联网的

5、高速发展又带来了移动数据通信的机遇。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如采用TDMA制式的欧洲GSM/DCS1800,北美IS-54和采用CDMA 制式的美国IS-95等)则是数字蜂窝系统。主要采用的是数字的时分多址(TDMA)技术和 码分多址(CDMA)技术。主要业务是语音,其主特性是提供数字化的话音业务及低速数据 业务。它克服了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的弱点,话音质量、保密性能得到大的提高,并可进 行省内、省际自动漫游。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3G系统,它最早是国际电联(ITU- R)于1985年提出的,当时 命名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由于当时预期该系统在2000年使用,并工 作在2000M

6、HZ频段,故于1996年正式改名为IMT-2000摘自移动通信技术体制的演进过程和发展历程研究4. 电信网(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是构成多个用户相互通信的多个电信系统 互连的通信体系,是人类实现远距离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利用电缆、无线、光纤或者 其它电磁系统,传送、发射和接收标识、文字、图像、声音或其它信号。电信网由终端 设备、传输链路和交换设备三要素构成,运行时还应辅之以信令系统、通信协议以及相 应的运行支撑系统。现在世界各国的通信体系正向数字化的电信网发展,将逐渐代替模 拟通信的传输和交换,并且向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电信网具有全程全 网互通的性质

7、,已有的电信网不能同时更新,因此,电信网的发展是一个逐步的过程。电信网按不同的分类体系可以划分如下:按电信业务的种类分为:电话网、电报网、用户电报网、数据通信网,传真通信网、 图像通信网、有线电视网等。智能网(Intelligentized Network)的思想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AT&T 公司就采用集中数据库方式提供800号(被叫付费)业务和电话记帐卡业务,这是智能网 的雏形。后来国际电联 ITU-T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在 1992 年 正式命名了智能网一词。智能网是在现有交换与传输的基础网络结构上,为快速、方便、

8、经济地提供电信新业务(或称增值业务)而设置的一种附加网络结构。智能网提供新业务 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做到快速、经济和方便。由于智能网技术有标准模型约束,系统的实 现可以独立于将要生成的新业务,且有标准通信协议支持产品的互联,从而为快速提供 新业务创造了基础条件。摘自通信技术基础知识5. 光纤通信是以光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光纤通信技 术是近30年迅猛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给世界通信技术乃至国民经济、国防事业和人 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革。为了使读者对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有个基本了解,现将该技术 的进程简要介绍如下。(1)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预见利用玻璃可以制成衰减为20dB /

9、km的通信光导 纤维(简称光纤)。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光学玻璃衰减达l000dB/km左右。1970年, 美国康宁公司首先研制成衰减为20dB / km的光纤。从此,光纤就进入了实用化的发展 阶段,世界各国纷纷开展光纤通信的研究。-光纤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光在光纤内沿直线或弯曲的途径传播。为了实现长距 离的光纤通信,必须减小光纤的衰减CKKao早就指出降低玻璃内的过渡金属杂质 离子是降低光纤衰减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玻璃内的OH离子对衰减也有严重的影响。 到了 1976年,人们设法降低OH含量后发现低衰减的长波长窗口有:1.3川m、1.55 m。1980年,光纤衰减已降低到0.2dB/km (1.

10、55p m),接近理论值。这样,使得进行 长距离的光纤通信成为可能。与此同时,为促进光纤通信系统的实用化,人们又及时地 开发出适用于长波长的光源、激光器、发光管、光检测器。应运而生的光纤成缆。光无 源器件和性能测试及工程应用仪表等技术日臻成熟。这都为光纤光缆作为新的通信传输 媒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摘自光纤通信原理6. 信息传输对人类的生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人 与人之间的对话,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传递信息方式,但这种方式作用距离近、衰减大, 只适于近距离传播;我国古代利用烽火台传递信息,在烽火台上点上烟火,就是战争的 信号,方圆几十里都能看到。此外,诸如信鸽、驿站快马等

11、,都是人们曾经用过的传递 信息的方法;抗日战争时的“消息树”,是抗日军民传递“鬼子进村”的消息;海军和 铁路使用的旗语,是用编码的方法来传递信息。利用无线电波,可以传递哪些信息呢? 可以传递声音、图像、图文、编码等信息。其中声音和图像信息属于模拟信号,图文和 编码属于数字信号。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息,具有速度快、作用距离远的特点,使信息 传递具有实时性和即时性。例如,卫星直播的电视节目,在美国进行的一场球赛,在中 国马上就能看到。因此,无线电通信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最常用的传递信息方式。摘自手机通信原理7. 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8日在上海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签约,宣布将在浦东金桥 开发区投资建设“大

12、唐上海产业园”,并以此作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无线 移动通信技术和标准的重要基地。大唐电信集团总裁真才基介绍说,“大唐上海产业园”将全力促进集成电路芯片设 计与制造的互动;加快推动无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 技术工程实验室等两大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抓紧落实大唐电信所承担的三个国家重大 科技专项和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要求的任务;加快建设无线移动通信、集成电 路设计以及应急通信等三大产业基地;积极推动国家级创新人才基地的建设,发挥产业 集聚效应,使上海浦东成为我国集成电路设计、移动通信成套设备制造的重要高端产 业基地。大唐电信集团是我国通信业界的国家队,是第三代

13、移动通信TD-SCDMA国际标准提 出者和核心专利拥有者。目前大唐电信在推动自主创新的TD-SCDMA产业发展的同时, 正在研发TD-LTE及4G等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和标准。摘自上海变无线移动通信研发重镇大唐电信建设基地8. 机器对机器通信出现已经超过20年了。这种技术最早运行在陆线连接上,用于 远程控制工业流程。随着移动宽带速率和智能手机计算能力的进步,这种机器间交谈如 今正在迅速地转移到无线网络上。当机器产生的数据通信总量赶上人类语音通话产生的通信量一一或者有可能在那 之前一一移动运营商将不得不选择,是让谁排队等待打电话,还是让谁接收电子邮件 机器还是人。贝尔格洞察的分析师托比亚斯莱贝

14、尔格说:“这确实让运营商左右为难。大多 数移动网络是为了给人类通信建设的,不是给机器。所以整个系统将必须得到全面翻新 才能使这成为可能。”目前,所有机器对机器通信中大约1/3涉及到所谓的智能公共设施仪表,其职责 包括向公共事业机构传送家庭用电及燃气消耗方面的数据。公共事业机构利用这些 信 息调整其生产,使之适应实际需求。在欧洲,瑞典和意大利的所有家庭都安装了智能仪 表,其中很多通过无线网络运行。在奥地利,一项法律将要求500万户家 庭在2019 年之前安装智能电表。摘自机器对机器(M2M)9. 规模化量子通信网络30日在安徽合肥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网络现有46个节点, 可为用户提供高安全保障的实

15、时语音、文本通信及文件传输等功能。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量子通信基于量子信息传输的高效和绝对安全性,成为近年 来国际科研竞争中的焦点领域之一。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于2010年7月启动 建设,投入经费6000多万元。经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科 研人员历时1年多的努力,项目建成后试运行,各项功能、指标 均达到设计要求。该 项目29日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30日正式投入使用。具有46个节点的量子通信网覆盖合肥市主城区,使用光纤约1700公里,通过6 个接入交换和集控站,连接40组“量子电话”用户和16组“量子视频”用户。目前 主要用户为对信息安全要求较高的政府机

16、关、金融机构、医疗机构、军工企业及科研院 所,如合肥市公安局、合肥市应急指挥中心、中国科技大学、合肥 第三人民医院及部 分银行网点等。摘自国内首个量子通信网投入使用10. 随着全球移动运营商们对3G将带来的巨大商机认识逐步深入,他们对3G网 络建设的力度也在加大。全球各大移动运营商纷纷扩大投资以图增加3G网络覆盖率或 对已建立的3G网络进行维护。新加坡电信子公司Optus计划花费8亿澳元扩建澳 大利亚现有的3G无线网络,使其能够覆盖澳大利亚9 6%的领土;英国和记公司宣布, 他们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好地做好3G网络维护工作。另外,加拿大、俄罗斯、德国等 国家也纷纷表示要加大3G网络建设力度。与之对应的是3G许可证的发放数量增加,到2006年10月,全球发放的3 G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