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卤素能量因素分析3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530335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卤素能量因素分析3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影响卤素能量因素分析3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影响卤素能量因素分析3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影响卤素能量因素分析3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影响卤素能量因素分析3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卤素能量因素分析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卤素能量因素分析3(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影响卤素单质稳定性的因素分析学生: 指导容摘要 卤素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容,而有关物质稳定性问题也是中学化学常见的问题,但现行的教材却对稳定性的概念未做明确阐述。并且在中学化学学习中是通过一些反应和现象来判断卤素单质的稳定性的,难道只能通过这些判断吗?还有没有其它的判断方法呢?因此提出问题影响卤素单质稳定性的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卤素的定义与其性质,再者讲述稳定性的一些知识。然后系统的从键能、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分子间作用力和环境介质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各自的一些概念和相关性质,得到卤素的键能、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的大小与其如何影响它的稳定性;分子间作用力和环境介质对卤素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得到结论

2、卤素单质的稳定性从F2I2依次增加的。关键词卤素 稳定性 影响因素Affect the stability of halogen elemental factor analysisAbstract Haloge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learning,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lso accounted for a significant role. And the relevant material stability problem is also

3、high school chemistry common problem, but the current teaching materials to the concept of stability but do not make explicit. And in the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study is through some reaction and phenomena to judge the stability of the elemental halogen, is only through these judgment? But is there

4、 any other judgment method?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problems affected the stability of halogen elemental factors.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properties of halogen, moreover tells some knowledge of the stability. Then the system from key can, ionization energy, electronic and

5、can, molecular inter-atomic forces and environmental media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specific analyses each some concept and the related properties, get the key can, halogen ionization energy, electronic affinity and how the size that can influence its stability; Molecular inter-atomic forces and env

6、ironmental media on the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halogen. The final conclusion halogen stability of elemental from F2toI2 and in turn increase.Key words Halogen stabilityInfluence factors目录1问题的提出42卤族元素42.1卤族元素性质42.1.1卤素单质物理性质42.1.2卤素化学性质52.2高考中卤族元素的重要性63物质稳定性64影响卤素稳定性因素74.1键能74.1.1共价键84.1.2分子中

7、化学键的强弱与分子的化学结构稳定性84.1.3卤素单质的化学键能104.2电离能114.2.1电离能I1与原子序数Z关系124.2.2卤素的电离能134.3电子亲和能134.3.1电子亲和能A1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144.3.2卤素的电子亲和能154.4分子间作用力154.4.1德华力164.4.2卤素的分子间作用力174.5环境介质184.5.1热稳定性184.5.2介质稳定性185总结191问题的提出在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的第二课时教材中讲述了卤族元素,从而揭示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在卤族元素的学习中,主要从其原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来学习,并做出了如下总结:

8、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点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也即卤素单质活泼性逐渐减弱,卤素单质稳定性逐渐增强。在教材中只是根据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和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卤素的性质,以与相互间的置换反应的现象来得出结论的,或者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变化来判断。那么还有什么方法或者从哪些因素也可以判断卤素单质的稳定性呢?因此提出问题卤素稳定性(活泼性)的强弱顺序可以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了解并掌握的知识。2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的定义为:第A主族的所有元素包括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

9、t),简称卤素。砹元素为放射性元素,暂不做探究。它们在自然界都以典型的盐类存在 ,是成盐元素。卤族元素原子结构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最外层电子均为7个,导致卤素的一些相似的性质。而从F2I2核电荷数依次增多,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导致卤素性质的一些递变性。这都是因为元素的结构决定了其性质。2.1卤族元素性质2.1.1 卤素单质物理性质卤素的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它们的物理性质的改变都是很有规律的,见下面表1为卤素单质的一些基本物理性质:表1 卤素单质物理性质单质颜色和状态密度 熔点沸点溶解度 (100水)F2淡黄绿色气体1.69g/L-219.6-188.1与水反应Cl2黄绿色气体3

10、.124 g/L-101-34.6226cm3Br2深棕色液体3.119 g/cm37.258.784.16gI2紫黑色固体4.93g/cm3113.5184.40.029g规律为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卤素分子间的色散力逐渐增强,颜色变深,它们的熔点、沸点、密度、原子体积也依次递增。2.1.2卤素化学性质相似性:均能与H2发生反应生成相应卤化氢,见下表2,卤化氢均能溶于水,形成无氧酸。 表2 卤素单质与H2反应名称反应条件方程式氢化物稳定性F2冷暗处爆炸 H2+F22HFHF很稳定Cl2光照或点燃H2+Cl22HClHCl稳定Br2高温H2+Br22HBrHBr较不稳定I2高温、持续加热缓慢进行H

11、2+I2=2HIHI很不稳定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与H2反应变化为从F2I2剧烈程度逐渐减弱,生成HX的稳定性也逐渐减弱 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卤酸和次卤酸(氟除外) 2F2(g)+2H2O(l) =4HF(aq)+O2(g)X2(g)+H2O(l) =HX(aq)+HXO(aq)X=表示Cl Br I 与金属反应;如:3Cl2+2Fe=2FeCl3与碱反应;如:Br2+2NaOH=NaBr+NaBrO+H2O差异性:卤素单质相互间的置换反应,见下表3。表3 卤素单质间置换反应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饱和氯水与NaBr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滴加CCl4后分两层,上层无色,下层橙黄色Cl2+

12、2NaB = 2NaCl +Br2饱和氯水与KI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滴加CCl4后分两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Cl2 +2KI = 2KCl + I2溴水与KI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滴加CCl4后分两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Br2+2KI = 2KBr +I2根据实验,能得出从Cl2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的结论。碘跟淀粉的反应:I2 + 淀粉一变蓝色,化合态的碘和其它卤素单质均不能使淀粉显蓝色,这是碘的特性,也是量变引起质变,卤素性质递变的必然结果(艳丽.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J.化学教学,1996年(5):33-34.)。2.2高考中卤族元素的重要性卤族元素一直是化学高考中的热点以与重点。近

13、五年来,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一是卤素与其化合物的性质;二是卤素与其化合物的实验与综合应用。考查的能力层级:高考试题对本专题能力点的考查以了解和综合应用为主,还涉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较难。考查的形式:一是与金属元素与其化合物性质与应用相结合,二生产实际为背景考查卤素与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三是以实验设计为中心考查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毫无意外的,在2012年化学高考考试大纲中,在考试围与要求的必考容中:常见化合物与其应用;2、常见废金属元素(如H、C、N、Si、S、Cl等);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与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与其应用。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与其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而卤

14、族元素是中学化学元素中非金属元素的典型代表,正因如此,卤族元素在高考中是占有一定地位的,几乎成了必考容,因此学生应该好好掌握,而教师更应该掌握它的本质和特点。3物质稳定性在一定条件(温度、压强、环境介质等)下, 物质保持原有的组成、结构不变, 我们说该物质在这特定条件下是稳定的, 否则是不稳定的。物质稳定性的大小实际上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反应)的难易。稳定性大小也可用活泼性大小来表述,稳定性大的物质其活泼性小,反之亦然。由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分为无其它物质参与仅自身起变化的反应和有其它物质参与的反应这两大类,所以,物质的稳定性也相应地分为二类。不难看出,第一类反应的难易完全由该物质本身的性质

15、决定,其难易程度通常称为该物质的对热稳定性大小;第二类反应的难易则不仅与该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还与参与反应的其它物质的性质有关,其难易程度可称为该物质的非对热稳定性大小。显然,对于物质的对热稳定性,不同的物质具有明确的可比性,而对于物质的非对热稳定性不同的物质在进行比较时,只有在当参与反应的其它物质相同时才有明确的意义。例如,当我们说H2O的热稳定性比H2S大时,其意义是十分明确的,若说H2O的稳定性比H2S大,则意义不够明确,只能理解为在大多数情况下H2O比H2S活泼。仍以H2O和H2S为例H2O可与P2O5反应,而H2S却不可,因此就对P2O5的稳定性而言,H2O的稳定性不如H2S,但在多数情况下,H2O确比H2S稳定(邱雪花,黄应平.关于物质稳定性的教学探讨由Na2O2 与Na2O稳定性引起的思考J.师专学报,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