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5303045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语文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语文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教学案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下册凡卡教学案例教学片段师:凡卡的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为什么?学生甲:能。(一生大声回答)学生乙:不能。因为凡卡写的是“乡下爷爷收”,又只写了爷爷的姓名康斯坦丁玛卡里奇,根本没写地址。(其他同学附和,都说不能)学生丙:他根本没写邮政编码,绝对不能收到。师:学生甲谈谈你的想法吧。(师鼓励)学生甲:如果邮递员认识凡卡的爷爷,爷爷就能收到这封信。(学生甲犹豫了一下,有不慌不忙地说)学生丁:哪有那么巧的事,太离谱了。(一生立即起来反驳)学生 :是呀!(大多数学生异口同声附和)学生甲:老师说过,文学作品是可以虚构的,不少还有句话叫“无巧不成书”吗?何况爷爷收到信,凡卡回到乡下,日子也不一定好

2、。(那位学生不甘示弱,胸有成竹)师:爷爷收到这封信,凡卡的处境会怎样呢?(我随势启发)学生乙:如果凡卡回到乡下,生活虽苦但肯定不会挨打、挨骂、挨冻、挨饿吧!学生戊:凡卡太可怜了,真希望他回到乡下过快乐日子。学生丙:我不同意。凡卡回到乡下还会挨冻挨饿。如果不穷的话,爷爷怎么舍得把他送到莫斯科受罪呢? (学生争相表白,叙述自己的想法)师:你们的想法真是太精妙了,各有各的理由,能把它们下来吗?(我用心聆听,又顺势激励、启发)学生:行。(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大喊)(第二节课,平时最不爱写作的学生也和大家一同埋头写作,那个属于发表不同见解的学生甲写了1200多字的题为凡卡后传的文章,文章立意新,感人至深。)

3、体会:从点滴处提升教学技能 从细节处创新教学行为一、唤醒学生的情感,提升课堂的力量。新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情感的课堂。新课堂更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唤醒学生的情感,是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富有创造性的不懈追求。二、课堂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求知欲与独特体验。小学教育对象是天真活泼的学生,教师必须突破成人思维定势,充分注意体现“童趣”,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进入孩子的世界,为培养学生求知习惯创造条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思维、喜好,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有独特思维,形成独立的风格,要指导学生不要人云亦云。把学生良好的情感倾向变成正确的行为,才能变“要我

4、学”为“我要学”,保护学生创新的火花。三、营造有效教学情境,创生语文课程资源。布鲁纳说:“教学论必须探明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与情境。”让一个具体生动预设或非预设的情境,引起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象和思索的前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创造。四、师生互动质疑,拓展学习空间。课堂交流最根本是必须形成学生个体自主交流意识,师生互动质疑对教师、学生的创造性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特别珍视,无论是语言还是思维等的交流质疑。学生应具有展示自我的那份自信和愉悦,教师要时时鼓励学生独特发现,宽容不同学生的见解。假以时日,学生自然会解放思想,敢于说不讨老师喜欢的话,不同于其他学生的见解。展示自我的生命力,为今后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教师也要切记,只有真正对话,才能走进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