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结构复习记忆知识点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297804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结构复习记忆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焊接结构复习记忆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焊接结构复习记忆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焊接结构复习记忆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焊接结构复习记忆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焊接结构复习记忆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结构复习记忆知识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内应力的分类:根据内应力所涉及的范围,可分为三类 超微观应力:在晶格范围平衡的应力 微观应力:在晶粒范围内相互平衡的应力 宏观应力:在整个焊接范围平衡的应力按其作用的时间残余应力:焊后留下的应力 瞬时应力:焊接过程出现的应力 根据应力形成原因组织应力:由于接头金属组织转变时体积变化受阻 拘束应力:由于焊件热变形受到拘束引起的应力 温度应力:由于焊件不均匀加热引起的应力2变形的基本形式:1)自由变形:当金属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或发生了相变,其尺寸和形状就要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没有受到外界的阻碍而自由的进行我们称之为自由变形。2)外观变形:当金属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受到阻碍,不能完全的自由变形

2、,把能表现出来的这部分变形,称为外观变形。是指能用肉眼看到的或能用仪器直接测量 的变形。3)内部变形:把未表现出来的那部分变形,称为内部变形;表示金属内部原子间的相对位移,这种变形产生了内应力并直接决定杆件的强度。其变形率用8表示。3. 在板件中心加热时,如果产生了压缩塑性变形区,当冷却后,将会在板件中产生残余应力 和变形(缩短)4焊接残余应力的分类:a.按产生应力的原因分:热应力、相变应力、塑变应力b. 按应力存在的时间分:焊接瞬时应力、焊接残余应力c. 按应力与焊缝的相对位置分:纵向应力、横向应力 纵向残余应力:是指应力作用方向与焊缝平行的残余应力横向残余应力:与焊缝中心线垂直的残余应力在

3、对接接头中,沿焊缝中心线的横向残余应力由两个因素引起:a.由焊缝及其近缝区的塑性变形区的纵向收缩引起的。b.由焊缝及其近缝区的塑性变形区的横向收缩的不同时 性引起的。6焊接结构产生应力和变形的原因:1)局部加热,构件上温度分布极不均匀。2接头形式不同,焊接熔池内的金属散热条件不一。3 部分金属会发生相变。4受焊前加工工艺的影响。7.4几种假设1、平截面假定:假定在焊前所取的横截面再喊后仍保持为平面。2、金属性能假设:材料的某些物理性能如线胀系数,比热容,热导率等不随温度而变化3、屈服点的假定00 kgf/cm*根据简化曲线的假定,低碳钢在600C时便失去了变形抗力, 这意味着在温度Tmax$6

4、00C时所产生的压缩塑性变形,对应 力和变形没有影响,所以在分析中可以暂时不考虑Tmax600C的演变过程,通常把失去变形抗力时的温度(对于低碳钢为600C )称为力 学熔化温度。4、应力应变关系假设:材料呈理想弹塑性状态,即材料屈服后不发生强化屈服点的假定根据简化曲线的假定,低碳钢在600C时便失去了变形抗力,这意味着在温度Tmax$ 600C时所产生的压缩塑性变形,对应力和变形没有影响,所以在分析中可以暂时不考虑 Tmax600C的演变过程,通常把失去变形抗力时的温度(对于低碳钢为600C )称为力 学熔化温度。g8焊接残余应力影响:残余应力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影响焊接结构或焊接部件的脆性断

5、裂强度、疲劳强度、压曲强度、振动特性和抗腐蚀性等性能的重要因素。同 时,残余应力的存在还严重影响了结构的机加工精度和构件尺寸稳定性。9工(H)形、箱形、T形结构中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200-150 占-100在立板中伺 050100在翼板中+佑亀饌此汽阜工业橹it制槽工丑柬10拘束应力与拘束长度之间关系:6 =20mm 时,z =550000/L6 =10mm 时,z =337000/L.5.拘束应力与拘束长度的关系:拘束长度越大,拘束应力越小;板厚增大,拘束应力随之 增大。拘束长度较短时,拘束应力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以至于使某些屈 服点的钢材发生屈服,甚至于产生断裂;焊接热输入增大,拘束应

6、力增大;一般来说,镶块的直径变化时,拘束应力下降。才 i =10mnri 起=20mm.12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结构的影响(展开记忆)1. 对结构强度的影响:2. 对结构加工尺寸的影响:对未经消除残余应力的焊接构件进行机加工时,由于切削去 了一部分材料,破坏了构件中内应力的平衡。应力的重新分布使得构件变形、加工精度受到 影响。3对压杆稳定性的影响:在承受纵向压缩的杆件中,焊接残余压应力与外加压应力相叠 加,应力的叠加导致压应力区先期达到材料的屈服点,是的该区丧失承载能力,这相当于减 少了截面的有效面积,使得失稳临界应力的数值降低。4对应力腐蚀的影响:焊接结构在没有外加载荷的情况下就存在残余应力,

7、因而在腐蚀 介质作用下,结构虽无外力,也会发生应力腐蚀。13. 调整和减小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举例)1、设计原则:尽量减小焊缝截面尺寸,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填充金属的数量。 将焊缝尽量布置在最大工作应力区之外,防止残余应力与外力产生叠加,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 尽量防止焊缝密集、交叉。由于焊缝密集,不仅施工不便,而且残余应 力的分布范围很大,如果布置肋板,残余应力的分布将得到明显改善。4采用局部降低焊缝附近刚度的方法,使焊缝能比较自由地收缩。采用在管 板上开槽的方法或钢柱内挖槽的方法来减小刚度。在焊接环形封闭焊缝时,可是内板预制变 形,使焊缝收缩时有较大的自由度,从而减小焊接残余应力。采用

8、合理的接头形式,尽量避免采用搭接接头,搭接接头应力集中较严 重,与残余应力一起会造成不良影响。2工艺措施:设计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如大型储罐罐底的拼焊顺序,拼焊时应从中部 开始依次向外扩展,先焊横向短焊缝,载焊直通纵向长焊缝。由于横向焊缝的收缩较大,应 尽量使它们在较为自由的条件下收缩变形。用局部加热法减小应力:补焊轮辐时,焊前在轮辐两侧的轮缘上同时加热,使焊接处在焊接时可以较为自由的膨胀,压缩塑性变形量减小。 焊后冷却过程中,焊缝区金属与加热区的收缩方向相同,可以减小焊接残余应力。锤击: 用锤子敲击焊缝金属,使他产生延伸塑性变形,以抵消焊接时产生的压塑性变形,减小焊接 残余应力。反变形法:分

9、析焊件焊后可能产生变形的方向和大小,在焊接前应使被焊件做大小相同, 方向相反的变形,以抵消或补偿焊后发生的变形,使之达到防止焊后变形的目地,这种方法称为反变形 法。14. 焊后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至少6种)1整体热处理:整体热处理一般是将构件整体加热到回火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在冷却。 即:金属材料在高温下发生蠕变现象,随着加热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金属材料的 蠕变更加充分,构件整体都加热到材料屈服点为零的温度,残余应力将会完全消除。2局部热处理:在局部热处理时和整体高温回火一样,对加热和冷却速度应进行控制。其 带有局部加热的性质,因此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不如整体热处理。3. 振动法:

10、使焊接构件在激振器作用下发生谐振,构件在发生谐振是振幅较大,振动引起 的应力与残余应力叠加达到材料的屈服点时,将发生应力松弛,从而使残余应力的峰值降低。4.爆炸法:利用炸药爆炸时冲击波德能量使产生残余应力的相关区产生塑性变形,从而 达到消除残余应力的目的。5.碾压法:用滚轮施加一定的压力在焊缝表面进行滚压,使焊缝金属产生局部塑性变形, 来减小残余应力或改善其分布的一种方法。6.过载法:在构件上施加一定的拉应力,使其与焊缝区的拉伸残余应力相叠加,以便达到 消除残余应力的目的。(过载法只能降低残余应力的峰值)7.温差拉伸法:采用低温局部加热使焊缝区产生拉伸,以减小其峰值应力。15应力释放法原理:利

11、用构件在机加工后应力部分释放,会产生变形来重新分布应力达到平衡,利用应 力应变关系来求出应力。属于此法的有切条法,车削法,刨削法,套孔法,小孔法。X射线衍射法原理:晶体在应力的作用下,原子间距发生变化,其变化与应力大小成正比,当用X射线, 以掠角入射到晶体表面时,如果能满足2dSin=n,则X射线在反射方向因干涉而加强。其是一种非破坏性测试方法,它对被测表面要求较高,为防止机械加工引起的局部 塑性变形的影响,表面应进行电解抛光处理,处理时常用饱和食盐水溶液作为电解液。16. 焊接残余变形的分类:(1)总体变形1.纵向收缩变形2横向收缩变形3弯曲变形4回转变形5扭曲变形(2) 局部变形1角变形2

12、.波浪变形17. 焊接残余变形对焊接结构的影响1造成构件形状和尺寸变化,超出公差范围导致。构件报废,部件的变形会影响后续装 焊的困难,为了保证焊后机加工所需尺寸,需要预留相当大的加工余量。2构件的变形会严重影响其承载能力,使局部应。力增大而导致裂纹的萌生,以至于在 低应力水平下发生失稳。接残余变形的产生及变形值的估算18. 弯曲变形的产生及变形值的估算当焊缝在构件中的位置不对称时,焊接的纵、横向收缩都能引起构件的弯曲变形,焊 缝的收缩相当于给构件施加了一个偏心载荷,因此,焊缝的位置是影响弯曲变形的主 要原因。弯矩M的作用使构件终端的截面积发生转角0和挠度f。构件的挠度与焊缝的偏心 距e及焊接热

13、输入成正比,与构件的刚度EJ成反比。19 预防焊接变形的方法设计措施:1、尽量选用对称的构件截面和焊缝位置,使得焊接引起的变形可以相互 抵消。2、合理选择焊缝长度和焊缝数量。应尽量减小焊缝的长度,在满足强度 要求的前提下,用断续焊缝代替直通长焊缝,可使焊接变形大大减小。3、尽量减小焊缝截面尺寸。焊接变形与熔敷金属的数量有很大关系,所以 应尽量减小焊缝截面尺寸,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用双U型坡口和双V型 坡口代替V型坡口,熔敷金属量减少,且焊缝在厚度方向对称,收缩一致, 可减小焊接变形。4、选用轧制型材、锻材、铸材和钣金成型件构成最佳焊接结构。工艺措施:1、反变形法,该方法是按照事先估计好的焊接变

14、形的大小和方向,在装配时 预加一个相反的变形,使其与焊接产生的变形相抵。2、选择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1)大型而复杂的焊接结构,只要条件允许,把它分成若干个结构简单的部件,单独进行焊接,然后再总装成整体。2)正在施焊的焊缝应尽量靠近结构截面的中性轴3)对于焊缝非对称布置的结构,装配焊接时应先焊焊缝少的一侧4)焊缝对称布置的结构,应由偶数焊工对称地施焊。5)长焊缝(1m以上)焊接时,可采用下图所示的方向和顺序进行焊接,以减小其焊后的收缩变形。3、刚性固定法:将焊件固定在有足够刚性的胎夹具上,或是临时装焊支撑,以增加构件的刚度来减小焊接变形。4、合理地选择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参数5、预拉伸法:在焊前将薄

15、板用机械方法拉伸或用加热方法使之伸长,然后再与其他构件装配焊接在一起。(多用于薄板平面构件)6、热平衡法:在焊接某些细长构件时,由于焊缝与截面的中性轴不重合,故焊缝的纵向 收缩会引起构件的弯曲变形,如果在与焊缝对称的位置,用气体火焰与焊接同步加热,使加 热区和焊缝产生同样的膨胀变形,焊后其一致收缩,则可防止弯曲变形。7、散热法:通过强迫冷却,使焊缝附近的材料所受热量大大减小,缩小焊接热场的分布, 从而减小焊接变形。8、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法:施焊前距焊缝一定距离处用电加热器预热一定宽度,达到一定 温度开始焊接。专门防止薄板焊接波浪变形的的一种焊接方法。20. 焊后消除残余变形的方法机械矫正法:该法是一种冷矫正法,它是用机械力使部分金属得到延伸,产生拉伸塑性变形, 使变形的构件恢复到需要的形状。火焰加热矫正法:该法是利用气体火焰加热构件的伸长部分,使其在较高的温度下发生压缩 塑性变形,使冷却后收缩变短,来矫正构件变形的方法。火焰加热的方 式有点状加热、线状加热和三角形加热。21. 角变形产生的原因角变形多发生在中,厚板的对接焊和角焊时。这种变形是由于在厚度方 向温度分布不均匀导致压缩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