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低音的区别 在人耳可闻的这个 20-20K 赫兹的音域范围内,大致来说, 200 赫兹以下,就是 我们一般所说的“低频”而再细分的话, 50 赫兹以下,是我们一般称为“极 低频”的频段这个极低频,对于喇叭系统而言,是非常昂贵的因为小喇叭 一般都无法播出这么低的低频,只有大喇叭,而且是优质的,昂贵的大喇叭, 才能较好地重播出 50 赫兹以下的音乐信号对于耳机而言,播出 50 赫兹以下的极低频,不费吹灰之力,你看看任何耳塞或 耳机的频响指标,都会延伸到 50赫兹以下然而,BUT,我要转折一下,耳机 播出来的极低频,是不够真实的关键原因,是因为 50 赫兹以下的极低频,其实人是靠耳朵和身体共同感知的也就是所谓“打心口”的低音,那就是极低 频了耳机只能把信号作用于人的耳膜,无法对人身体产生任何效果,所以耳 机里听到的极低频,是不完整的,不够真实的任何耳机都是如此,哪怕是大 奥自然乐器中,主要频率成分在 200赫兹以下低频段的,有低音鼓、大鼓、低音 吉他、低音提琴( DOUBLE-BASS )、电贝司等另外,大提琴、男声、钢 琴、吉他等的声音也有延伸到低频段的成分举个例子,人说话的“鼻音”就 在低频段内。
加重低频段,会造成鼻音过于浓重从 200-6000赫兹的中间频段,就是俗称的“中频”中频和高频的分野,没 有一个业界统一公认的数值中频段是自然音乐能量最集中,最重要的频段,也是人耳听觉最灵敏的频段 可以说,高低频再好,如果中频出问题,就统统报销,毫无挽救余地而中频 如果好,高低频哪怕一塌糊涂,也往往可听大体地说,如果说,低频影响的是声音的丰满度、混厚度、力度,那中频影响 的就是声音的明亮度、清晰度和透明度由于中频跨度很大,一般又被分为中 频下段、中频上段当然这个分界又是没有一个定规的我个人觉得, 1000赫 兹以下可以归入中频下段,而 4000赫兹以上可以称之为中频上段了大多数自然乐器的基音,是落在中频段人声能量最集中的地方,是 500-1000 赫兹很多自然乐器的泛音,也主要落在中频段,比如吉他,泛音就主要落在 2000-5000赫兹中提琴、大提琴也是如此我们平时所说的“齿音”,是在中频上段(或可称“高频下段”),大约 6000- 8000赫兹,能量最集中很多流行歌曲的录音,是经过激励器处理的,如果处 理时把 6000-8000赫兹能量加强过头,就很容易出现齿音过重影响距离感的最敏感的频段是 4000-5000 赫兹。
这个频段能量强,会显得音像 距离听者近,而弱的话,会显得声音较远最影响声音明亮度的,是 2000-3000 赫兹这个频段能量弱,会显得声音暗 淡,朦胧,发虚能量强,则会显得声音过于明亮和温暖,甚至发楞这个频 段发挥正常的话,声音才会呈现出健康的明亮感6000赫兹以上,一直延伸到大约 2 万赫兹,就是我们所谓的“高频”几乎没 有什么乐器的基音落在高频段,简单地说,高频段都是各个乐器的泛音然 而,绝对不要小看了泛音各种自然乐器的声音,听上去是否真实,能否把各 种乐器一一区分开,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高频泛音,因为各种不同乐器的泛音 频率成分的比例,是绝不相同的电子合成器之所以能模拟出各种乐器的声 音,就是靠模拟其高频泛音列特别出彩的,要算是所谓“极高频”,也就是 12000-20000赫兹的讯号我们 听到的三角铁、铃、镲的高频泛音,就是典型的极高频此外,长笛、短笛、 铜管乐器的高频泛音,甚至小提琴的高频泛音,也可以到达 1 万赫兹左右所 以高频延伸若不好,播不好 1 万赫兹以上的信号,对这些乐器的质感和真实音 色,是损害很大的声音各个波段的作用:下表提供人听觉上下限内声音各个波段对听觉感受的影 响,按着频率由高到底排列。
频率段(单 位:Hz) 听感影响 代表乐器这段频率可能很多人都听不到,因此,听不到此段频率 并不意味着器材无法回放,当然也不代表您的听力不够好,只有很少人可以听到20kHz这段频率可以影响高 电子合声、古 16k- 频的亮度,以及整体的空间感,这段频率过少会让人觉 筝钢琴等乐器20k 得有点闷,太多则会产生飘忽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 的泛音镲、铃、铃12k-16k 这段频率能够影响整体的色彩感,所谓小提 鼓、沙锤、铜琴的“松香味”就是由此段频率决定的,这段频率过于 刷、三角铁等12k- 黯淡会导致乐器失去个性,过多则会产生毛刺感,后期 打击乐器的高16k 处理的时候,往往会通过激励器来美化这段频率 频泛音8k〜12kHz是音乐的高音区,对音响的高频表现感觉最为敏感适当突出(5dB以下)对音响的的层次和色彩 长笛、双簧有较大帮助,也会让人感到高音丰富但是,太多的话 管、小号、短8k- 会增加背景噪声,例如:系统(声卡、音源)的噪声会 笛等高音管乐12k 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发 器4k-8k2k-4k1.2k1k800300-500150-30060-100毛如果这段缺乏的话,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
这段频率最影响语音的清晰度、明亮度、如果这频率成 分缺少,音色则变得平平淡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 部分女声、以多,音色则变得尖锐,人身可能出现齿音这段频率通 及大部分吹奏 常通过压限器来美化 类乐器这个频率的穿透力很强人耳耳腔的谐振频率是 1-4KHz 所以人耳对这个频率也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空虚频率成 分过少,听觉能力会变差,语音显得模糊不清了如果这个频率成分过强了,则会产生咳声的感觉 2〜4kHz对声音的亮度影响很大,这段声音一般不宜衰减这段 对音乐的层次影响较大,有适当的提升可以提高声音的 部分女声、以明亮度和清晰度,但是在4kHz时不能有过多的突出, 及大部分吹奏否则女声的齿音会过重 类乐器1.2kHz可以适当多一点,但是不宜超过 3dB,可以提高 声音的明亮度,但是,过多会使声音发硬1 kHz 是音响器材测试的标准参考频率,通常在音响器 材中给出的参数是在 1 kHz 下测试这是人耳最为敏感 的频率这个频率幅度影响音色的力度如果这个频率丰满,音 色会显得强劲有力;如果这个频率不足,音色将会显得 松弛,也就是800Hz以下的成分特性表现突出了,低频 成分就明显;而如果这个频率过多了,则会产生喉音 感。
如果喉音过多了,则会失掉语音的个性,适当的喉 音则可以增加性感,因此,音响师把这个频率称为 "危 人声、部分打 险频率",要谨慎使用 击乐器在300- 500Hz频段的声音主要是表现人声的(唱歌、 朗诵),这个频段上可以表现人声的厚度和力度,好则 人声明亮、清晰,否则单薄、混浊 人声这段频率影响声音的力度,尤其是男声声音的力度这 段频率是男声声音的低频基音频率,同时也是乐音中和 弦的根音频率在80- 160Hz频段的声音主要表现音乐 的厚实感,音响在这部分重放效果好的话,会感到音乐 厚实、有底气这部分表现得好的话,在 80Hz以下缺乏时,甚至不会感到缺乏低音如果表现不好,音乐会 有沉闷感,甚至是有气无力是许多低音炮音箱的重放 上限,具此可判断您的低音炮音箱频率上限 男声大鼓、定音 鼓,还有钢 这段频率影响声音的混厚感,是低音的基音区如果这 琴、大提琴、 段频率很丰满,音色会显得厚实、混厚感强如果这段 大号等少数存 频率不足,音色会变得无力;而如果这段频率过强,音 在极低频率的 色会出现低频共振声,有轰鸣声的感觉 乐器这段频率影响音色的空间感,这是因为乐音的基音大多在这段频率以上这段频率是房间或厅堂的谐振频率。
这段频率很难表现,在一些 HiFi 音响中,不惜切掉这 20-60 段频率来保证音色的一致性和可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