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13单元测试题学生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29236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13单元测试题学生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化生活13单元测试题学生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化生活13单元测试题学生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化生活13单元测试题学生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化生活13单元测试题学生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13单元测试题学生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13单元测试题学生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化生活13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文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文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文化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A B C D针对2010年大、中专毕业生严峻的分配形势,教育部号召毕业生继续开展志愿者活动,到西部和农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据此回答23题。2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开展以来,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不仅给边穷地区送去了知识和技术,同时也使志愿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改造,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大、中专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起的积极作用表明A人们在社会实践

2、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C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色D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根本途径3参加志愿者行动的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完善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素质,这说明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与生俱来的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出来的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培养出来的通过参与文化活动逐步培养出来的A B C D4.2011年8月8日,第九套广播体操正式发布。新中国成立60年,广播体操曾经是政治、曾经是暗示、曾经带有色彩,也曾经是国家主义“身体政治”的浓缩物。最终,每一套广播体操都在不经意间化为所在时代的符号。这体现出A文化

3、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B.文化反映政治并决定政治的发展C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5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成经济领域新宠,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山东文化产业超过1000亿元,江苏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第四年保持近30%的增幅。由此可见()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C文化是经济繁荣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亲,这里是青海师范大学接待处!”2011年8月30日,青海师范大学的女生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标语,迎接新生。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回答67题。6.上述材料说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B.网络语言正

4、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C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D.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7.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际工具,这一现象告诉我们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8一位刚刚参观完中国馆的德国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他原来对中国的崛起很是担心,但当他来到世博会后打消了顾虑,因为他看到了中国“和谐与合作”的诚意。这主要表明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影响着人 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 D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9.在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合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这些节日来临的时候,无论身在何处的中国人都要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来庆祝。这说明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D.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10.2011年6月,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利于世界上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可见文化遗产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火炬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以使文化遗产免受破坏ABCD1

6、1.2011年9月29日,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上新台阶的。“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传统叫法,以“天宫一号”命名目标飞行器,很快得到了国人的共鸣。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鲜明的民族性 B潜移默化的特点C特有的包容性 D博大精深的特点12.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化进现在的歌词中。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A.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B.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7、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作品的创新 D.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13.“青水砖墙、乌漆大门、雕花门楣”的朔门古街是瓯越历史文化的缩影。温州市政府在城市规划和改建中保留了朔门古街的古风古韵,使其成为集中展示温州城市历史、民俗和文化的窗口。市政府此举是因为: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积 14.感恩节虽然是个“西洋节”,但其中蕴含的感恩的精神,则是呼应了中国传统的“知恩图报”精神。其实,“感恩”是无论“东西”的。这一事例表明A.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B.外来文化能否起积极影响取决于特定的文

8、化背景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感情的表达是相同的D.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15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体现的道理是A文化交流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B正确对待文化差异能推动人类文明进步C引进外来文化能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D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16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己所欲,尽施于人A B C D2011年9月30日,四川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其中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

9、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新修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羌寨建筑。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据此回答1718题。17.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18羌寨建筑,既参考了羌族古建筑的风格,也结合国内外现代建筑节能环保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羌族建筑文化,这说明( )羌寨建筑是对传统建筑的继承,是展现羌族文化的重要标志羌寨建筑文化产生过程是在借鉴 中、西文化的基础上推出新文化的过程羌寨建筑

10、文化体现了明显的区域特征,具有独特性羌寨建筑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具有时代精神AB C D19.当中国的战国铜车马奔向希腊的雅典娜,当丹麦小美人鱼倾听非洲的木鼓,当中国紫禁城的青花瓷与德国德累斯顿的玛瑙杯在城市足迹馆彼此打量上海世博会书写了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这表明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不同国家文化有其共性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文化渗透推动文化繁荣A B C D20对于传统艺术或者前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这是因为()A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 B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C发展是继承的必要条件 D文化具有继承

11、性21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期间,从故宫的建筑上颁略了中华文化的特色,从商周青铜器、清代九桃瓶等文物上体验了中国历史的厚重。这说明(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D政治现象也是文化现象22江苏省委宣传部从海量的征集意见中确定新时期江苏精神为“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新时期江苏精神是江苏发展之魂,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极大促进了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这表明( )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文化发展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文化能促进入的全面发展A B C D2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要“加强写字教育”,要重视

12、当前存在的“汉字书写文化没落”现象。之所以要“加强写字教育”,是因为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决定作用A BC D24中国结,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是中华民族流行千载的手工编织艺术品。其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在华人圈里广为流行。这说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已被世界各民族所接受 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A BC D25青海省2011年将建设少数民族

13、古籍保护中心,以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古籍,继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下列对我国民族文化认识正确的有()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各民族对中华文化都有认同感、归属感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A BC D26“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下列观点与之不一致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克勤于邦,克俭于家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7. 钱学森在美国时一直保留着中国国籍,他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为了新中国,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一切回到祖国,将国家发展兴盛作为最高目标,倾其所有智慧,与其他老一辈航天人共同开拓了中国航天事业,并由此形成了弥足珍贵的“两弹一星”精神。从钱学森的感人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的一生起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实现完美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老一辈航天人特有的优秀品质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增添着新的时代内容A B C D2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说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要珍惜和保护中华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