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会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5291154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会议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会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会议上的讲话(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会议上的讲话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省农村工作会议、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客观总结过去一年农口工作,全面安排部署20_年重点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实字当头,全面实现农口工作持续向好(一)助力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产业脱贫“千村千园(合作社)”“千村千名产业技术员”、生态脱贫“千村千处山林经济示范点”、水利扶贫“千村千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供销扶贫“千村千处供销电商扶贫点”、兜底脱贫贫困村爱心超市等实现当年403个脱贫村全覆盖。退耕还林还产业创新做法,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誉为“安康模式”。以饮水安全为重点的水利扶贫项目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2、。10县区全部进入供销电商进农村示范行列。出台全国首个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服务市级标准。生态脱贫、水利脱贫、兜底脱贫、供销电商扶贫居全省前列。(二)农村产业建设实现新突破。富硒特色农业在全省拼出一席之地,“加大富硒农产品生产开发力度”首次写进省委1号文件。富硒食品产业实现产值478.7亿元,增长23.4%,对规上工业贡献率30.5%,居六大支柱产业之首。农业增加值128.24亿元,增长3.9%,增速居全省第一。生猪产业在非洲猪瘟严峻形势的不利影响下,出栏稳定增长1.36%,规模养殖场和科技水平保持全省第一;茶园面积95万亩,综合产值152亿元,全省第二;魔芋面积40.2万亩,汉滨、紫阳、岚

3、皋被全国魔芋协会授予全国魔芋产业重点县,魔芋精深加工企业县区全覆盖,面积、产量、加工能力均占全国十分之一、全省第一;核桃面积186万亩,全省第二;水产品产量4.14万吨,全省第三。汉滨、平利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汉滨、汉阴被评为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平利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全市农业园区达891个,新增市级园区71个,市级以上园区达374个。“十百千万”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加快实施,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6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29家,认定农民专业合作社2290个、家庭农场1468家。职业农民培育“安康模式”全国推广,认定职业农民8169人,居全省前列。持续深化与中国农科

4、院、大连物化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中国农科院协同创新项目落户安康,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建立农业院士工作站2个、专家工作站18个,全国首个富硒产业院士工作站在安揭牌,全省地市唯一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百支科技队伍进百园”农技人员科技承包责任制全面落实。“富硒茶”国家标准即将发布,“富硒猪肉”行业标准有望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富硒魔芋”“富硒核桃”“富硒鱼”行业标准成功申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康生态富硒农产品系列活动好戏连台、有声有色。安康富硒茶地理证明商标成功注册,品牌整合稳健起步,富硒茶东三省送健康系列招商推介活动成功举办,富硒农产品走进杭州、北京茶博会、西安丝路陕茶

5、文化节、第十六届国际农交会等全国知名展会。“世界最早的茶安康秦汉古茶”恢复创新产品科研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全国茶叶院士陈宗懋题词“丝路瑰宝、秦汉古茶”。富硒农产品“五进”活动持续深化,走进中办、省委省政府机关,依托供销电商平台,茶叶、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销量增长30%。“一县十镇百园”示范工程深入实施,猪沼园、林下种养循环模式全面推行,富硒农产品加工链条不断延伸。培育一二三产融合园区10个,汉滨区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创建工作加快推进,5个县区命名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业农村部“质量兴农万里行”系列活动在我市隆重举办。(三)农村基础设施又有

6、新改善。水利投资首次突破20亿元。恒河水库开工建设,月河综合整治规划通过技术审查。汉江综合整治新修、加固堤防5.2公里。西坝防洪工程主体完工。建成饮水安全项目596处,实现19.33万贫困人口和465个贫困村饮水安全达标。冬春总投资11.7亿元的311个水利扶贫项目全面开工。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个、省级2个。河湖长制持续深化,“河长(湖长)+警长+X”责任体系全覆盖,河湖长制工作经验被中国水利报专刊整版报道,并在全省会上交流经验。围绕湖城一体、交通沿线、景区景点等重点区域实施绿化大行动,完成造林绿化63.26万亩,新增平利、白河两个省级森林城市。持续推进陕西山林经济示范市建设,抓住退耕还林政

7、策机遇,新建以茶叶、核桃为重点的特色经济林48万亩,启动建设林业产业示范园56个,新认定山林经济示范县3个、示范镇22个、示范村30个,市级山林经济扶贫先进示范点40个,林业综合产值达193亿元。(四)民政民生保障能力得到新加强。全省生态健康养老示范市建设步伐加快,民政“6个十”标准化示范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石泉、岚皋、旬阳、宁陕县老年公寓投入运营,引进荣华集团投资我市大健康产业。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全面提升,在全省率先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得到民政部高度肯定并推广。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主体完工,10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成投用。全面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市级残疾

8、人康复中心项目一期基本完工。旬阳、白河水电站、引汉济渭宁陕县三河口水库建设有力推进,库区移民重点镇村和移民产业建设富有成效,移民工作经验全省交流推广。(五)农村综合改革迈出新步伐。供销综合改革全省领先,供销“四大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白河仓上供销社、白河应诚专业社创建为全国基层社标杆社、全国农民专业社示范社。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全面完成清产核资任务和80个“三变”改革试点村任务,10县区均挂牌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国有林场改革率先完成,顺利通过省上验收。与此同时,防汛减灾、森林防火、非洲猪瘟防控、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有力有效,防汛工作受到省防总通报表彰。农口系统安全稳定,干部队伍担当作为,展现了务实的工

9、作作风和良好的系统形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全市农口战线干部职工拼搏实干的结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努力,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二、效字以求,坚决打好农口工作硬仗20_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做好今年农口工作,对全市如期脱贫“摘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今年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个扎实”和“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助力脱贫

10、攻坚为核心、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切实落实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强化民政民生保障能力,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高质量融合发展。主要目标是,粮食、油料产量分别稳定在70万吨、10万吨以上;生猪出栏量增长2%,产茶4万吨、魔芋43万吨、核桃3.2万吨,水产品产量3.5万吨以上。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打好“五大扶贫”硬仗,夯实乡村振兴根基一要打好产业扶贫硬仗,推进现代农业加快转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归根到底都是发展问题。不发展,农业就没有后劲,农民就没有希望,农村就没有活力,农村面貌就难以改善。必须把做大做强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

11、业放在首位,在产业兴旺上下大功夫。持续发力五大产业。近几年来,我们聚焦生猪、茶叶、魔芋、核桃、生态渔业五大特色产业,按照工业、流通、金融的理念,全产业链系统推进,成效明显,但农业产业发展周期长,必须要保持五年、十年甚至更持久的持续用力,才能见成效。去年,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印发了培育做强农业五大特色产业的实施意见和农业五大特色产业品牌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系统对五大产业发展目标、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聚焦五大产业,加快构建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做到凝心聚力、凝神聚力、凝智聚力。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抓紧拿出实施意见20_年任务分解方案。生猪产业要在毫不

12、放松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全力推进阳晨“猪沼园”产业联盟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建成市级标准化示范园10个、县级20个,稳定生猪出栏规模。茶叶产业已经基本实现百万亩茶园目标,要切实抓好去年9月全市茶产业暨安康富硒茶品牌整合大会的贯彻落实,着力提质增效,加快“陕茶1号”、紫阳群体种繁育步伐,坚持一手抓新建标准化茶园建设,一手抓老茶园改造提升,确保建成地方品种繁育示范园市级10个、县级10个,新发展标准化茶园11万亩(新建6万亩、低改5万亩)。魔芋产业要切实抓好去年11月岚皋现场会的贯彻落实,把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位,紧紧扭住种芋示范园建设这个“牛鼻子”,突出“安魔128”和“秦魔1号”地方品种,

13、建成魔芋种芋示范园42个(市级17个、县级25个),新发展魔芋5万亩以上,面积达到45万亩以上。核桃产业要对去年11月召开的全市核桃产业现场会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位,新建核桃基地10万亩,改造提升11万亩,突出串串、紫仁等地方品种,建成市级核桃良种示范园10个、县级10个。生态渔业要加快转型升级,突出生态循环工程养殖和稻田综合养殖模式,重点发展滤食性和高山冷水鱼,建设10个滤食性鱼类良种繁育示范园,市级和县级各5个生态循环养殖示范园,保持水产品产量3.5万吨以上。蚕桑、烤烟、中药材等传统产业要抓好转型提升,延伸链条,打造品牌,提高效益。持续发力提升园区。把20_年确定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质效提

14、升年”,全面开展“千园覆盖、百园提升”工程。扩总量上,以“千园覆盖”为目标,扎实推进“千村千园”扶贫工程,新认定市级五大产业农业园区55个(农业25个、林业15个、水利10个、移民5个),新建县级农业园区110个以上,实现今年脱贫的845个贫困村县级以上园区全覆盖。提效益上,以“百园提升”为抓手,聚焦五大产业,重点培育航母园区,在全市市级以上园区中,优选100个基础条件优越、发展前景广阔的园区,重点扶持,加快提升,培育精品,市级层面围绕五大产业每个产业培育10个航母园区,共50个;县级层面,围绕五大产业一个产业培育一个,每个县区培育5个县级航母园区,共50个;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林业局、供销社、

15、水利局配合,抓紧制定“千园覆盖、百园提升”方案,抓好推进实施,确保实效。要大力推广“农业园区+三变+贫困户”模式和汉阴“镇园联盟”模式,实现贫困村贫困户村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全覆盖。持续发力培育龙头。市政府启动实施“十百千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两年来,效果非常明显,特别是1000个市级龙头企业、1万名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应着重在质量提升,省级以上创建,特别是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的培育上强弱项、补短板。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区政府要把龙头企业培育的重中之重放在“十”和“百”上,在坚持每年新增市级以上职业农民1000人、专业合作社100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0个以上的基础上,着力培

16、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每个县区都要确定1个以上拟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和3个以上拟创建省级龙头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聚焦龙头,靶向用力,把项目资金向重点企业倾斜支持,落实包抓领导,加大培育力度。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各县区政府负责,林业、工信、金融办、发改、财政等部门配合,抓紧拿出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方案。要大力培育五大农业特色产业联合体,制定五大产业联合体创建方案,力争每个产业每个县区至少培育1个以上产业联合体,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产业联盟、产业联合社、产业集团,构建起龙头带动的五大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逐步培育五大产业企业航母。今天参会的重点现代农业园区业主和重点龙头企业代表,要抓住机遇,利用当前产业扶贫、“三变”改革、乡村振兴等政策红利,坚定信心,做大做强。五大产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每个县区都要成立五大产业协会,积极服务推进五大产业联合体、联盟、联合社、产业集团建设,抱团打造五大产业航母。持续发力科技创新。全面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年”活动,抓紧制定活动方案。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