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永不过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529068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征精神永不过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长征精神永不过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长征精神永不过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长征精神永不过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长征精神永不过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征精神永不过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征精神永不过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征精神永不过时 裴轩锐 |雷锋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是一种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是一种“爱憎分明不忘本”具有坚定意志和昂扬斗志的精神;是一种忠于人民忠于党的精神;是一种对人民充满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是一种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建立,有利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旗帜下,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去奋斗、去拼搏、去战胜困难。建国后60年的经验证明: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有了这种精神(特别是党和政府的领导层),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而一但失去了这种精神,困难就会接撞而至,并且“不可战胜 雷锋精神是否过时 正方 雷锋精神产生

2、自特殊的年代,人们学雷锋,更多地象是在搞一场运动、完成一项组织交给的任务,由自发变成了命令、由主动变成了被动,学雷锋行动,也离真正的雷锋精神越来越远,成了一种为教条主义的政治服务的形式。在形式主义的支配下,学雷锋就是为了应付一下,就是喊几句政治口号。久而久之,也就使人们对于学雷锋产生了厌恶、怀疑、和逆反心理,进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导致最后,连雷锋精神,都没有人相信了。 应该说,从以前狂热地学雷锋,到怀疑雷锋精神,是一种社会进步,因为他代表了独立思考的人文精神。到了今天,又有许多人开始重新思考雷锋精神,则标志着我们社会心理的进一步成熟:我们既不能想从前那样的狂热和盲从,也不能就因此而一概否定

3、。剥离那些具有浓厚时代色彩的字眼儿,不难发现,雷锋精神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基本的生活准则和道德标准。 首先,我们抛开雷锋精神的形式主义外壳,就会发现,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爱,爱别人、爱生活、爱工作、爱自己。我们从雷锋生前的照片上,可以看到雷锋那充实、灿烂的微笑,我们的确能从他的笑中,体会到春天般的温暖、体会到他发自内心的快乐。雷锋帮助了别人、温暖了朋友,也快乐了自己。雷锋是个孤儿,从小就得到了乡亲们、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和爱。因此,他的“我把党来比母亲”的感受,是发自肺腑的。他从别人那里得到了宝贵的爱,又把爱回报给社会。他的爱和奉献,是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和丰富的情感理由的。 因此,雷

4、锋精神并不过时,或者说,雷锋精神并不是雷锋独创的,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爱,而互助互爱是人类最古老、最美好的情感和精神。雷锋,是一个把爱弘扬光大到一定境界的人。人类永远都需要爱、渴望爱,爱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所以,雷锋精神当然也永远不会过时。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么多人因为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而感动,才会有那么些不认为自己是在学雷锋的中外活雷锋。雷锋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博爱精神没有走,以爱为核心的雷锋精神,是永远都不会珉灭的。 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2021年3月05日08:01:来源:新华网 1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以后,每年的3月日,都成为全国人民纪念和学习雷锋的

5、日子。47年过去了,面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巨变,今天的人们还有没有必要学习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会不会过时呢。答案是雷锋没有过时,时代需要雷锋精神。 雷锋作为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曾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今天的社会虽然在物质层面取得巨大进步,但在精神层面仍需要雷锋精神。 今天,依然有许多“活雷锋”。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等雷锋精神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中继续得到发扬。结人梯救助落水儿童的大学生、机智阻拦飞车抢匪的“抡车男”,以及每年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等,这些人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在生活中也普普通通,但在他人有难之时,他们敢于站出来,以自己的行动,实实在在诠释着雷锋精神。 20

6、21年北京奥运会期间,765名志愿者为各国运动员、教练员提供了优质服务; 5汶川大地震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以一己微薄之力,撑起了一片充满人间关爱的天空。热心公益、善待他人、奉献社会这些雷锋精神的代名词,在志愿者精神中得到全面体现。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的这句朴实话语,在这些新时代的“雷锋”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活雷锋”虽然有很多,但是还不够。许多丑恶社会现象依然在提醒人们,社会需要更多的“雷锋”。七旬老人摔倒街头无人扶、孕妇公交车上无人让座突然昏厥,以及一些党员干部中饱私囊等社会丑陋现象,让人痛感雷锋精神的缺

7、失。“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等顺口溜,也暴露出一些人在学雷锋时过分强调形式、不注重实质的问题。 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法律法规等硬性规范,同样离不开道德的约束。从这个角度来讲,越是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时期,我们越有必要理直气壮地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越有必要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 人民时评:雷锋的纯真与善良不只属于一个时代 1年月05日8:4:2来源:人民日报 今年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47周年纪念日,近半个世纪过去,“雷锋”这个名字仍然如同灿烂朝阳,照耀着人们的心灵。雷锋没有随着一个时代的远去而远离,他始终站在我们的身后,用他清澈的笑容诠释着什么叫纯真与

8、善良。 学习雷锋什么。这是很容易回答的问题,只要在网上搜索一下“雷锋精神”,你就能得到如下答案公而忘私、言行一致、艰苦朴素、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上世纪 五、六十年代,人们是很习惯并接受这样的语言和句式的,而今天,如何让那些关注自我、强调个性化的年轻人,让那些在富豪排行榜、娱乐明星绯闻中成长起来的一代,理解并接受“雷锋精神”呢。 “雷锋精神”如何能跨越半个世纪屹立于新时代。依靠的恐怕不是每年的“学雷锋日”,纪念日只是一种提醒,惟有用超越历史时空,超越政治、文化的语言来解读“雷锋精神”,释放“雷锋精神”所蕴藏的人性光辉,“雷锋精神”才能真正长久影响人们的思想和心灵。 雷锋是那么善良的一个人

9、,他坚信人与人之间需要互助友爱,所以,他将自己的手套送给在寒风中呵着手取暖的老人,他“好事做了一火车”却不留姓名。 雷锋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精神,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都是社会大机器上的一颗小螺丝钉,只有把本职工作做好了,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职务岗位,所以,他爱岗敬业、公而忘私。 雷锋是懂得感恩的人,这个从贫穷苦难中走出来的苦孩子,对共产党、对新中国充满爱,这是他“时刻准备着为了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一切,直至最宝贵的生命”的思想根源。 我们从人性出发,寻找到“雷锋精神”之源,这些美好的人性,是数千年人类文明演进的根基。当我们除却那些华丽的辞藻和激昂的口号,我们发现,雷锋之所以成为

10、最可爱的人,是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体现了人性的纯真与善良,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个“大写的人”,还是“美好的人”。 对美好人性的赞美与坚持,让“雷锋精神”跨越时代。 我们曾经报道过许多外国人学雷锋做好事的事迹,谓之“洋雷锋”,他们没有经历过“雷锋精神”光芒四射的年代,亦不了解雷锋所产生的时代背景,没有接受过类似的道德说教,更不可能被组织参加一年一度“学雷锋日”活动,他们的见义勇为、义务支教的动力,来自对善良的坚守,对美好的坚持。 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时代,人们仍然不会拒绝对人性美好的追求。正因为此,我们有手拉手组成人链舍己救人的大学生;有超越生命、接力送薪的“信义兄弟”;有7年

11、来利用节假日义务在南京长江大桥巡逻,救助轻生者的普通市民陈思 这些雷锋式的人物,他们没有响亮的口号,缺乏传奇经历,但他们的纯真与善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 怀念雷锋,愿曾经指引着他的纯真与善良,能继续指引我们芸芸众生。 留住雷锋,社会需要雷锋精神 202年03月6日08:3:3来源:中国网 三月曾经是“学习雷锋月”,以后渐渐淡去了,演变为3.5日“学习雷锋日”。在这一天,街头红旗招展。百姓有脸盆破了的,收音机不响的,自行车出了毛病的.总会在街头找到热情的学雷锋年轻人,为他们义务修修补补。尽管“雷锋同志没户口,3月来了4月走”,一年就这么一次感受“春天般温暖”,毕竟还让人感到雷锋还 活在人

12、们心中;尽管学雷锋日,一年就这么一天热闹,尽管街头插的彩旗日渐其少,以至近年“偃旗息鼓”,毕竟人们还能看到学雷锋的身影,雷锋还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笔者生活在一个小县城,每年三月五日也是少不了要到街头看看学雷锋的热闹。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学习雷锋日,笔者照例兴致勃勃想看个热闹。不想,原本惯常街头学雷锋的地段,今天再没有学雷锋、无偿修理服务的学雷锋人。 笔者大疑惑,眼前出现了一串问号。是雷锋已经被人们遗忘,还是“公仆”们已经把雷锋看做是个落伍人物。按照惯例,每年都是由官场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学雷锋活动的。今年,他们是否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不需要再学雷锋了。 学习雷锋是45年前,毛泽东

13、同志首先提出来的,并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难道毛泽东思想就涵盖不了学习雷锋精神。在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条件下,_同志也为学习雷锋题了词,“谁想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当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雷锋精神应该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雷锋精神体现着助人为乐、团结和睦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应该是我们重要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 在过去学雷锋过程中,我们应该检讨的是,如何才是真正学习雷锋。把学习雷锋简单化,每到学雷锋

14、纪念日前后,就涌到敬老院、社区和大街上集中做好事,那不是学雷锋精神的实质。学雷锋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把学雷锋搞成运动,如同我们搞过的许多品德教育活动,比如“五讲四美”等等。运动,就避免不了一阵风,避免了形式主义,热闹有余,扎实不足。运动式的学习雷锋,就难免有一种强制性,难免有口头上的表面文章,看起来思想觉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是一种虚假。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一阵风就可以一举成功、一劳永逸的。精神建设从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是一种不知不觉的熏陶,是社会主流阶层的无言示范,是每一个时期人们所共仰的英雄模范人格的久远影响。 无庸置疑,雷锋已经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雷锋精神已深入人心。人们赞美雷

15、锋精神,社会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可以不在3.日上街学雷锋,但绝不可以抛弃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永驻神州人间,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不可缺少的民族精神。 念好“三字经”,让雷锋精神永不流逝 2021年03月0日0:22:03来源:红网 提起雷锋,许多人都能联想到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以其特有的旋律和激情,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茁壮成才,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一生。 193年3月5日,解放军报发表了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同时还发表了 刘少奇、周恩来、朱德、_等中央领导的题词。每年的月5日,也成了“法定”的学雷锋日。各地、各部门,也都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各样的学雷锋活动,自发地或有组织地到大街上做好人好事、发扬雷锋精神。但是,一些地方、部门、单位、个人,在“学雷锋”问题上,却形式大于了内容,将“学雷锋”异化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甚至有一部分青年志愿者把宣传学雷锋变成了自我形象广告宣传的机会,引起了市民的不满,也亵渎了雷锋的灵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雷锋”的形式可能越来越多、越来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