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 “5S”管理模式的思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528962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企业 “5S”管理模式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企业 “5S”管理模式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企业 “5S”管理模式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企业 “5S”管理模式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企业 “5S”管理模式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企业 “5S”管理模式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企业 “5S”管理模式的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5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本文作者试从现场管理的角度来解析企业“5S”管理模式的概念、执行步骤、推行要领及配合“5S”活动之管理技巧,期望对提高我国企业特别是我国的工业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有所裨益。【关键词】5S 管理模式 现场管理1【Title】The thought of enterprises management model of “5S”【Abstract】“5S” is “arrange”, “reorganize”, “tidy”, “clear”, “quality”. This thesis, starting from the an

2、gle of present management, to analyze the concept means and essentials of enterprises management model of “5S”, then to cooperate the management skills of “5S”ways hoping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our enterprises, especially for our industrial enterprises. 【Key words】“5S”; management model

3、;present management【文献综述】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化、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朗,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变得尤为激烈。如何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已成为每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而对工业企业来说,企业的现场管理就变得更加重要。现在全球推行的“5S”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现场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5S”管理模式在日本被视为每个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推行的一套最基础、最实用的管理法宝,在美国,在西欧也被广泛应用,而在我国企业“5S”管理模式并不是很普遍,我国有关“5S”管理模式方面专门研究远不多,这方面的文献也十分的零散而有限,大多都集中在时间阶段,尚未系统化、理论化。本文对“5

4、S”管理模式进行系统的综述,希望对深入、系统研究“5S”管理模式有所帮助。二、“5S”管理模式研究的发展与现状“5S”管理模式的研究开始于日本,最先重视和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是从事制造业的品质管理专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前,日本制造的工业品因品质低劣,在欧美市场上也只能摆在地摊上卖,日本制造的工业品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命运。为此,日本企业认识到只有提升产品品质,抢占国际市场。这一时期,日本的质量管理专家纷纷从现场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的实质性做法,这些做法包括:1、 各种物品按规定、定量摆放整齐;2、 经常对实物进行盘点,区分有用的和没用的,没有用的坚决清除掉;3、 确定放置场所,

5、规定放置方法;4、 对工作场所经常进行打扫,清除脏污,保持场所干净、整洁。在这一个时期,显然“5S” 管理模式的系统架构尚未形成,有的只是一些零散的方法与措施,但这对“5S”管理模式的最终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随着质量管理需求与水准的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发现,以上这些手段和措施虽然简单,但长期使用,却非常有效,于是便对这些既定的做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了整理、整顿两个“S”,但真正对“5S”管理模式的最终定位当属日本的质量管理大师今井,他通过对质量管理的分析和研究,最先提出了“5S”的概念,难能可贵的是,他把“5S”作为一种实实在在的管理模式,同时,对企业如何导入这种模式也作了深入的探讨

6、。由于今井和其他一些著名学者的努力,形成了“5S”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并使之发展成为现场管理中一种有效管理模式。“5S”管理模式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在实践上非常实用的管理技术,已在工业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广泛推广与应用。这种管理模式在我国推行时间较晚,工业发达的台湾60年代引进该项管理模式,并应用于工商企业实践,香港地区于70年代开始推广“5S”管理模式,在大陆由于多种原因,到80年代才开始对“5S”管理模式有所接触,到了90年代中期,部分管理咨询公司与培训机构开设了“5S”管理课程。近年来,对“5S”管理模式的应用实践方面,特别是90年代,大部分沿海企业应用“5S”管理模式来完善企业的

7、现场管理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三、“5S”管理模式应用与推广对我国企业的现实意义在1999财富论坛上,我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曾将海尔管理模式概括为:日本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仅就海尔吸收的日本管理模式而言,实际上并不限于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这两个哲学层面,还可以细化到具体的操作层面。中国海尔的威力一文的作者安东尼?保罗对此曾说过,“张瑞敏显然从日本质量管理大师今井的著作中吸取了思想的精华。”海尔在今井的“5S”管理模式的运作上有加了一个“S”(SAFETY),一切工作均以安全为前提,成为海尔“6S”。通过“6S大脚印”(“6S自查站”

8、)贯彻这套制度。“6S大脚印”的使用方法为:站在车间内一个所有同事都能看到的地方,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小结。如果有突出成绩的可以站在“6S大脚印”上,把自己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如有失误的地方,也与大家沟通,以期待得到同伴的帮助,更快地提高。“6S”成为海尔优化工作环境,提高员工自身素质、技能,不断自我改进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成为海尔OEC管理法(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中文意思表示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重要支持,而海尔的OEC管理法恰恰是海尔文化理念得以具体实施的重要操作工具。但遗憾的是,中国的海尔式企业实在是屈指可数!一方面,国内企业一直强调文明生产

9、,希望企业有干净整洁的良好工作环境;而另一方面,我们国内企业脏乱现象几乎随处可见,有规定不按规定去做,随心所欲的现象司空见惯。因此,我们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模式,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十分重大而现实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有利于改善我国企业现场管理现状,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我国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管理水平还十分低下,很难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就更不用说参与国际竞争,与世界级的强手过招了。通过大力推行“5S”管理模式,就能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现场管理,是现场变得更加有利于管理,让企业的一切都处在管理之中,从而从整体上

10、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第二、有利于激化国内企业的管理潜能。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也不乏有许多深邃的管理思想。“5S”管理模式在中国的推行,为我国的优秀的传统的管理文化提供了一个操作的平台,进一步激化我国企业的管理潜能。第三、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世界工厂”,作为工业生产型企业,光靠目前低价的人力成本是无法长期与别人竞争的。必须通过提升人的品质及灌输科学的管理思想培养出良好的工作作风。而“5S”管理模式就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能培养出良好的工作作风,能有效地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四、“5S”管理模式研究存在

11、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从理论上讲,随着“5S”管理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迫切要求“5S”管理模式的发展及其应用方式与前景进行理论上的研究,使之建立在一整套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上,让其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一直以来,“5S”管理模式是日本进行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但一向鲜为人知。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有一个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的热潮,据说,美国人到日本企业参观,感到厂房很整洁,很干净,以为日方是因为有客人远道而来参观,才费力去打扫一番。虽然看见厂挂有醒目的“整理”、“整顿”等字样,也仅仅认为这只是环境口号,并不知道这其中包含有现场管理与现场改进的奥秘。其实,“5S”管理模式鲜为人知的根本原因是,日本人

12、从来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理论或工具来支撑“5S”,QCC有几个控制的工具和PDCA循环等,但“5S”除了5个日语拼音都以“S”开头的日本文字外,并无任何系统的方法可依照。近年来,才有日本和新加坡合作录制了一系列录像带,由PHP INTERNATIONAL发行,企业才算有了一定的实施依据。在实际应用来看,“5S”管理模式实践的手段与措施也是十分的单调,其实践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5S活动的推行步骤。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要成立5S推行委员会,让其在整个过程中全面领导企业的5S活动。2、5S活动的推行要领。要注意一些数据和表格的使用,让5S活动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3、辅助推行5S活动的管理技巧,在

13、推行5S活动中,如何有效地运用目视管理、颜色管理等管理技巧。综观已有企业的“5S”管理模式研究,可以发现,这些研究大都局限于实务方面的总结与探讨,而且十分零散,深入、系统研究的并不多。另外,尽管“5S”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法,这种方法也已在企业得到广泛的运用,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剖析,也没有从人性假设、组织行为等角度去挖掘,使之变得缺乏理论基础,显得苍白无力,就实践谈实践,还没有真正提升到理论水平的高度,这也正是现有研究者还无法逾越的瓶颈。【参考文献】孙少雄:如何推行5S 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安东尼?保罗:中国海尔的威力M东莞

14、德盛公司:5S培训手册M,2000香港五常法协会:5S培训手册M,2002广州日报:5S活动回顾与展望J,2000(6)佟军、安涤:推行“5S”管理模式J,企业管理,2001(1)才蓉:优化与改进5S现场管理模式J,空运商务,2002(15)张奇刚、童艺川:论车间5S管理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1(1)余柏林 顾琴:加强生产现场管理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01(4)王士斌:一切都处在管理中肖志军谈5S管理J,企业管理,2002(6)【正文】一、引言企业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企业的总体环境急剧变迁,使其处于世界很大、方向很多、抉择很难的窘境里,因此,就在企业

15、动中求稳,稳中求变的成长过程中,有了合作,也有了竞争乃至敌对,现在的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世界工厂”,中国企业如何在这场充满笑声的合作中占据主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于是,中国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的现场管理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在现今企业现场管理上,在其现场事务运作中,莫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不足。君不见企业员工在工作时间随意走动,工作台面十分脏污,作业空间变得狭小,而且总是要花费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去找生产工具;现场管理者也整天无所事事,甚至只有躲在办公室内看报、上网以打发时间。本文尝试从现场管理的角度,采兼具理论与实务的取向来解析5S管理模式的概念、执行步骤、推行要领及配合5S活动之管

16、理技巧。期望经由这篇论文,对提高我国企业特别是我国的工业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有所裨益。二、企业“5S”管理模式概述1、“5S”的概念“5S”源自日本的一种家庭作业方式,原是针对地、物提出了前两个“S”,后被日本企业应用到企业内部管理运作,是企业实施现场管理的有效方法,随着管理的需求与水准的不断提高,又增加了其余的三个“S”,合称为“5S”。现在“5S”已成为日本广受推崇的一套管理活动,其内容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此五项内容在日本的罗马发音中,均以“S”为开头,故简称为“5S”。整理:将工作场所的物品区分成为有用的和没用的,除去没有用的物品留下有用的。其目的是为了把空间腾出来活用,减少误用、误送,营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