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528821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中国大地,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发展要讲究科学,社会要讲求和谐。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教育领域的今天,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如何?为找答案,笔者利用假日走进附近的一些村庄和周边乡镇的部分村小学进行社会调查,进一步了解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来简陋的土坯房或砖瓦房改建成了砖混房,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增添了许多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教学仪器虽不算很

2、齐全,但也总算有一定的配备。再就是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巨大。由于教育经费不足,且实行的是零户管理,学校本身缺少自主权,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有些学校至今连电脑也还没有一台,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单调,体育场地、设施不达标,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在村小学中,由于地形条件的差距,相对师生比更小造成编制偏紧,教师课务负

3、担重;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乡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下降。除乡镇中心完小外,村小教师依然是用“一块黑板一张嘴,两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

4、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更加重了教师的负担,间接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撤并村级小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但目前农村小学难于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这就造成了部分家离学校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

5、到保障。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的小学教育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其地位及其所存在的弊端。解决问题的办法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科学的必然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动摇了“两基”“普九”的根基,也就更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必须及时采取得当的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差的现状,加强填充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也就是说政府不仅要加大对农村小学建设资金的投入,尽快完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硬件设施;教育部门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落

6、到实处,杜绝教师培训走过场。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让农村教育得到良性发展。一、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学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乃至校舍,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上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定项目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小学的危房,购置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这样乡镇学校、村级

7、小学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相应提高。二、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各级政府要切实贯彻好教师工资的有关政策,想办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不是走过场”地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

8、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助。尽可能对每个学生,尤其是留守孩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老师的鼓励变为孩子学习的监督和动力。三、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

9、,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四、实行寄宿制的管理方式小学生由于年龄太小,每天上下学来回跑很不方便,而且学生路上安全也得不到保证。遇到恶劣天气家长老师两头担心。如果在各个村完小实行寄宿制,那么学校也便于管理,尤其是留守儿童,可以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缺,同时学生的人身安全也更得到保证。合理利用校舍,做到物有所用;科学分配人员,做到人尽其能。重视农村小学教育,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是农村义务教育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强农村小学教育的力度,才能逐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农村小学教育需要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切实扶助,也需要全民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