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法学平时作业答案Word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28817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婚姻家庭法学平时作业答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婚姻家庭法学平时作业答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婚姻家庭法学平时作业答案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婚姻家庭法学平时作业答案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婚姻家庭法学平时作业答案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婚姻家庭法学平时作业答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婚姻家庭法学平时作业答案Word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综合练习题一、判断题(用、表示)1中国奴隶社会中的婚姻家庭关系,主要是由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宗法等级制度的礼,以及统治阶级所制定的刑法来调整的。( )2对偶婚制是群婚制的高级形态。( )3结婚自由是婚姻自由的主要方面,离婚自由是结婚自由的重要补充。( )4婚姻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因此其大部分规定是任意性规范。( )5我国法律对婚约的态度是既不提倡,也不禁止。( )二、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全部选对才能得分。)1原始社会中两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是( ABC )。A群婚制 B杂婚制 C对偶婚制 D交换婚制2婚姻家庭关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社会关系,是因为它具有( B )

2、。A伦理属性 B.自然属性C人身属性 D.社会属性3将婚姻家庭法领域里的财产关系同其他民事法律领域里的财产关系相比较,它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B )A它反映了商品经济的要求B参与人间具有特定亲属身份C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D它具有等价、有偿性质4下列陈述中,关于婚姻家庭实现人口再生产职能的正确理解有( A C )。A历史上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有自己特定的人口规律B封建社会中的人口再生产受人口相对过剩规律制约C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它必然通过生育实现人口再生产D婚姻家庭是人口再生产的社会形式8我国古代与聘娶婚相适应的六礼,其中心环节是哪一礼? ( C )A纳采 B纳吉 C纳征 D亲迎5属于有偿婚的有

3、( A B C )。 A买卖婚 B、交换婚 C劳役婚 D收继婚6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有( ABCD)A. 男女平等 B一夫一妻; C婚姻自由 D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7仅就婚姻法而言,男女平等原则体现在( A B C D )。A结婚必须男女完全自愿 B男女双方都有抚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C男女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D在祖孙、兄弟姊妹关系上,男性和女性亲属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平等的8.下列行为中哪一种属于遗弃行为( D )?A.经常打骂妻子B.限制子女人身自由C.不送适龄子女上学接受义务教育D.夫或妻不履行扶养对方的义务9按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我和叔叔是( B )。A二亲等 B三亲等C四亲等

4、D一亲等10按照寺院法亲等计算法,己身与表兄弟姊妹之子女属于( A )。A二亲等旁系血亲 B三亲等旁系血亲C四亲等旁系血亲 D五亲等旁系血亲11.下列各组亲属称谓中,全部属于姻亲的有( C D )。A.伯母、姨父、妹夫、女婿 B.外甥媳、外祖父、表嫂、舅父C.岳父母、儿媳、嫂、弟媳 D.公婆、舅母、姑父、表姐夫12. 按寺院法的计算法,小张和叔叔的女儿是( A )。A二亲等 B三亲等 C四亲等 D一亲等13.小李和妻子的哥哥是( B )。 A直系姻亲 B旁系姻亲 C旁系血亲 D直系血亲 14妯娌作为一种姻亲,她们属于( D )。A.血亲的配偶 B.配偶的血亲C.血亲的配偶的血亲 D.配偶的血亲

5、的配偶15在我国,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是指( A C )。A.生父母与非婚生子女 B.继父母与继子女 C.生父母与婚生子女 D.养父母与养子女16我国法学界认为,姻亲的种类,一般包括( A B C )。A血亲的配偶 B配偶的血亲 C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D血亲的配偶的血亲17. 自然血亲之间的血缘关系不能通过法律人为地解除,但是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B )。A经双方书面同意可解除 B通过一定的法律行为可解除C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解除 D一方死亡可以解除18亲属关系在婚姻家庭法上的效力,包括(ABCD )A.禁婚的效力 B 扶养的效力 C 共同财产的效力 D 继承的效力三、名词解释题1亚血缘群婚制

6、P13 答:又称伙婚制、亚血缘家庭或普拉路亚家庭,仍然是同行辈的男女之间的集团婚,但在两性关系上排除了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 2对偶婚制 P12 答 : 是指一男一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偶居生活婚姻形式。 3家庭暴力 P55 答: 指在一切具有家庭关系的成员中发生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暴力行为。 4. 亲系 P68 答:指亲属间的联络系统。四、简答题1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P41答:(1)婚姻自由原则。(2)一夫一妻原则。(3)男女平等原则。(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原则。(5)计划生育原则。(6)对夫妻间相互忠实、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的倡导性规定。2什么是亲等?罗马法是如何计

7、算亲等的?P62.63答:(1)亲等,即亲属的等级,是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单位。(2)依照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直系血亲从己身分别向上或向下数,以一世为一亲等。旁系血亲首先从己身向上数至双方共同的直系长辈血亲,然后再从共同的直系长辈血亲向下数至与己身计算亲等的对方,世代相加之数即为亲等数。因此,旁系血亲无一亲等,只能从二亲等起算。3亲属关系在婚姻家庭法上的效力。P67五、论述题为什么既要保障离婚自由,又要防止轻率离婚。六、案例分析题2我国婚姻法调整的对象,从范围上看既包括婚姻关系,又包括家庭关系。( )4群婚制分为血缘群婚制和对偶婚制。( )6亲属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亲属之间都有法定的权利和义

8、务。( )7兄弟姊妹是较近的直系血亲。( )8包办婚姻不一定都是买卖婚姻,而买卖婚姻则必定是包办婚姻。( )10计划生育就是通过生育机制有计划地降低人口的增长率,其内容就是节制生育。( )11我国1980年婚姻法规定: 有生理缺陷不能发生性行为者不能结婚。( )13姘居持续多年就会构成事实重婚。( )14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 15夫妻可以约定财产归属,但必须经过公证机关公证方为有效。( )16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均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 )17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

9、药生活补助费属于个人财产。( )18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均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 )19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20夫妻一方以另一方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为由请求人民法院宣告其婚姻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21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22离婚时一方有过错的,应向对方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 )23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24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无条件的。( )25有负担能力的

10、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弟、妹,有扶养的义务。( )26、离婚纠纷须经有关部门调解无效后,要求离婚的一方始得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27为保障军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均须征得军人同意。( )28双方都是现役军人的离婚纠纷,应适用婚姻法关于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的规定。( )29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判决。( )30子女先于父母死亡的,其晚辈直系血亲享有代位继承权。( )二、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全部选对才能得分。)7.111516、根据亲属关系在民事法律

11、上的效力,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 A C )。A监护人 B保佐人C法定代理人 D指定代理人18仅就婚姻法而言,男女平等原则体现在( A B C D )。A结婚必须男女完全自愿B男女双方都有抚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C男女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D在祖孙、兄弟姊妹关系上,男性和女性亲属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平等的19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ABCD)。A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B乡人民政府C镇人民政府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则确定农村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具体机关。20按照我国民政部颁行的有关规定,禁止同外国人结婚的中国公民包括( A B C D )。A现役军人、公安人员 B外交人员C机要

12、人员 D其他掌握重大机密人员21关于结婚年龄表述正确地是(A)。A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 B女不得早于二十一周岁C男不得早于二十五周岁 D女不得早于二十三周岁22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当事人的近亲属包括(A B C D )。A、兄弟姐妹 B、祖父母、外祖父母C、子女 D、父母2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A B C D )。A重婚的B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C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D未到法定婚龄的24我国的法定夫妻财产制属于( D )。A.一般共同制 B.劳动所得共同制C.动产及所得共同制 D.婚后所得共同制25.按照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ABCD )。A.一方或双方劳动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