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名师导航 语文版必修3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5287060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1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名师导航 语文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1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名师导航 语文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1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名师导航 语文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1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名师导航 语文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名师导航 语文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1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名师导航 语文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名师导航内容感知本文是一篇内容丰富且牵涉多个学科的科技说明文,在中国建筑学理论中颇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但作者并未故作高深地将其写成晦涩难懂的讲章,而是平易朴实,明白晓畅,其人品文风皆可做我们学习的楷模。梁思成先生是一位在建筑学领域有很高学术成就的大师,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国学底蕴,其父梁启超告诉他:“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以及附带学问的帮助。中国先辈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广博的学识在文中已充分地得到体现,会给予我们阅读的幸福感,但也许会带来阅读的障碍,我们需要在学习中体会作者对人类文明的热爱、对传统文化和建筑文明的钟情,只有沉浸在文章洋溢着的浓郁文化氛

2、围之中,感应着文中呈现出的文明光辉,才能“探索其更精微的内涵”。基础梳理一、字音1.典型字庑()瓦垄(lng)荒谬(mi)颐和园(y)2.多音字二、字形三、词义1.重点词瓦垄:屋顶上用瓦铺成的凸凹相间的行列,也叫瓦楞。手卷:横幅书画长卷,只供案头观赏,不能悬挂。庑: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放牧图:全名临韦偃放牧图,是李公麟的摹古之作。全卷画出放牧两千多匹马的浩大场景。2.近义词悠然悠闲都是形容词,都有“闲散、闲适”之意。悠然:悠闲的样子,如:悠然自得、悠然神往。悠闲:闲适自得,如:态度悠闲。例:他退休后过着悠闲的生活。荒谬荒唐都是形容词,都有“错误”之意。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如:荒谬

3、绝伦、荒谬的论调。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如:荒唐之言、荒唐无稽。例:这个想法毫无道理,实在荒唐。也指行为放荡,无节制。抱怨报怨都是动词,都含有不满之意。抱怨:偏指自己不满情绪大,表示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如:他经常抱怨工作不顺心。报怨:指对所怨恨的人作出反应,向别人报仇。如:他报怨老师对此事处理不公。3.相关成语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欲擒故纵:为了要捉住对方,故意先放开对方,使其放松戒备,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故意放松一步。四、文学常识梁思成(19011972),广东省新会县人。饮冰室主人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的丈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

4、设计人之一,中国建筑学家、建筑史家、建筑教育家。著作梁思成文集。直到今天梁思成依然对中国建筑界有很大影响,他的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等。五、名篇名句1.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似乎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嬉戏,从而“知鱼之乐”焉。2.不同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入胜。画家在你还未意识到之前,就已经成功地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把你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3.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4.

5、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剖析:这是课文的题目。“千篇一律”指的是重复,“千变万化”指的是变化。文中的意思是说,凡是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就既需要重复,又需要变化。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要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指的就是这些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这是全文的纲。2.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剖析:这句浅白通俗的语言却揭示了建筑师的作用、建筑与人的生存关系。话语浅显,但包含着很深刻的思想。

6、人被现代建筑统一分割,装在规范的空间里,已经被异化了。有人说现代建筑就是新的贫民窟,没有亲切感,人们找不到自己的家园,好像孩子哭着找不到家门人们已经被生活的紧张和压迫隔离和囚禁。这句话表现了作为建筑大师的梁先生对当代城市建设中错误思潮的焦虑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二、重点语段1.“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至“古今中外的建筑,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剖析:这几段是说作为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音乐、舞蹈和绘画都是重复和变化的统一。第2、3两段说音乐,第4段说舞蹈,5、6、7段说绘画。音乐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音乐的重复是指它的主题,变化是指它的变奏,

7、作者举了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为例加以说明。舞蹈多是时间与空间综合持续的艺术,几乎所有的舞蹈都在变化中有重复,这重复就是指动作的重复。绘画中的“手卷”多也是时空综合持续的艺术,都有重复和变化的统一,作者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李公麟的放牧图为例来说明。2.“就举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至“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剖析:这几段的意思是说作为一种空间持续的艺术,绝大多数建筑都是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有机统一。作者列举了人民大会堂、故宫、颐和园的谐趣园和长廊等建筑,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作者详细解说了故宫和颐和园的长廊。故宫从中华门到天安门是一口气排列下来的千步廊,从天安门到午门是一间

8、间重复的朝房,进入午门后又是一座座大同小异的大殿。整个故宫的每一组群建筑,全都是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是一样的。千篇一律的重复表现出皇家气象的大气。但统一中又有变化,朝房到大殿就是变化,大殿的主体与两侧的廊、庑、楼、门的不同也是变化,变化不会使人感到单一。颐和园的长廊是千篇一律,全都是无尽的重复,但长廊前的临湖回廊上的花窗就是一个变化,花窗的变化是长廊的前奏,重复和变化和谐统一。结构图解主旨探讨关于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1.文章强调了艺术创作中重复与变化的重要性。只有在时间持续、空间转移的持续、时间与空间持续中才能表现创作的重复与变化,意在说明建筑艺术中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关

9、系。2.作者在文中以广博的学识和对传统文化中美感的细腻体察,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绘画、建筑的美感,要做到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有机统一。我的观点:_审美鉴赏“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美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它关系到一篇文章的精神、格调和色彩。好的标题能给人以新颖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使人产生急欲一读的强烈愿望,“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就是这样的标题。它包含着矛盾,孕育着辩证法,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文章一开篇,就直奔正题,锁定范围,指出“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并明确肯定“持续性”主要存在三种类型:时间的持续,空间转移的持续,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紧接着就进入到第一个层面的论述

10、,不枝不蔓,不故作高深。作者首先用两段论证音乐中总“听到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阐述“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也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为进一步说明音乐艺术离不开重复与变化,作者又以舞台艺术为话题,强调它是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是“通过这种重复与变化以突出某一种效果,表达出某一种思想感情”的,观众正是在舞蹈动作和音乐旋律的重复与变化中得到美的陶冶的。在绘画的艺术处理上,作者连用两个典型例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李公麟的放牧图,从不同角度论证了绘画艺术也是在时间与空间的不断持续中重复着、变化着的。说了音乐,谈了绘画,接下来便是论建筑,即进入第三个层面

11、的论述。作者如数家珍,一气呵成,列举出一连串实例,从正反两方面有力地论证了无论是个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从而使本部分的论建筑与前文的说音乐、谈绘画浑然一体,一脉相承。由熟悉到陌生,由浅入深,这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的,形成文章的“流畅之美”。问题探究阅读课文后,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从我们熟悉的歌曲(音乐)或建筑中,说说有哪些具体实例,表现了重复和变化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导思:“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造型艺术、音乐艺术也是如此。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才能成为艺术品。从某种角度讲,造

12、型艺术、音乐艺术也是有机排序的艺术。把许多杂乱的东西化为统一,在统一中再求得一定变化,这就是有机统一的规律。探究:第一步,品读课文,并收集整理有关梁思成的材料,课上与同学交流。第二步,积累有关在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中,有“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之美的材料。例如:1.中国石拱桥:拱桥的石柱是千篇一律的,而“每个柱头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2.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与变奏随时间持续表现出重复与变化,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思。第三步,整合信息,就你不认同的地方或有新见解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第四步,判断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并与同学交流。第五步,选择你熟悉的事物,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从它们的重复、变化中能发现哪些特点?请把它们整理记录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