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同步测试鲁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284407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同步测试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同步测试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同步测试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同步测试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同步测试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同步测试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同步测试鲁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化学精品教学资料第三节海水“制碱”第1课时氨碱法制纯碱及纯碱的性质01知识管理1氨碱法制纯碱原料:食盐、二氧化碳。媒介:氨。流程:原理:(1)_NH3H2ONaClCO2=NaHCO3NH4Cl_;(2)_2NaHCO3Na2CO3H2OCO2_。产物:纯碱、氯化铵。回收: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_熟石灰_以回收氨,使之循环使用。优点:原料经济易得,_二氧化碳和氨气_可回收利用。缺点:产生的氯化钙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2侯氏制碱法(联合制碱法)原理: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_食盐_,使其中的NH4Cl单独结晶析出,用作氮肥,NaCl溶液则可循环使用。

2、3纯碱的性质物理性质:碳酸钠俗称_纯碱_、_苏打_,_白_色粉末、_易_溶于水。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_红_色、紫色的石蕊试液变_蓝_色。(2)与酸反应:如Na2CO32HCl=_2NaClH2OCO2_。 (3)与氢氧化钙等碱溶液反应:如Na2CO3 Ca(OH)2=_CaCO32NaOH_。(4)与可溶性钡盐、钙盐等反应:如Na2CO3BaCl2=_BaCO32NaCl_。方法点拨: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加入_稀盐酸_,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将气体通入_澄清石灰水_中,溶液变浑浊。用途:在工业生产中用途极广,如石油精炼、粗盐精制、硬水软化、人造纤维及玻璃生产等

3、,还广泛应用于冶金、造纸、纺织印染和洗涤剂等生产领域。4小苏打的性质成分:_碳酸氢钠_,又称酸式碳酸钠。性质:白色粉末状晶体,能溶于水,受热易_分解_。用途:在灭火器里,做二氧化碳发生剂;在食品工业上,做_发酵粉_;在医疗上,治疗_胃酸_过多。02基础题考点1氨碱法制纯碱1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1)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2NaHCO3Na2CO3CO2H2O。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B )A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B(1)中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只有一种溶质C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D碳酸氢钠比碳酸钠更易受热分解2氨碱法制

4、纯碱的工业流程如下:(1)最终所得纯碱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Na2CO3_,它属于_盐_(填“酸”“碱”或“盐”),该产品易溶于水,溶液显_碱_性。(2)由步骤所得的碳酸氢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用途,在医疗上,它是治疗_胃酸_过多的药剂之一。(3)试写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NaHCO3Na2CO3CO2H2O_。考点2侯氏制碱法3“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NaHCO3是纯碱B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NH4ClC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D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

5、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考点3碳酸钠及碳酸氢钠4(2017赤峰)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化学式为( D )ANaCl BNaOH CNa2CO3 DNaHCO35(2018梧州)关于碳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易溶于水 B可用于洗涤油污C受热易分解 D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6(2017株洲)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21年留美回国后,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下列物质中能与纯碱发生反应的是( C )ANaOH BNaHCO3CH2SO4 DK2SO47以下是四位同学对生活中的

6、现象进行探究后的结果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B )A“纯碱”其实不是碱,属于盐类B用加水溶解的方法检验纯碱中是否混入了食盐C用纯碱可除去发面团发酵产生的酸D可用纯碱代替洗涤灵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03中档题8“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一种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工艺。生产原理:NaCl(饱和溶液)NH3CO2H2O=NaHCO3(固体)NH4Cl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该过程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B该工艺流程可看出: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C该过程涉及的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D图中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Na2C

7、O3CO2H2O9(2017济宁)家庭生活中食品制作(如面条、馒头等)经常用到食用碱,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小莉将家中食用碱带到实验室进行探究,请设计实验检验小莉提供的食用碱样品是否含有氯化钠。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与解释(1)取一定量的食用碱样品放入试管,加入蒸馏水振荡样品溶解食用碱溶于水(2)_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_有气泡产生_将样品中的CO转化为CO2,避免干扰Cl的检验_(3)_向(2)中所得溶液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_有白色沉淀生成_证明食用碱样品中含有氯化钠_10(2017内江)南海、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

8、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在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可模拟实现工业生产纯碱的过程如下(某些反应产物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a的名称是_过滤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aOH2O=Ca(OH)2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NaHCO3Na2CO3CO2H2O_;请列举小苏打在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用途_食品加工_。(4)向精制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两种气体的顺序是先通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然后在加压条件下通入二氧化碳。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利于更多的二氧化碳参与反应_。(5)仔细观察流程图,其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二氧化碳之外,还有_氯化铵_。04拓展题11(201

9、8德阳)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P点时的溶液只含一种溶质BR点对应横坐标的数值为180C0至P过程中溶液的pH变大DQ至R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01知识管理1复分解反应表 达 式 :ABCDADCB实质: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_沉淀_、_气体_或_水_的过程。易错提醒:非金属氧化物与可溶性碱的反应中,因未互换成分,因此不是复分解反应。如:CO2Ca(OH)2=CaCO3H2O。反应条件:酸、碱、盐之间

10、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_沉淀_、_气体_或_水_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注意:碱和盐的反应、盐和盐的反应,首先反应物必须可溶于水,然后再考虑生成物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归纳总结:盐和碱的溶解性:难溶记四盐:AgCl、BaSO4、CaCO3、BaCO3;易溶记三碱:NaOH、KOH、Ba(OH)2;微溶记三物:Ca(OH)2、CaSO4、Ag2SO4;都溶记四类:钾、钠、铵盐、硝酸盐。2盐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1)酸盐_酸_盐_;CaCO32HCl=_CaCl2H2OCO2_;(2)盐碱_盐_碱_;CuSO42NaOH=_Cu(OH)2Na2

11、SO4;(3)盐盐_盐_盐_。 Na2SO4Ba(NO3)2=_BaSO42NaNO3_。02基础题考点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下列关于复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B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C反应物一定有酸D生成物一定有盐2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D )AHCl和Ca(OH)2 BNa2CO3和H2SO4CCa(OH)2和Na2CO3 DKCl和CuSO43(2018达州)在pH7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D )ANa、Ca2、NO、COBNH、Cu2、Cl、SOCBa2、K、OH、NODNa、K、NO、Cl4下表为酸、碱和盐溶解性表

12、(室温)的一部分,据表回答下列问题:ClSOCOK溶溶Na溶溶溶Ba2溶不(1)表中“溶”表示该位置的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_该位置的物质不溶于水_;(2)表中位置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KCl_;(3)写出生成物中含有位置代表的物质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Na2SO4BaCl2=BaSO42NaCl_。考点2盐的化学性质5(2018长沙)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A )A稀硫酸 B氯化钠溶液C铁片 D氢氧化钠溶液6甲、乙、丙、丁四瓶溶液分别是K2CO3、Ba(NO3)2、H2SO4、K2SO4中的一种,其中甲分别能与乙、丙、丁发生反应,甲是( C )AK2

13、SO4 BH2SO4CBa(NO3)2 DK2CO37实验室有4种试剂,分别为HNO3溶液、CuSO4溶液、MgCl2溶液和KOH溶液。(1)有颜色的试剂是_CuSO4溶液_。(2)有一种试剂能与另外三种试剂发生反应,该试剂是_KOH溶液_。(3)书写化学方程式:CuSO4溶液与KOH溶液混合:_CuSO42KOH=K2SO4Cu(OH)2_。HNO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_HNO3NaHCO3=NaNO3H2OCO2_。03中档题8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C )A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钾溶液B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D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铁溶液9(2017滨州)小滨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D )AHCl、NaOH、Na2SO3BKNO3、ZnCl2、FeCl2CAgNO3、H2SO4、NaClDNaOH、Na2CO3、NaCl10(2017济宁)酸、碱、盐溶解性表为我们确定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提供了方便,下表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结合表格和溶解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 )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