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形体教学中音乐的巧妙运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5284083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形体教学中音乐的巧妙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形体教学中音乐的巧妙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形体教学中音乐的巧妙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形体教学中音乐的巧妙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形体教学中音乐的巧妙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形体教学中音乐的巧妙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形体教学中音乐的巧妙运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形体教学中音乐的巧妙运用 常州市博爱小学 李 勤【摘要】本文论述音乐与小学形体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形体表现内涵更具有魅力。将它们的巧妙结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其规律的变化和节奏节拍的运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深刻理解。【关键词】小学形体教学 音乐 巧妙运用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社会发展的加速。提高全民素质已成为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口号和目标,而少年儿童正是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此阶段是培养奠定一个人一生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师不但要为孩子的发展打下基础,更应注重他们素质的培养,潜力的发展,着眼于他们持续的发展,未来一生的发展。上学期,我和体

2、育组的成员们积极研究的课题形体训练与学生艺术美的体验不仅能陶治孩子的情操,更能调动孩子战胜困难,获得自信的勇气,根据对校中10名学生学期初和学期末的跟踪、观察、记录,发现孩子在站立姿势、同伴合作,活动中注意力集中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本学期,我决定扩大跟踪面,继续对这方面进行探索,让更多的孩子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做好探索、实践工作,特别是为少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巧妙合理的运用音乐,使她们对音乐的感受、理解、细微到韵律中每一音符的感知,节奏的体验,调动孩子们进行感知思维表现,对音乐感,节奏感,动作所显示的力量都能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都能展示。我将在形体课教学中与音乐进行

3、尝试性的整合,让她们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一、音乐在形体课中的艺术表现音乐是一门成熟的、独立的艺术形式,具有多种艺术表现功能,它有声无形,最擅长表现事物的运动性特征,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一首动听的乐曲,会使人生理、心理发生变化,这是因为音乐能刺激运动器官的灵活性与协调性,使人的审美能力有所提高。而形体语言则有形无声,它是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运动特征和思想感情。将音乐的“声”和动作的“形”有机结合,才能完整地表现形体的艺术之美。众所周知,形体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练习。调动音乐的备种艺术表现功能来为形体教学服务,它能使形体动作的编排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还能鲜明地表现各类动作的性质和

4、风格特点。形体教学如果没有音乐,就会失去光彩和美的魅力。在实际运用中,音乐在烘托动作的表现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若编排一段优美、轻盈的动作组合配以流畅、抒情的乐曲,就会增强练习者的表现力。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大海啊,故乡,这首乐曲旋律优美,节奏平稳,把它配以手臂和身体波浪动作组合,学生就能在音乐的启发和感染下通过形体语言,把大海的波浪起伏形象地表现出来,表达自己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这种音乐和动作和谐统一的编配方式,既表现了诗的画面、美的意境,又增添了别致的艺术情趣,给形体教学带来了生命力。二、音乐在形体课中的艺术创作1、掌握好动作节拍节奏的规律形体教学内容很多,风格特点各异。剖析它的基本动作可以发现

5、,它是以一定律动为依据的。所谓“律动”就是动作的节拍、节奏有一定的规律。如果将其律动性简化,把众多的动作采用呼拍的方式和节奏提示的方法进行归类,主要有三种类型出现。采用节拍节奏提示的方法为选乐提供了明显的节奏依据。如变换步组合是二拍子类动作,采用上述呼拍方法选择手节拍乐曲就非常合适。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一定节拍形式的动作同一定节拍形式的音乐旋律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二拍子类动作有各种走、跑步、跑跳步、弹挺步、波尔卡步、变换步等;三拍子类动作有华尔兹、移重心、中跳、大跳等;四拍子类动作有波浪,把杆下蹲控腿、划圆等。掌握了动作节拍的规律,就可根据节拍属类选择相应节拍、节奏的音乐。2

6、、理解音乐内涵,激发创作灵感音乐是通过节奏、旋律、节拍、速度、力度、音色、和声、复调等音乐手段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情绪,抒发内心情感的。进行动作组合的创编要熟悉理解音乐内涵,才能激发创作灵感。这就要求形体教师具有音乐鉴别能力,了解乐曲构成的要素,利用余暇时间多看一些乐理书籍,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要求教师有一副音乐的耳朵。所谓“音乐的耳朵”,就是能够很快地听辨出一首乐曲节拍、节奏的属类、旋律节奏和风格特点。因此我们应该经常选择一些不同节奏,不同旋律,不同风格特点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并理解其内涵、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耳朵、眼睛等感

7、觉器官的感知,积累了许多对外界各种事物的印象,一旦音乐的音响刺激我们的大脑,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通过思维想象,在脑海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具体形象,使自己进入该作品的“角色”之中,陶醉在音乐起伏、变化的旋律中,从而创编出与音乐作品相符合的动作组合。现今有很多很好的音乐都可作为形体教材的乐曲进行选择。如大家非常喜欢、随口又能吟唱的梁祝、春天的故事、星空、秋日呓语、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雪绒花等音乐作品、它们旋律优美、格调高雅、节奏平稳、风格各具特色,这类乐曲能激发我们创编出姿态组合,波浪组合、把杆组合、华尔兹等组合。又如欣赏健康歌、365个祝福、四个小天鹅、带上你的故事跟我走、拉德斯基进行曲、当兵的人、浪

8、漫电波等一些表现欢快活泼的、进行曲节奏和现代气息很浓的迪斯科节奏的音乐、能够激发我们创编出相同旋律、节奏、风格相吻合的跑跳步、波尔卡组合、健美操、活力操组合,舞蹈身韵组合等。假如用自己没有理解的音乐、生拼硬凑动作去随意编配就会失去音乐所要表现的艺术魅力。把没有感染力的操舞教给学生,他们也只能机械地进行模仿,没有发自内心的情感抒发、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因此,理解音乐内涵,激发出创作的灵感火花,在此基础上进行成套组合的创编,这是形体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三、音乐在形体课中的艺术选择1、在选择乐曲进行动作编配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年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接受能力等情况。对于初学者,应选择他们较

9、为熟悉的,节奏适中且又比较简单的乐段或乐曲,这个阶段不适合选择速度太快,太激烈或结构太复杂的乐曲。因为练习者没有足够的力量、技能和耐力随音乐表现和抒发情感,从心理上反而会给他们造成紧张和急迫感,不利于对所学动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不利于他们对动作技术的掌握。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已学过一学期或一段时间)就可选择结构较为复杂、速度稍快的乐曲,使他们在练习中进一步掌握动作并体会音乐所要表现的情绪和风格。2、动作节拍表长短应与乐曲旋律的长短一致。一般动作和音乐的编配都是采用4个8拍、6个8拍、8个8拍或更多的节拍形式进行。例如,创编4个8拍的华尔兹舞步组合,可选用34节拍的乐曲,一小节为一拍,4个8拍

10、即48=32小结,这正是4个乐句共32个小节的乐曲,而4个8拍的华尔兹动作组合、其节拍也正好与乐曲的基本结构曲式结构相符。要使音乐和动作和谐配合,相映生辉,就应该在选择乐曲的长短和动作节拍的长短上达到一致。3、音乐和动作的风格特点要相吻合。一首乐曲,有它的旋律节奏和风格特点,有体现各种情绪的不同的强、弱、快、慢节奏,各种动作组合也有其个性特点,有大、小、快慢的不同律动。特点各异的动作可以体现不同的情感,不同的风格。如变化无穷的姿态波浪和舞蹈动作显得优美典雅,各种转体跳跃动作显得热情、流畅,各种跑步舞蹈步显得轻快、灵巧一般来说,华尔兹和大幅度舒展、柔和的动作适合选用34拍子的乐曲;轻快活泼的动作应选用24拍子的乐曲;进行曲节奏的动作适合选用44拍子的乐曲。假如用进行曲节奏的乐曲配以表现优美、舒展的动作,就很难表现音乐和动作风格特点。四、结束语从实践中我感到:少年儿童发展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动态过程,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同时,应实现个性化的因材施教,在形体课教学中巧妙合理的运用音乐不但给孩子个性化带来了生机,也给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音乐给动作以灵魂,它是激发教师创作灵感的钥匙,我们只有不断地提高音乐素养,掌握选择乐曲这门艺术,让音乐发挥最大的艺术表现功能来为形体教学服务,才能把课上得生动有趣。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