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阶段测试试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283241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阶段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阶段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阶段测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阶段测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阶段测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阶段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阶段测试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阶段测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Al-27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1、下列反应既是放热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与的反应 B. 灼热的炭与反应C. 铝片与稀硫酸反应 D. NaOH溶液与盐酸溶液的中和反应2、下列物品或设备的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的是 ( )门窗玻璃 水晶镜片 石英钟表 玛瑙首饰 硅太阳能电池 光导纤维 计算机芯片A. B. 全部 C. D. 3、在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B. C. D. 4、丁烷、丙烯属于不同类型的有机化

2、合物,但它们之间也有共性。下列关于它们之间共同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结构简式相同B. 都能使酸性溶液褪色C. 都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D.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都生成和 5、下列四组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比为;。将分别盛满上述各种气体的容积相等的四支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最后试管内液面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 )A. B. C. D. 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溶液的红色褪去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B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同时有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C向久置的溶液中加入足

3、量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D和通入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生成难溶的、7、已知断裂1 mol 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如下表:共价键能量436946463391则由和反应生成需要_的热量。 ( )A. 吸收B. 放出C. 吸收D. 放出8、燃料电池是燃料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发生反应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若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负极反应式:O2+4e+2 H2O= 4OHB. 正极反应式:CH4 +8OH8e=CO2 + 6H2OC. 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的pH减小D. 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

4、向正极移动9、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B.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速率C. 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D. 单位时间内正向消耗CO和逆向消耗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10、一定量的锌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了降低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适量的浓硫酸B滴入适量氯化钠溶液C加入适量稀HNO3溶液D加入硫酸铜固体 11、下列有机物命名及其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正确的是 ( )选项命名一氯代物A甲基乙基丙烷4B新戊烷3C2,2,三甲基戊烷6D2,二甲基乙基己烷71

5、2、分子式为的同分异构体考虑顺反异构中能使溴水褪色的有 ( )A. 4种B. 5种C. 6种D. 7种13、某气态烃0.5 mol能与0.5 mol Cl2完全加成,加成产物又可被3 mol Cl2完全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 ( )A.CH2CH2 B.CH3CHCH2C.CH2CHCH2CH3 D.CH2CHCHCH214、据报道,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其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可用作空军通信卫星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钠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钠离子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H4+8OH8e

6、 BO2+6H2OB. 电池放电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C. 每消耗3molH2O2,转移的电子为3molD. 电极a采用MnO2作电极材料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15、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性质。(每空2分,共12分)请回答: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采用题图的方法收集氨气,是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_填“大”或“小”。把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集满氨气的试管口,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下列不能用于干燥氨气的是_填字母,下同。A.浓硫酸 氢氧化钠固体 五氧化二磷 碱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并放出热量。实验室利用此原理,向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

7、用此方法制取氨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某浓度的硝酸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N2O气体4.48L。若改用铝粉反应(生成NO气体),则最终可溶解铝粉的质量为_。16、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以下各种电池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填空:(每空2分,共18分)如右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水槽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的浮力变化)一段时间后,当杠杆为绝缘体时, 端高;当杠杆为导体时, 端高。(填 “A”或“B”)

8、铁、铜、铝是生活中使用广泛的金属,溶液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其反应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所用电极材料为_,正极反应式为_。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烧碱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为_。A.铝片、铜片铜片、铝片铝片、铝片 铜片、铜片写出插入烧碱溶液中形成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当电路中转移a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_mol离子。交换膜右侧溶液中c(HCl)_(填“”“”或“”)1 molL1(忽略溶液体积变化)。17、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

9、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N、P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每空2分,共14分)化学方程式中a:b:_。内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M与N的物质的量相等B.P的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 molN,同时消耗b molM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F.M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将等物质的量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经5min后A的浓度为_。反应开始前充入容器中的B的物质的量为_。的平均

10、反应速率为_。的值为_。1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4分)的名称为:_。下列物质的熔沸点由高到低的排序为_填序号。甲基丁烷 ,二甲基丁烷 ,二甲基丙烷 戊烷 甲基戊烷写出丙烯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丙烯的化学方程式_。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试回答:烃A的分子式为_。若取一定量的烃A完全燃烧后,生成B、C各3mol,则有_烃A参加了反应。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此烃A的结构简式为_。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在催化剂作用下A与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 则烃A的结构简式为_。2

11、0202021学年下期高2023级第二阶段测试化学试题答案【答案】1. C2.A 3. B4. D5. A6. B7. B8. C9. A10. B11. D12. C13. B 14. A填空题每空2分。15. 小; 有大量白烟产生; ; 13.5g16. ; Cu; ; 2a 17. :1:18. ,二甲基庚烯; 重庆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期高 2022 级第二阶段测试化学一、命题说明(一)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一二节和选修的原电池和烯烃。(二)考试侧重点必修二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三)试题特色(1)难度适中(2)区分度明显(3)较好地考查综合能力二、双向细目表预设难度:0.65题序考 点分值设计难度系数能力层次一级二级三级了解会用理解掌握一选择题1化学反应与热量31*2二氧化硅30.8*3反应速率比较30.9*4烷烃和烯烃性质30.75*5元素化合物S30.8*6元素化合物N30.7*7反应热与键能的计算30.6*8原电池30.8*9化学平衡30.6*10化学反应速率30.5*11命名和一律取代物30.7*12同分异构体30.65*13烯烃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