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预警制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528303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安全预警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疗安全预警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疗安全预警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疗安全预警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安全预警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安全预警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全员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保障意识和医疗风险防范意识,强化 医疗安全的监控机制,更有效地防止医疗缺陷的发生,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 本制度。医疗安全预警工作分级进行。医院及各职能部门、各临床科室,应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全面抓好落实。根据在工作或医疗活动中责任人因失误造成的医疗缺 陷的性质、程度及后果,将医疗安全预警项目分为三级。一、一级医疗安全预警项目一级医疗安全预警项目主要是指违反各项规范要求,但是尚未造成患者投诉 等后果的行为。(一)医疗文书1. 门、急诊医师未书写门诊或急诊病历。2. 为在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例中记录药物过敏史,输血患者未记录输血 史。3. 未在

2、规定时间内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及其他记录。4. 凡决定转出的病人,经治医师未书写转科、转院记录。5. 意外死亡病历当天未及时讨论并上报医务科或总值班。6. 手术未进行术前讨论。7. 未及时鉴定医院规定的各种医患协议类文书。8. 造成病历等资料损失或丢失。(二)纪律1. 工作人员擅自离岗2. 对于疑难危重病人,会诊意识和辅助检查科室医(技)师在接到急诊会 诊邀请后,未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诊查患者。3. 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诊治、发药过程中聊天、打手机等。4. 门、急诊护士未及时将门急诊危重病人转送至急诊或急诊科。5. 首次开展的新手术、新疗法、新技术,未通过,未通过医院专家委员会

3、讨论并经医务科批准而擅自实施。6. 违反相关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放射性药品。7. 将院内讨论的有关病人的情况等擅自不负责任地向病人或家属透露。8. 不负责任地解释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患者或家属误解。9. 违反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10. 出现医德医风问题。(三)诊疗规范1. 门、急诊医师对于经三次就诊仍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未请上级医师复诊。2. 危重病人到达急诊科后,未在三分钟内开始抢救。3. 会诊医师未按规定书写会诊记录或未请上级医师复诊。4. 门、急诊医务人员对危重病人未实施首诊负责制。5. 门、急诊医师未见病人即开具住院证或病房医师不看病人即开医嘱。6. 三级医师查

4、房不及时或记录签字不及时。7. 病情突然恶化且初步处理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8. 对疑难病例未及时提请科内、科间、全院、院外会诊。9. 需马上执行的医嘱未向护士交待清楚,导致延缓执行。10. 对病危病人未作床旁交接班或未将危、重病人的病情、处理事项计入交 班记录。11. 临床医师迟报、漏报传染病,或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未就地隔 离、按规定消毒或转入传染科、隔离病房。12. 择期手术未在术前上报医务科。13. 麻醉师术前及术后未及时诊查手术病人返回病房24小时内未诊查病人。14. 手术医师在术后未及时诊查手术病人。15. 错发、漏发药物。16. 医务人员的原因导致择期手术前准备

5、不充分,延误手术进行。17. 供应过期灭菌器械或不合格材料。18. 护士未正确执行医嘱。19. 采取体液标本,采错标本、贴错标签、错加抗凝剂、非因患者原因导致 米集量不够而需重新米取。20. 处方中出现用法错误、用药禁忌、配伍禁忌或用量超过极量而未注明, 但尚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21. 于右眼中工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等等必须动员全院力量抢救的 伤员时,未及时上报。22. 术后病人观察不细致,未能及时发现出血、异常渗血。23. 因治疗需要且病情允许需要转科、转出科室未及时联系转入可是无正当 理由拖延转入。(四)医疗保障1. 抢救药品、材料未及时补充、更换,出现账物不符或过期药品、材料。2.

6、 设备、器材出自按故障,未定期监测或维修不及时而影响使用。3. 医技科室对于仪器、设备疏于监测维护,导致结果失真。4. 医技科室疏于查对,弄错标本或项目、部位。5. 血、尿、粪等检查遗失标本。6. 特殊检查标本、病理标本的保留(存)事件短于规定时间。7. 检查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未与临床科室及时联系并提议重新检查; 发现检查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未主动报告。8. 药剂科未能及时发现处方中药物用法不当、用药禁忌、配伍禁忌、用量 超过极限量等。9. 调剂人员对中药方剂中需先煎、后下、冲服等特殊用法的药物未单包注 明。10. 调配中草药不是用计量器具而估计取药。11. 营养餐有异物。12. 造成患者

7、投诉的医疗收费错误。13. 计算机网络因疏于管理和维护,导致运行障碍。二、二级医疗安全预警制度(一)因发生一级医疗安全预警而引起病人投诉。(二)一年内被两次医疗安全预警。(三)由于责任人的过失造成非事故性医疗缺陷,经协商或调解或判决,给 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金额低于2000元人民币。(四)严重医德医风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造成医院声誉的毁损。三、三级医疗安全预警制度(一)连续3个月病床使用率超过100%。(二)1周内医院连续出现2例不明原因死亡病历。(三)1个月内医院就诊患者出现2起重大医疗纠纷。(四)短时间内发生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五)发生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技术应用等不良反应造成群体人

8、身损害或 1人以上患者死亡。四、医疗安全预警程序(一)立案1. 自查立案:医务科、护理部、临床科室、门办及其大部门均有权利和义 务在日常工作中检查、发现医疗安全预警项目内容,并交相关部门处理。2. 接受投诉立案:院办、党办、纪检、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接到患 者投诉,经核实确有医疗安全预警项目之一的,于接到投诉后24小时内 立案。(二)处置1. 自查立案的,立即整改单。2. 接受投诉立案的,于接到投诉后72小时内下达患者来访反馈表。3. 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办理。4. 被二、三级医疗安全警示的责任人,必须在接到警示通知后的48小时内 到发出警示牌的部门接受谈话,参与谈话后本人的悔错表现,10个工作 日内给予处罚。5. 经各级医学会鉴定为医疗事故者参照医院相关文件进行处理。五、处罚1. 根据警示等级,参考情节轻重、本人态度和一贯表现,确定处罚额度。2. 区别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在复合原因造成的后果中应承担责任,并 给予相应处罚。3. 对于受到医疗安全警示的个人、科室和部门,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 的原则。对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积极设法补救者,由院奖惩委员会讨 论后给予一定的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