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人教新课标版数学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281686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人教新课标版数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一年级人教新课标版数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一年级人教新课标版数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一年级人教新课标版数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一年级人教新课标版数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人教新课标版数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人教新课标版数学教学设计(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新课标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 案年 级:二 年一 班学 科:数 学执 教:汪 丽 五 大 连 池 市 双 泉 镇 东 兴 小 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目的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

3、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措施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2、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3、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4、

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5、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6、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三、课时安排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教材的编者为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正课16周,总复习4课时。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一、数一数(1课时)二、比一比(2课时)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1、15的认识 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2课时四、

5、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五、分类(2课时)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4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七、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课时八、认识钟表(2课时)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 1、9加几3课时 2、8、7、6加几4课时 3、5、4、3、2加几 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1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第一单元数一数】共1课时【课

6、 题】 数一数【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 感受分类数数的方法,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教学难点】 扶、放结合,教给学生分类数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等。【教学时间】 共一课时 【总 课 时】 第一课时【分 课 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谈话:小朋友喜欢玩吗?你们最希望到哪儿去玩呢?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老师猜,小朋友一定非常希望到儿童乐园去玩吧。2、集中说一说。3、导入:我们现在已经是小学生了,虽然我们喜欢去游乐园

7、,但是有个地方我们是一定要去的,那就是学校。下面就随着老师去校园看看都有哪些事物。(观察书中插图)探索体验 1、初步感知。(1)问:图上画了些什么?(2)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的飞舞着,小朋友自由自在地在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跳绳,有的在玩单杠,有的在跑步。看!他们笑的多开心呀!2、看主题图数数。(1)问:图上画了板凳、国旗、垃圾桶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2)师:要按顺序数,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划掉一个,防止遗漏。3、总结方法。 (1)怎样数数又对又快?(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

8、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有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4、根据图意找用1、2、310表示的东西有哪些?比一比谁说得好?拓展练习 1、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1、2、310来表示。2、教师示范说一说,启发说声说3、同桌之间说一说。4、全班同学集中说一说。作业设计 1、练习读1、2、3102、书写1、2、310板书设计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第二单元比一比】共2课时【课 题】 比一比【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

9、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教学重点】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等【教学时间】 共二课时 【总 课 时】 第二课时【分 课 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导入: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2、板书课题:比多少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

10、上,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怎么说?(教师描述情景图)小朋友,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A、观察书中第6页的图画: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学生数一数)B、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4学生书空并齐读老师介绍等号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A、问: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C、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

11、示师:小免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3老师介绍大于号,学生书空问:你能读这个算式吗?师:小免比小猪多还可以怎么说?板书:35介绍小于号学生书空,再齐读,4、 小于号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老师小结)5、 现在,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巩固新知1、说一说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 2、猜一猜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B、指名一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C、同桌互猜,看谁猜得对3、填一填:A、73493358101B、2668

12、9(学生抢答)4、试一试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5、学生完成第11页的13题。作业设计 1、比多少知识2完成12页的4题。板书设计比多少 44 43 35【总 课 时】 第三课时【分 课 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谈话导入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主动探究1、活动之一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2、活动之

13、二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3、活动之三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4、活动之四A、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B、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5、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6、活动之五A、比较谁喝的多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7、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巩固练习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