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及以下交流系统用复合外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278816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V及以下交流系统用复合外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kV及以下交流系统用复合外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kV及以下交流系统用复合外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kV及以下交流系统用复合外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kV及以下交流系统用复合外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V及以下交流系统用复合外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V及以下交流系统用复合外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5kV及以下交流系统用复合外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JBT 89521999前 言 本标准主要参照GB 1103219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标准进行制订,以尽快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以及采用国际标准飞跃发展的需要。编写格式和规则与GBT 1.11993一致。 本标准在制订中对避雷器的额定电压、保持特性以及试验方法等尽可能与相关IEC一致,在型式试验项目中包括了相关IEC的部分内容,也保留了GB 11032中的要求,增加了工频参考电压、持续电流等内容。 本标准从批准发布之日起生效。 本标准由全国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西安电瓷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西安电瓷

2、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人:朱斌、陈舒娟、张雨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8952199935kV及以下交流系统用复合外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 oxide surge arresters polymeric housed withoutsparkgaps for a.c. system with 35 kV and below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8-06批准 2000-01-01实施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电压51kV及以下复合外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下简称避雷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35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限制过电

3、压的避雷器。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eqv IEC 600711:1993)GB 775.11987绝缘子试验方法 第1部分:一般试验方法GB 775.31987绝缘子试验方法 第3部分:机械试验方法GBT 2900.121989电工名词术语 避雷器GBT 2900.191990电工名词术语 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GB 65531986评定在严酷环境条件

4、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耐漏电起痕性和耐电蚀损的试验方法(eqv IEC 60587:1984)GB 1103219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eqv IEC 600994:1991)GBT 16927.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1部分:一般试验要求(neq IEC 600601:1989)GBT 16927.2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2部分:测量系统(eqv IEC 600602:1994)JB 58921991高压线路用有机复合绝缘子技术条件(neq IEC 61109:1992)JBT 76181994避雷器密封试验 浸泡法JBT 96731999绝缘子产品包装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

5、列定义。 本标准所用术语,除按标准规定外,其余应符合GBT 2900.12、GBT 2900.19、GB 11032及JB 5892的规定。3.1 复合外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由非线性金属氧化物电阻片和相应的零部件组成且其外套为复合绝缘材料的无间隙避雷器。3.2 电气元件 避雷器的1个元件。该比例单元的每1端都与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的1个电极端连接。4 避雷器运行条件4.1 避雷器正常运行条件 按照下列正常运行条件,符合本标准的避雷器适用于户内外运行。 a)环境温度不高于40,不低于40; b)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c)电源的频率不小于48Hz,不大于62Hz; d)长期施加在避雷器端子

6、间的工频电压不超过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 e)地震烈度7度及以下地区; f)最大风速不超过35ms; g)太阳光的辐射。 注:太阳最大照射(1.1kWm2)的影响已通过在型式试验中把试品预热的方法予以考虑,如果在避雷器附近有其他热源,避雷器的使用需经供需双方协商。4.2 避雷器异常运行条件 异常运行条件与GB 11032附录A(异常运行条件)相同。 在异常运行条件下,本标准的使用需经供需双方同意。5 技术要求5.1 避雷器制造要求 避雷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文件进行制造。5.2 避雷器标准额定值 避雷器额定电压 避雷器额定电压标准值(kV)如下: 0.28,0.50

7、,2.4,4,4.8,5,8,10,10.5,12,13.5,13.7,15,15.2,17,17.5,20,23,25,51kV。 避雷器额定频率 避雷器额定频率为50Hz和60Hz。 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 避雷器的820标称放电电流为:5,2.5,1.5kA。5.3 避雷器机械性能 避雷器拉伸负荷 当避雷器悬挂使用时,应进行拉伸负荷试验。 避雷器的额定拉伸负荷应符合下列要求: a)当避雷器的使用与复合绝缘子一样时,额定拉伸负荷应符合JB 5892的规定; b)当避雷器的使用与复合绝缘子不一样时,额定拉伸负荷可取避雷器自重的15倍。 型式试验或抽查试验时,避雷器应耐受额定拉伸负荷1min试验而

8、不损坏。试验前后局部放电量变化不大于10pC,局部放电量值不大于50pC,直流参考电压变化不大于5%。 例行试验时,避雷器应能耐受50%的额定拉伸负荷10s试验而不损坏。试验前后考核项目及标准由厂家自订。 避雷器抗弯负荷 当避雷器非悬挂使用时,应进行抗弯负荷试验。 避雷器应在下列抗弯负荷共同作用下耐受10s而不损坏,试验前后局部放电量变化不大于10pC,局部放电量值不大于50pC,直流参考电压变化不大于5%。 a)避雷器顶端承受的导线最大允许水平拉力F1,其值按表1规定;表 1 最大允许水平拉力F1避雷器额定电压 kV2.4254251最大允许水平拉力 N147294 b)作用于避雷器上的风压

9、力F2应按GB 110321989式(1)计算。5.4 避雷器的最大残压值 避雷器在陡波冲击电流、雷电冲击电流及操作冲击电流下的残压值应不大于表2表7的规定。表 2 典型的电站和配电用避雷器的电气参数 kV避雷器额定电压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标称放电电流5kA等级电 站 避 雷 器配 电 避 雷 器陡波冲击电流下残 压雷电冲击电流下残 压操作冲击电流下残 压直流参考电 压1mA陡波冲击电流下残 压雷电冲击电流下残 压操作冲击电流下残 压直流参考电 压1mA有 效 值峰 值峰 值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小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小于54.015.513.511.57.217.315.012.87.5108

10、.031.027.023.014.434.630.025.615.0129.637.232.427.617.441.235.830.618.01512.046.540.534.521.852.545.639.023.01713.651.845.038.324.057.550.042.525.05140.8154.0134.0114.073.0表 3 典型的电机用避雷器的电气参数 kV避雷器额定电压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标称放电电流5kA等级标称放电电流2.5kA等级发电机用避雷器电动机用避雷器陡波冲击电流下残 压雷电冲击电流下残 压操作冲击电流下残 压直流参考电 压1mA陡波冲击电流下残 压雷电冲

11、击电流下残 压操作冲击电流下残 压直流参考电 压1mA有 效 值峰 值峰 值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小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小于43.210.79.57.65.710.79.57.65.786.321.018.715.011.221.018.715.011.213.510.534.731.025.018.634.731.025.018.61513.844.840.032.024.41715.850.445.036.028.02018.057.251.040.831.92320.062.956.245.035.4表 4 典型的电机中性点用避雷器电气参数 kV避雷器额定电压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标称放电电流1.5kA等级雷电冲击电流下残压峰值操作冲击电流下残压峰值直流参考电压1mA有 效 值不大于不大于不小于2.41.96.05.03.44.33.812.010.06.886.419.015.911.4138.423.019.214.9129.626.021.617.02011.029.224.319.53212.231.726.421.6表 5 典型的并联补偿电容器用避雷器的电气参数 kV避雷器额定电压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标称放电电流5kA等级雷电冲击电流下残压峰值操作冲击电流下残压峰值直流参考电压1m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