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278376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兴趣在人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学习兴趣对幼儿智能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已变得日益重要,过去那种灌输式、填鸭式、说教式、死记硬背等教育方法已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让幼儿主动学习,热爱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呢?试析如下: 一、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的教学和高一级学校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幼儿的年龄小,需要使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教师能否使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是能否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前提。我们强调的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有语言的趣味性;有演示方法的趣味性;有情境的趣味性等等。 语言的趣味性要求教师

2、必须使用幼儿熟悉的语言方式和适当的语言技巧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可利用幼儿的好奇心把学习内容设计为谜语,可以更好地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科学课青蛙,我设计了一个谜语:“河边有个歌唱家,白肚皮,大嘴巴,一天到晚呱呱叫,吃掉害虫保护庄稼。”当幼儿对谜语产生兴趣并猜对的时候,我就提出课题,引导幼儿进入学习情境之中。 演示法是指教师利用一定的演示手段向幼儿出示挂图、教具或实物来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如还是青蛙这个课题,我把蝌蚪和青蛙分别装进有水的瓶子,让幼儿认识它们。当幼儿提出“青蛙的孩子为什么和妈妈不一样?”的问题时新的学习兴趣便被激发出来了。 情境的趣味性是指教师为了加强课堂的趣味性,使用

3、新颖而有趣的教具和学具来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如在中班数学分类计数活动中,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为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整个活动以小企鹅变魔术和与小朋友们做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每当电脑显示小企鹅一边唱着动听的歌,一边拍打翅膀,带出各种色彩鲜艳的几何图形,拼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时,这色彩丰富、富于变化的视觉画面,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欲望,同时电脑又以小企鹅唱歌或生气的形式来判断幼儿的回答正确与否,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既体现了教学情境的趣味性,也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保护和鼓励幼儿的求知欲望,使之形成较稳固的学习兴趣 幼儿的好奇心较强,他们对各种新奇的事物都能产生一定

4、的兴趣而产生疑问,这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有利时机。如:孩子经常会向我发问:“人为什么会流眼泪?”“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为什么花会有不同的颜色?”“我是从哪里来的?”等等。对于幼儿的好奇和提问,有时我难以回答,但这时我不会欺骗幼儿,也不会对幼儿的提问有厌烦情绪。当一时无法回答时,就告诉幼儿:“我过一会再回答你。”然后我利用时间找到正确的答案,在约定的时间内告诉幼儿,当他们对疑问搞清楚之后,就会对新的问题产生兴趣。当幼儿向我所提的问题比较简单时,我就将问题交给全班幼儿,让知道答案的小朋友回答,当其他幼儿回答正确时,我就及时肯定和表扬。这样,提问题的幼儿的求知欲望得到了保护,而且懂得知识多的幼儿

5、又得到了鼓励,这样他们就会不断地产生新的学习兴趣而主动提问。 三、启发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形成学习兴趣 对幼儿进行呆板的“注入式教学”只能引起他们精神的疲劳、情绪的厌烦。如能让幼儿自己开动脑筋学知识,就能增强幼儿对学习的自信心。幼儿的好奇心产生之后,一般都主动地探索问题答案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有的幼儿对比较熟悉的玩具产生兴趣之后,就可能把它拆开进行研究;对感兴趣的小动物表示亲近或用手摸一摸;对喜欢的植物可能会拔出来看看根是怎么长的;或是想亲自种一棵等等。这种探索精神正是未来科学素质产生的基础。所以教师应该对这种探索精神予以赏识和鼓励,并为其提供探索的条件,使之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比如幼儿在集体

6、学习环境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同于其他儿童的新想法,这时就需要鼓励。如我班一位叫琪琪的幼儿,在美术课上画了一个红色的海洋,当我得知他是看过海上日出之后产生的创作兴趣时,便及时鼓励,使这位幼儿创作了一幅优秀作品。又如,当全班幼儿都玩积木游戏时,我就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搭成各种各样的模型,每一个不同的模型都是幼儿对客观世界进行不同探索的产物,而蕴藏在幼儿心中的创造力,可能就会因此而被激发出来。 四、及时调整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幼儿年纪小,自控能力差,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和了解往往只维持三分钟热度。面对这种问题,我们应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方向,调整幼儿的学习兴趣,利用幼儿当时感兴趣的事物

7、来充当引导幼儿进入学习氛围的“工具”。如有一次我让幼儿观察秋天的树叶,他们却玩起嬉水池里的水。于是我让幼儿用手去捧水,并提问:“水是怎样从手指缝间掉下来的?”幼儿回答:“是一滴一滴掉下来的。”于是我又让幼儿观察秋天的树叶是怎样从树上掉下来的。而幼儿有了先前观察水的经验后,马上说出是一片一片飘下来的。为了让幼儿能不马上分散注意力,我又继续让幼儿观察树叶,飘下来的样子象什么,幼儿便展开各自的想象力,有的说像黄蝴蝶和红蝴蝶在飞;有的说像纸飞机在飞;有的说像小鸟在飞;还有的说像雪花飘。我又让他们学一下落叶飘飞时的样子。于是,幼儿又兴高采烈地模仿起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的动作。在幼儿的兴趣完全从嬉水池回到落叶

8、后,我便又开始给幼儿讲各种秋树叶的形状、颜色、特征等。于是,这一节课幼儿对秋天的树叶都有了很深刻的印象。在这节课的过程中,我就是利用幼儿当时转移兴趣方向的兴趣物“水”来重新把他们的兴趣调整回秋天的树叶。这样以后,幼儿就对秋天的树叶产生了较浓的兴趣。 五、以游戏的形式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形式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作为家长或老师,在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时最好采取游戏的形式。这样才能因势利导,寓教于乐,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获得知识。比如,教幼儿学习算术,若只简单告诉他112,他会难以理解,也难以记住。因为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但如果你拿两只梨告诉

9、他“你一只梨,老师一只梨,加起来是几只梨?”他就会很容易理解。用类似的方法帮助幼儿学习,就会使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喜欢学习。 另外从思维特点上看,幼儿的思维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开始发展”,孩子的注意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3岁幼儿的有意注意,只能集中3至5分钟;4岁幼儿的有意注意,增至10至15分钟;5至6岁幼儿有意注意则能集中15分钟以上。由于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暂,因此要通过游戏让孩子在无意注意中学习,这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之一。我校一位老师在教3岁女儿识字时,就是以游戏形式进行的。她在和女儿玩“找东西”的游戏时,先将要找的东西放好,然后让女儿去找。只要找到一件物品

10、就会在物品的下面发现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物品的名称。这种“字”与“物”对应起来的学习方法使女儿非常感兴趣,既轻松愉快又达到增长知识的目的,使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加。她女儿由这一游戏对汉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凡见到不认识的字都要问问念什么,久而久之学会不少汉字,到4岁时已能自己阅读简单的小人书了。实践证明,当幼儿感兴趣时才会专心学习、主动学习。因此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好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让幼儿在“玩”中学,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学习是他们不断前进的脚步,兴趣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动力。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会快乐,有兴趣才会成功。让兴趣伴随幼儿终生,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总之,只有想方设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幼儿的内在潜力,使幼儿茁壮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