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毕业论文2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527685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2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2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兽医毕业论文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此文档为 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人工复制小鼠铜离子中毒的病理变化观察学生姓名:陈青山年级专业: 2009 级畜牧兽医指导老师: 李德亮教授学院: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提交日期: 2010 年 3 月1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

2、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摘 要: .4关键词: .41前言 .42材料与方法 .62.1试脸材料 . .62.1.1试验动物: .62.1.2实验试剂和仪器: .62.2实验方法 . .62.2.1动物分组: .62.2.2临床观察: .62.2.3病理组织学观察: .63结果与分析 .73.1临床症状与大体病理变化 .73.2病理组织学变化 .74讨论 .1025 结论11参考文献 :11致谢12人工复制小鼠铜离子中毒的病理变化观察作者:陈青山指导老师:李德亮(湖南省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沙410128 )摘要:本研究采用硫酸

3、铜灌胃的方式对小鼠铜中毒的临床表现及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试验根据灌胃的剂量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 组:对照组(0 mgkg)、低剂量组 (50mgkg)、中剂量组 (100mgkg),高剂量组 (200mgkg),每组 6 只,试验周期为 2周。结果显示,高剂量组的死亡率高于中剂量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器官的病理形态学观察表现为肝脂肪变性和颗粒变性,肝细胞呈现蜂窝状外观,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肝细胞肿大,胞浆内充满红染的细微颗粒;低剂量组中肾小管出现颗粒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使管腔变小或狭窄,间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中剂量组肾小管出现明显颗粒变性,管腔中有许多红染蛋白质物质,出现管型。部分

4、肾小管壁细胞结构被破坏。高剂量组肾小管上皮坏死、崩解、脱落于管腔中。结果表明,铜中毒主要损害肝脏、肾脏等组织器官,最终导致发病甚至死亡。关键词:铜中毒;病理变化;小白鼠;1 前言铜元素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是所有低等动物和脊椎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自 1925 年被首次报道后,铜作为动植物营养必需微量元素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不断被研究 1。研究表明, 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铜,可明显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铜的这种特殊生物学作用,在现代畜牧业中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由于饲料中铜的过量添加而导致的动物中毒现象常有时有发生4。许多铜盐如硫酸铜、 次醋酸铜、碳酸铜、

5、氯化铜、氧化亚铜、硝酸铜、石油酸铜、三氯酚铜等作为沙虫剂、浸种剂、杀真菌剂、驱虫剂、灭螺剂或木材防腐剂 2被广泛的使用也常常给家畜养殖带来巨大的潜在危险,动物误食铜盐后就会发生铜中毒。此外,一些植物含有吡咯类生物碱的有毒植物(如三叶草、千里光、和天荞莱属植物) 能够增强铜与肝脏的3亲和力、使铜在肝脏蓄积而不能正常排出;另一些含有肝毒性生物碱的植物会造成动物肝细胞的损伤,从而使铜在肝脏的代谢出现异常,也能使动物体内蓄铜过多而中毒 3。虽然动物每日摄入铜的含量没有达到中毒剂量,但是动物日粮中钼的含量非常低或日粮中铜钼的比值过高(大于 10),也能造成铜在动物肝脏内蓄积,蓄积过量时动物出现铜中毒症,

6、有报道羔羊在补饲向日葵(钼铝比值大于 10) 后,出现慢性铜中毒症状 18。铜中毒的发生,往往会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及时掌握动物铜中毒后的临床表现及其对机体组织器官的病理损害,从而探讨发病机理将会对铜中毒的临床诊断和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17。已有的研究表明,各种动物对铜的毒性作用和铜的敏感性存在有较大的差异 10。绵羊敏感性最高,反刍动物次之,高于其它动物 6;中毒剂量的报道也不经 mgkg,大鼠 1000 mgkg,肉鸡 300 mgkg11,鸭 300mgkg9,鹅 100 mgkg2。动物铜中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毒剂量,临床表现,病理变化,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发病机理等

7、方面,在蓄积至一定阶段后,会突然出现严重的溶血,肝肾损伤,并最终死亡 14。动物发生铜中毒时,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等酶活性升高 16。动物的铜中毒习惯上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铜中毒主要以明显的胃肠炎为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流涎、腹泻、剧烈腹痛13。慢性铜中毒主要以溶血症状为主要临床症状,据国内报道,王幼名和王长青等做了猪中毒的研究,临床表现如下性中毒时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呕吐、腹痛、腹泻,肌肉松弛,排黑色稀粪,胃与十二指肠粘膜见有出血、溃疡、坏死病变,肝脏肿大呈土黄色 5。徐善良和杨云林等做了山羊的铜中毒

8、研究,具体症状如下:铜中毒时病理剖检变化以胃肠粘膜糜烂脱落、溃疡、出血为特征 12。党晓鹏和齐长明等做了绵羊的研究,具体症状如下:心外膜出血,肝脏肿大胆囊扩张,肾脏表面有出血点 15。舒港亮,翟国东和朱秀琴做了鸡的研究,结果如下:急性铜中毒最后痉挛而死,中毒临床症状:拉稀,缩头伏地 .食欲废绝,精神沉郁,腿部肌肉麻痹,呼吸困难,剖检可见肝脏肿大,呈块状土黄色胃粘膜充血,其中十二指肠较严重,胆囊肿大 11。4本实验通过研究小鼠铜中毒,了解和观察铜离子对小鼠心、肝、脾、肺、肾的影响,从而研究铜中毒对机体器官组织的病理损害,探讨发病机理,为临床诊断和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材

9、料试验动物:昆明种小白鼠(24 只,体重18g-22g),购买于湖南吉首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饲养室温度23 27,每天光照12 。(6) 脱蜡、染色与封藏:将放有载玻片的染色架放入二甲苯 中浸泡10min 二甲苯 中浸泡 10min (以充分脱蜡 ) 100% 酒精 5min 100% 酒精 5 min95% 酒精 5 min 85% 酒精 5 min80% 酒精 5 min苏木素染液染色 5min 水洗(将切片架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清水中冲洗5 min) 1% 盐酸酒精分化(这一步骤相当关键,它的主要目的是脱去胞浆的着色,时间过长可使胞核的着色脱去。)放进去后要迅速取出,时间一般掌握在4-6

10、 秒钟 自来水缓缓冲洗 15-30 min 伊红染液染色 1-3 分钟 95% 酒精 3s 100%酒精3s 100% 酒精 3s二甲苯 3s 二甲苯 3s。至此 H.E 染色过程全部结束,将染色架上的载玻片取出,用干净的纱布将二甲苯液体蘸去,并在上面滴上中性树胶,将盖玻片封好,贴上标签作好标记后放入切片盒中,观察各个脏器的病理变化。3 结果与分析3.1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高剂量组临床表现食欲废绝,精神沉郁,缩头,全身震颤,卧地不起,排黑褐色粪,脾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色泽变淡,肝呈黄褐色,质脆易碎,胆囊膨大充满蓝绿色胆汁,死亡病例还可见肾轻度肿大。中等剂量组表现为食欲废绝,精神沉郁,脾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色泽变淡,肝呈黄褐色。低剂量组的无明显的变化。3.2 病理组织学变化肝脏: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肝细胞肿大,胞浆内充满红染的细微颗粒,中央静脉、肝窦以及间质小血管内充满红细胞。高剂量组肝脏出现明显颗粒变性和脂肪变性,肝细胞肿大,胞浆内充满大量红染的细微颗粒或圆形空泡,细胞呈现蜂窝状外观(图 1)。部分病例可见局灶性坏死, 内肝细胞索排列紊乱, 肝细5胞胞浆红染, 细胞核出现固缩和碎裂 (图 2)。中央静脉内红细胞不清楚, 只见红染丝网状物质充满血管。图 1 肝细胞呈蜂窝状图 2 肝细胞核固缩和碎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