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时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5276068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6课时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6课时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26课时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26课时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26课时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6课时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6课时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 2.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意义及主要过 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数学思考通过学习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念.3 .解决问题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坐标系来描述地理位置.4 .情感态度通过用坐标系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位置,培养学 生的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2.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观察:教材不管是出差办事.还是出去 旅游,人们都愿意带上一幅地 田,它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很大方 便.如图6,2-L

2、这是北京市地 图的一部分,你知遒茶蜂用坐快 表示地理位置吗?今天我们学习如何用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首先我们来探究以下 问题.二、师生互动,探究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活动 1: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指出学校和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小刚家:出校门向东走150 米,再向北走200 米小强家:出校门向西走200 米,再向北走350 米,最后再向东走50 米小敏家:出校门向南走100 米,再向东走300 米,最后向南走75 米问题: 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呢?以何参照点为原点?如何确定 x 轴、 y 轴?如何选比例尺来绘制区域内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均是以学校为参照

3、物来描述的,故选学校位置为原点根据描述,可以以正东方向为 x 轴,以正北方向为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取比例尺1: 10000(即图中1cm相当于实际中10000cm,即100米).由学生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学校的位置,即( 0, 0) 引导学生一同完成示意图问题:选取学校所在位置为原点,并以正东、正北方向为 x 轴、y 轴的正方向有什么优点?可以很容易地写出三位同学家的位置活动2:归纳利用平面直角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 的过程.经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后得出结论:(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 轴、 y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

4、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应注意的问题: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时,一是要注意选择适当的位置为坐标原点,这里所说的适当,通常要么是比较有名的地点,要么是所要绘制的区域内较居中的位置; 二是坐标轴的方向通常是以正北为纵轴的正方向, 这样可以使东西南北的方向与地理位置的方向一致; 三是要注意标明比例尺和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有时,由于地点比较集中,坐标平面又较小,各地点的名称在图上可以用代号标出,在图外另附名称 (举例)活动3:进一步理解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展示问题: (教材公园平面图)博东M岫 南门春天到了,初一(13)班组织同学到

5、人民公园春游,张明、王丽、 李华三位同学和其他同学走散了,同学们已经到了中心广场,而他们 仍在牡丹园赏花,他们对着景区示意图在电话中向老师告诉了他们的 位置.张明:“我这里的坐标是(300, 300)”.王丽:“我这里的坐标是(200, 300)”.李华:“我在你们东北方向约420米处”.实际上,他们所说的位置都是正确的.你知道张明和王丽同学是如何在景区示意图上建立的坐标系吗?你理解李华同学所说的“东北方向约420米处”吗?用他们的方法,你能描述公园内其他景点的位置吗?让学生分别画出直角坐标系,标出其他景点的位置.三、小结让学生归纳说出如何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四、课后作业 五、备选练习1 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标出某一公园的各个景点菊花园:从中心广场向北走150 米,再向东走150 米;湖心亭:从中心广场向西走150 米,再向北走100 米;松风亭:从中心广场向西走100 米,再向南走50 米;育德泉:从中心广场向北走200 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