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学反思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5275818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教学反思(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初三化学教学反思1 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学生分组试验的反思 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更重视学生对试验的探究过程,重视培育学生的试验实力,但从实践过程中,我觉得新教材在试验内容支配上,高估了初三学生现阶段的试验实力,也高估了一般中学试验室的硬件配置和人员配置。下面我以初三化学二氧化碳性质的学生分组试验教学经验为例,谈谈本人对这方面的反思。在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会出现些什么问题呢?我想,没有亲身经验的老师,哪怕他的

2、化学学问多么丰富,试验实力多么强,都不可思议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什么问题。(一)制二氧化碳的盐酸浓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来说,多数老师只留意到盐酸浓度不能太高,以防在盐酸挥动身C,混在O2中,从而影响性质试验。但是,假如浓度太低了,将会使反应速度太慢,二氧化碳的量太少,从而导致学生不能检验到集气瓶口燃烧的小木条熄灭。特殊是对于象我们学校来说,试验室中长颈漏斗和锥形瓶太少,只能干脆用较大试管来组装反应发生装置,学生在制二氧化碳的中途才发觉稀盐酸不足,没法干脆添加稀盐酸,会非常忙乱,甚至心情不好。那么,稀盐酸以什么浓度才相宜呢?以我的阅历看来,ml/比较合适。 (二)学生虽然看过老师演示倾倒

3、二氧化碳灭火的试验,但仍旧会有13的学生不能胜利完成这个试验。缘由许多,比如有的学生是倾倒时集气瓶口没有向下,只是横放,这样会因为蜡烛火焰的热气流将二氧化碳带走,使二氧化碳根本就没有进入烧杯中,从而使蜡烛熄灭;有的则是先把集气瓶上方的玻璃片取开,然后拿起集气瓶再往烧杯中倾倒,这样做往往由于学生动作粗鲁,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甩掉了;有的则是由于收集守二氧化碳后放置时间太长,二氧化碳已经跑掉了一部分;有的则是由于蜡烛太高,火焰高于烧杯。总而言之,学生可能出现的操作错误有许多会超出老师的想象,而老师们又往往高估了学生的试验实力。从我个人阅历来看,由于初三学生才接触化学不久,许多试验还是要先老师演示,

4、再让学生仿照,至少对于一般中学的初中生来说,学生试验还是以仿照为主,假如没有演示和讲解,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试验,往往会使试验失败,从而打击学生做试验的信念和爱好。 (三)新教材中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这个试验中,运用石蕊小花和集气瓶,其实操作非常不便利,缘由有二。一是按学生的试验报告册上的支配,总共要收集三瓶二氧化碳,花费时间太多,所以应当把集气瓶改为试管;二是试验室自制的石蕊小花试验现象不明显,而且制花成本太高,最好改为蓝色石蕊试纸。假如我们不作这个改进,将会使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制备二氧化碳上而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其它试验,而且试验现象不够明显。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生来说,试验课中还是

5、要以仿照为主要教化方式。缘由有如下几点:(1)假如你没有把试验过程演示一次给学生看,许多学生就会不知如何下手。 ()假如你没有布置他们预习试验,而是要求学生自己边阅读试验报告册边做试验,你就会发觉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要做哪一个试验。他们甚至懒得问。我发觉一些学生收集了两瓶二氧化碳后,竟然不知道这两瓶气体是拿来做什么的。 (3)假如你没有在试验演示中让学生看到药品的用量,他们就会有的人用太多药品,有的人用太少药品。 (4)假如你不反复督促做好试验记录,他们就不会想到要做记录。初三化学教学反思2溶解度概念始终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于理解,且这个概念也是初中学连接不上的一个点,初中新课程中对溶解度

6、的计算不作要求,老师也讲得浅显,但到了中学,又有对溶解度的干脆计算,所以许多同学不能适应。因此,初中老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溶解度这个概念的实质。如“溶解度”概念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学问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肯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肯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意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行。 本节课以“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为中心目标,以活动与探究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进行了有特性、有创意的欢乐探究之旅。教学时引导学生

7、充分利用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中的素材,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活动供应了很多机会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我的舞台,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设置问题群、应用多媒体、分步突破难点,使环节紧扣、层层递进,师、生及教材编写者思维同步,形成共鸣,高潮迭起。 由于教学任务重支配的内容较多,结果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建议以后再讲本节时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只完成溶解度的定义,其次课时讲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本节课还有一个缺点:师生之间协作不是太好,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跟上老师的思路,回答问题事实而非。 今后上课时要多关注学生的表现,刚好对学生赐予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使他们跟上老师的思路,当然也要注意学生的不同观点,不

8、能只顾照着自己的思路走。初三化学教学反思3每一次考试都应当要学会反思自己考试的好与坏,这样才能更好地进步。 基本功,再扎实些 在此次期中考试中,化学老师发觉了这样一些“惋惜”的问题,详细表现在:1.化学用语混淆不清,运用不当,如氮原子与氮分子、钠离子与显+价钠元素 .概念不清,如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原子与元素3.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如用名称表示写成化学式,用化学式表示写成名称。 .化学方程式书写时不留意细微环节,如条件漏写、错写、忘写,不配平,气体或沉淀箭号标注有误。 5.化学专用名词写错别字。如量筒写成量桶、坩埚写成坩锅 审题,再到位些期中考试中,部分学生存在审题不到位、思维不够完善等问题,

9、详细表现在: .若试卷语言描述拗口,多次出现“不正确、不属于、可能、错误”等词语,同学们七绕八绕就头昏,易犯低级错误;.不定项选择题选项迟疑不决; 3.忽视试验细微环节,如我校期中试卷中有一小题“若供应了铁架台、玻璃棒,过滤操作缺少的玻璃仪器为?”绝大多数学生只填了漏斗,而忽视了烧杯的选择。初三化学教学反思4 氧原子构成。每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 每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 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反应须要的条件是通电。 分子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2分子氢气和1分子氧气。电解时产生的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二、通过分析比较五个化学反应中哪一个最相宜在潜艇里制氧气。 通

10、电 加热高锰酸钾2Kn4=KnO4+nO2+2 电解水H2O=H2O2在常温下使过氧化钠(N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N2O2+2C=22CO3+2 Mn 加热氧化汞2HgO=Hg+O2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2H22=H2O+O2 学生发表看法:学生1:选取电解水。潜艇是在大海里航行,水资源广泛,潜艇里又可以发电。学生:选取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物为固体和液体,简单分别。 学生3:选取在常温下使过氧化钠(a2O)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利用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循环再用,爱护环境。 没有学生选择加热高锰酸钾和加热氧化汞制取氧气。这也许学生已知其缘由。学生探

11、讨、分析,气氛热情,分析细致,有独特的见解,收到较好的效果。最终从条件、药品、环保等多角度进行比较,选出合理答案:最相宜在潜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常温下使过氧化钠(N2O)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优点:常温下能进行反应,且利用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作反应物。初三化学教学反思 一、合理支配教学内容 我们现行运用的教材总体说来是符合科学性以及适用性原则,无论内容,还是内容的编排依次都是科学的,但编委专家不行能把运用教材的每一个班、每一个学生都切实地加以考虑,这就要求运用教材的老师敏捷应用教材。依据所教班级学生特点,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须要备学生。内容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

12、受实力,科学合理支配教学内容。 科学合理支配教学内容,并不是对教材作大的调整。如前后相隔几节课对调是不科学的,这样会引起学生学习上的混乱,增加学生心理负担,也会给学生复习带来不便。当然,一节课需几课时完成,每课时内容安排,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每节课讲多少内容,讲到什么程度,可很据学生状况而定,不行强求一律。例如我们在讲授初中化学一、二单元的同时,可让学生每天适当记忆一些元素符号,以为后面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打下肯定的基础。 二、敏捷应用教学方法 科学地支配好教学内容,这就须要老师寻求更有效、更敏捷的方法将学问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驾驭较多的学问,实力提高的更快。例如对于不同的内容,

13、有的运用课件可能效果较好,但有的运用课件适得其反;对于化学演示试验,有的试验老师演示效果较好,但有的通过播放视频效果更好。三、教学细微环节无小事有了好的教法,但教学细微环节处理不当,必定会奢侈时间,影响课堂效率。所以必需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老师要引导学生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妥当处理教学细微环节,这就对我们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老师备课时,应考虑到教学的每一细微环节以及处理方法。课上一分钟,课下十日功。仔细备课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四、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老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见效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14、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子,对于提高课堂实效性是非常重要的。指导学生预习方法。预习不是看一遍书即可,老师可列出提纲让学生自学,发觉问题,带着问题听课。 指导学生听课方法。要让学生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动耳听清学问的来龙去脉;动脑加以分析、归纳,将学问加以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笔记以备复习。 指导复习方法。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这就要指导学生刚好复习,到后来可间隔肯定时间再复习,间隔时间随复习次数越来越长。只要让学生驾驭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学生也将受益终身。五、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人们常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

15、应回避,但个体差异是可以变更的,只要老师实行有效手段,差生是可以转变的。向0分钟要效率,我们就必需在转化差生上多下功夫,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特殊是在中考前的复习教学中分层教学更显重要。 六、擅长激发学习爱好 学生无爱好的课肯定不会有效率,老师在课堂上要擅长激发学习爱好。宠爱才是最好的老师,高效率地提高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效率,是我们每位老师终身所追求的目标。 七、刚好反思老师对于每一节课的得失都应刚好总结、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阅历+反思=成长”,这个公式表明白一个老师在发展过程中所经验的成长历程。老师进行教学反思是现今创新和有效教学的趋势。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老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教学贵在反思,反思贵在坚持。老师应当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和所感,有话言长,无话语短。以反思促教学,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收获。初三化学教学反思6 这个月进行了初三教学质量调查,我带的两个班都考的很差,平均分都不及格。说实话,打击很大,但从中也能发觉许多问题,在此做个反思。首先,两个班的高分都太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