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19整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527063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157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19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2022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19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2022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19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2022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19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2022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19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19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19整理(1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19整理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下午好。 按照这次培训班的安排,今天下午由我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组织部门常用公文的写作。我们知道党的组织工作是按照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以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全部实践活动,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部门是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重要职责,是各级党委在党的组织工作方面的助手和参谋。 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管人才的人才”。组工干部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能力的强弱,不仅直接影响组织工作的成效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影响组织部门在群众中的形象和

2、威信。 提高组工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组织部门一个永恒的主题。 组工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包含诸多方面,其中,文字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组工干部提高文字能力,就是要提高拟写机关公文的能力。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办发199614号),是党的机关公文处理的规范性文件。 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公文处理上必须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操作。 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在组织部门从事文字工作的实践,在参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讲四个方面的问题,大约需要3个小时。 这四个问题分别为: 公文拟写和文字工作的重要性;组织部门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要领; 组织部门公

3、文写作应总体把握的几个问题;组工干部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公文拟写和文字工作的重要性 公文,是指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公共事务时所使用的一种书面文件或文字材料。是上传下达、来往于各个公共部门之间的书面文件,代表着一个机关、单位的整体素质,体现着一个机关、单位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 公文拟写是机关发文处理的第一个环节,在全部文书处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件起草的好坏,对于保证文件的质量和发挥文件的效应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文件的拟写比较起收发、登记、打印、催办等文书处理环节来说,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一些重要文件

4、的拟写,更是一种艰苦细致、劳心费神的脑力劳动。 特别是组织部门所发的政策性文件和各种会议上的领导讲话,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所产生的政治影响和社会效果比较深远,最能体现发文机关和讲话者的理论水平、领导艺术、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 因此,拟写公文既是一项思想性、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是保证文件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对每位公文拟写者综合素质的检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每一位组工干部的文字能力。 当前,文字工作已经成为机关干部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不是职业,就像开车原来是职业现在是技能,操作电脑也正从职业变为技能一样。文字工作是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能力是每一个机关干部必备的能力和基本功。文字工作的

5、重要性从组织部门这个角度看,至少有三个方面: 第一,文字是指导工作的主要方式。组织部门指导工作,大量地要依靠文件或领导讲话,而无论是文件,还是领导讲话,主要都是通过书面文字形式表达和体现的。从实践经验看,乡镇以下指导工作很少需要文字,主要是面对面指导、安排、布置的机会很多,口头上讲一讲就等于工作部署了。从村和社区到乡镇街道,再从乡镇街道到县(市)区,从县(市)区再到市里,越往上、行政级别越高,上级面对面指导下级工作的机会就越少。比如我们全市有近千个村,近百个乡镇街道,100多个市直单位,10个县(市)区,无论是从空间上,还是时间上,你都不可能当面去部署、安排、指导。因此,作为上层机关,指导工作

6、的主要手段是文字,用文字指导工作可以突破很多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由此可见,提高文字水平与提高组织部门指导工作水平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对组工干部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文字是请示、汇报工作的重要手段。就市委组织部而言,对下是领导机关,对上是市委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对省委组织部又是下级机关。我们向市委、省委组织部请示汇报工作,经常性的、大量的是通过文字形式进行的。即便有些工作当面请示、汇报,也需要准备文字材料。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哪个科室不需要请示汇报工作、不需要文字工作,只是文字量有多有少,文字工作的难度有大有小。 第三,文字是交流信息的有效载体。组织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部内科室与科室之

7、间,大量信息交流、情况沟通、意见反馈等等,都是通过文字形式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字是工作协调的媒介,文字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信息交流的效率和效果。 文字工作是指导工作的主要方式,是请示汇报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机关部门之间交流、协调工作的信息载体。文字水平高低反映机关工作水平高低,文字工作质量影响机关工作质量,文字工作效率关系机关工作效率,文风体现机关工作作风。因此,文字工作对于组织部机关工作来说十分重要,对组工干部来说,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这就要求各级组织部门领导必须十分重视文字工作,重视文件的拟写工作,并要求组工干部都能十分熟练地掌握文件的拟写要领和写作方法,不断提高文字能力和

8、工作效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搞好公文写作。 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2)-关于领导讲话稿的写作 下面讲第二个问题:组织部门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要领 中办发199614号文件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公文包括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等十四种。这十四种公文是法定公文。 除上述十四种法定公文外,作为组织部门在工作中,还经常使用诸如领导讲话稿、调查报告、汇报材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经验介绍、信息简报、会议记录等非法定公文。这些非法定公文与法定公文同等重要。 今天,我重点就组织部门平时常用的领导讲话稿、汇报材料、工作

9、计划、工作总结、调查报告、经验介绍、信息简报等七种公文的写作要领讲解一下。 (一)关于领导讲话稿的写作 在日常工作中,领导讲话稿的使用频率很高,使用的范围很广,发挥的作用也很大。我们每次阅读一篇优秀的领导讲话稿,都会从中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声音,感受到时代的号角、历史的脉搏和人民的心声。从一些卓越领导者的讲话中,都不难看出其中蕴涵的不同凡响的力量。如毛主席的讲话生动诙谐、气势磅礴;邓小平的讲话绵里藏针、简洁明快;朱镕基的讲话机智幽默、谈笑风生;胡锦涛的讲话思维缜密、情理交融;温家宝的讲话温文尔雅、坦诚真挚。他们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讲话中都充分表现出了个人的魅力,使我们从这些领袖人物的讲话中体味出他

10、们渊博的知识,高超的领导艺术,从而去追求睿智的人生,去呼唤奋斗的激情。同时,领导讲话稿的写作对于完善领导者自身形象,体现其工作成效也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一名政治上成熟的领导者,都很注重讲话稿的写作。 讲话稿的结构,一般由标题、时间、称谓、正文几部分组成。正文又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1、领导讲话稿的标题。标题是入眼的第一印象,要给予高度重视。领导讲话稿的标题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单标题。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如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也可以省略讲话人姓名,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另一种是双标题。写法

11、是。将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概括为一句话或两三句话作主标题,再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副标题,或由会议名称和文种组成副标题,然后将讲话人姓名再另起一行。 至于哪些讲话用单标题,哪些讲话用双标题,没有明确的规定,主要是看起草讲话稿人的爱好和讲话领导的习惯。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会议有两位领导讲话,重要领导的讲话用单标题,次要领导讲话用双标题。 在拟写双标题的主标题时,或揭示讲话主旨,或明确讲话的主要内容,或提示受众注意,或引发读者兴趣,总之,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拟写标题的基本要求8个字。准确、规范、醒目、精练。 所谓准确,就是在确定标题时要抓住讲话稿的内容和要点,准确地加以提炼,使题文相

12、符,概括精要。 所谓规范,就是要合乎格式要求,根据不同类型的讲话确立不同类型的标题。所谓醒目,就是不抽象模糊,力求特色鲜明,感染力强。 所谓精练,就是标题语言应凝练概括,言简意赅,使人读其题而明其文、知其意。 2、领导讲话稿的称谓。称谓是指对受众的称呼,写在正文之前的顶格位置上,根据参加会议、活动和各种仪式的受众不同来确定,分别使用“同志们”(党的会议常用)、“各位代表”(代表大会常用)、“各位专家学者”(学术会议常用)、“女士们,先生们”(国际性会议常用)等。 总的要求是,称呼要适宜得当,不卑不亢。 3、领导讲话稿的正文。正文一般由开篇(引言)、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1)开篇。这部分虽

13、然内容不多,表达比较简洁,但在文中处于特殊地位,具有引领全文,确定基调的作用。常见的开篇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开门见山式。即用简明扼要的一句或几句话点明讲话的主题,不绕圈子。一般比较严肃的工作会议或部署性、指导性会议常用这种形式。 二是综合概括式。用精练的语言将讲话的主要内容或基本精神进行高度浓缩,概要精当的表述出来。一些比较重要的部署性会议、指导性会议或交流性会议常采用这种形式。 三是提示说明式。在开头先把要讲的主要问题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一下,说明讲话的缘由和要点,以引起受众的注意,这种方式多在专题性会议、座谈讨论会议中出现。 四是阐发意义式。一般适宜于一些重要的部署性、总结性、交流性和

14、礼仪性会议。就是在讲话的开头既概括会议召开的背景,又全面阐明会议召开的意义。 五是开启作结式。先将讲话全文的主旨或结论置以开篇,然后在正文的主体中用事实和依据分别予以分析和说明。一般礼仪性讲话和总结性讲话常采用这种开头形式。 六是自然入题式。开头先说几句“题外话”,将听众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过来后顺势进入正题,这种开篇方式比较适宜于座谈、研讨会议。 七是礼貌祝福式。就是在各种不同的礼仪场合,如表彰庆功会、欢迎欢送会、节日庆典 会上对讲话受众或表示祝贺,或表示欢迎,或表示诚挚的慰问,起到宣传教育、鼓舞人心的作用。 (2)主体的结构安排。这是讲话稿的核心部分,应写得充实具体,条理井然。鉴于领导讲话

15、稿特殊的实用功能,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形成了基本固定的结构形式,一般包括横向式、纵向式、总分式和纵横结合式4种结构形式。 第一,横向式结构,也称并列式结构。即在讲话稿的开篇,以寥寥数语阐明讲话的背景、目的、意义后,直接展开各部分的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在逻辑上呈横式关系。部署性会、指导性会、总结性或表彰性会议常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第二,纵向式结构,也称递进式结构。是指讲话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和人们的思维习惯,将其结构安排得循序渐进,层递有序,在叙述论理的过程中,不断使讲话主旨得以确立和深化。部署性、指导性、座谈会议以及领导干部就职、述职讲话常采用这种形式。 第三,总分式结构,具体可分为两种形态,即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以前者居多。先总后分一般在开头部分对讲话全文进行总的概括,明确讲话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或总体评价,然后以此为中心分别进行阐述和说明。总结式讲话、经验交流式讲话常采用这种形式。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即先进行分述铺垫,最后进行总结。这种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