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精选课程学习计划3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5265411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精选课程学习计划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年精选课程学习计划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年精选课程学习计划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年精选课程学习计划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年精选课程学习计划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精选课程学习计划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精选课程学习计划3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 年精选课程学习计划 3 篇课程学习计划篇 1一、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使自己对新的课程标准能有所理解,对新的课程结构有新的认识并明白新的课程结构的含义。知道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通过教师的互相学习、交流,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对新教材内容、教法不仅做到心中有数,对新教材的评价体系也要有新的认识,明确自己在新教改形势下的地位。通过努力的学习,让新的理念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素质教育, 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二、学习内容1、认真学习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景透视、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学习方式、 课程评价、教师角色转换等相关内容。2、重点学习心理

2、健康健康观的革命、心理卫生实现心理健康的必由之路、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新乐章、教师的社会角色与心理素质、教师的压力与挫折、教师的合理认知与心理健康、教师的情感与心理健康、教师的性格与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观与心理卫生、教师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与 业务素养、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等重要内容。3、主要学习课程文件的转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课程目标:致力于全面提高数 学素养、数学新教材:从“多本化”走向多样化、学习新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新评价:注重多元、质性、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教学新课题: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创生、课程新

3、发展:拓展数学课程的新领域、与新课程同行: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专业化建设等主要内 容。三、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自己自学。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把理论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每天抽出时间 认真研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合作交流:在学习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和同事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和坐班时间在一起进行研究和讨论,共同学习,共同提 高。3、撰写教学反思:通过反省、思考、探索,来解决教育教 学过程中的问题。四、预期成果在一系列的学习中弄清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对新课程标准有新的认识,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有进一步的认识,对教师的健康心理形成自己的看法,对新课程的目的、理念有清楚的认 识。

4、课程学习计划篇 2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为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较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更要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提高自身能力,更要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及相关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使自己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抓出工作成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身为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按照本阶段教师新课程岗位培训及新一轮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相关内容、要求标准和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人自身的实特拟定本阶段 的学习计划。一、学习内容除了校本研修面对面、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新时期师德修养、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新课程学科及其它培训等必修的课程外,自己还要挤出时间来学习,比如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师

5、教学究竟靠什么、课程的反思与重建、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心理健康素质与教师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综合业务水平。 二、学习形式及措施(1)以自学为主,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2)认真完成作业,作好学习笔记。(3)参加年级组学习。课标解读、教材研讨、观摩示范课。(4)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和互联个人自主选择式学习, 参与友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的讨论与学习。(5)勇于实践,勇于开拓创新。三、个人达标计划(1)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作为一名教师,都必须有丰富的 文化底蕴,在工作中才能得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2)做一名快乐、轻松、幽默具有亲和力

6、的受学生欢迎的 老师。(3)学会做一名“善于反思、勤于积累”的老师。(4)积极主动参加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其应用能力。(5)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认真做好读书笔记。(6)积极参与各项课题研究,认真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或讲 座学习活动,认真写好学习心得体会。(7)紧密与教师团结协作,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做好领导和教师之间的桥梁角色,促进学校与教师关系的良好状态。(8)深入了解学生的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是自己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9)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遵循“以人 为本”的管理原则,增强自己的管理能力。课程学习计划篇 3新的学期又开始了,经过了一年级两个学期的教育教学,无论从教

7、材还是对学生的把握,我自认为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在新学期开始之际,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的课程发展计划如下,本计划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教材分析,二是学情分析,三是教学目标和要求,四是教学具体措施,五是教学 进度安排。一、教材分析1、内容及编排本教材从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专题;多彩的秋天;学校生活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组课文包括导语、识字、4-5 篇课文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 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2、教材特点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8、每一组教材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展示 台等内容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安排。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识字课的内容围绕本组的专题,而且形式多样。有的描写秋天美丽景色、反映学校生活和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词语,有的表达爱国之情的三字经,有讲思想方法、给人启迪的成语,有提倡团结合作的,有教学生怎 样做人的对联,还有反映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拍手歌。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本册教科书与九年义务教育同册教材相比,大幅度地更新了课文,更新率达 50。课文体裁多样。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故事、科普_以及日记等应有尽有,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

9、性。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 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亲和力。编写角度由服务于教师的教转向服务于学生的学。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发现、探究。“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给学生提供 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本册教材规定了识字量认识 450 个,但同时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认字,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认字,超过规定的识字量。在识字方面,每课要求认识的字体现基本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 可以多认。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 48 人,其中男同学 22 人,女同学 26 人。大部分同学有责任心,在学习过程中能努力

10、向上,认真完成作业。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和阅读能力,但也有一些学生识字能力欠佳,有待加强,有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有待改进。班里国彤彤、国泽龙、杭玉洁、国雪曼、田佩琪、何永帅 等同学学习认真,成绩优良,国彤彤等朗读较好。三、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2、认识 450 个字,会写 350 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 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

11、用部首查字法,培养独立识字 的能力。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断。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 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 法。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 和叹号。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 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9、对写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12、四、教学措施这册教科书是以专题形式编排的,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各项训练也都围绕专题设计的,所以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我们领会“语文首先是一种文化”这种编排理念,要在通读全册的基础上,一组一组地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每组教材围绕哪个专题,有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习惯,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在体现自主、合作学习上有哪些措施,什么时候布置学生进行哪些学习准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充满活力。1、采用多种形式的见面活动,增加学生与生字的接触机会, 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2、在写字教学中力求做到指导要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应把培养兴趣与提高书写有机地结合起来。3、树立大语文观,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培养学 生良好的阅读习惯。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 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