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5256354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潮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 )。再近些,只见( ),形成一堵(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起来。1、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A、 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2、这段话从( )、( )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3、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 )、( )

2、和( )。4.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答: 鸟的天堂起初周围是( )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边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 )小的( )花的( )黑的(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 )有的飞起来( )有的在扑翅膀( )1、给画 的句子加标点。2、选出该段中的一对反义词( )-( )3、这是作者第( )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 )。4、这段话中描写鸟的形态的词有( )、( ),描写鸟的颜色的词有( )、( ),描写鸟的动作的词有( )、( )、( )。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句写出了鸟的各

3、种( ),让我们感受到了鸟的天堂里鸟的生活的( ),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 )和( )之情。5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知道了鸟的( )多、( )多,还能感受到它们在这里生活得( )。6这段话是 ( )态描写。古诗两首1.默写题西林壁、游山西村。2.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 )时题在( )墙壁上的一首诗。诗人分别从( )、( )、( )、( )、( )、( )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苏轼字( ),( )朝人,号(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3.题西林壁中“题”的解释: 4.山穷水复疑无路中的“疑”的解释: 5.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 ,这是第( )句和第( )句诗所表达的含义,这句话让人想起一句俗语

4、6.游山西村的作者是( )代的( ),诗人以( )字贯穿全诗,诗中( )字写出了农家款待客人用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表现农家 ,诗句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7.昨天晚上,小红在做数学题是,尽管不断思考,还是找不到正确的思路,爸爸走过来,给她做了指点,她很快解出了这道难题。这真是 爬山虎的脚(一)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 )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 ),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哪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 ),好看得很。

5、1.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2.根据选文写出“嫩”的意思嫩红: 嫩叶: 3.爬山虎的叶子有哪些特点?答: 4、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答: (二)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1.横线上填写的都是 词。2.最后一句运用了 修辞方法。3.爬山虎的脚上的细丝触着墙后先是( )的,后变为( )的了。蟋蟀的住宅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

6、倾斜地铺开。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他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这外面,触须轻微的摆动。不大一会儿,他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1、“它用前足扒土”的“扒”字的读音和字义分别是( )和( )。2、找出第一段中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动作的词:( )、( )、( )、( )、( )。3、“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答: 4、蟋蟀的住宅内部特点是 ,外部特点是 。 5、蟋蟀的出名是因为它的( )和( )。6、选择恰当的关联词A:蟋蟀的出名( )由于它的唱歌,( )由于它的住宅。B:( )它的工具是那么简单,

7、( )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C:蟋蟀( )自己一点一点挖掘,( )肯随遇而安。4、修辞:A:在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B: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C: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D: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巨人的花园“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的,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了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它不仅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

8、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1.解释词语。叱责: 任性: 2、巨人看着小男孩的眼神,为什么心里火辣辣的?他从小男孩的眼里读懂了什么?答: 3.本文是一篇( )。作者是( )国作家( )。本文显著特点是运用( )的写法展开故事情节,从中揭示了 的道理。去年的树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他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1.文中的两个“看”字,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第一次“看”,是 , 它仿佛在说: 第二个“看”是 ,仿佛在说: 2.你从这两个“看”字中读出了什么?答: 3.我还知道表示“看”的字有 。4.去年的树作者是(

9、)国作家( )。这篇童话通过( )展开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全文共有 对话。第一次是( )与( )的对话;第二次是( )与( )的对话;第三次是( )与( )的对话;第四次是( )与( )的对话。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赞美了 。5.读了这段话,你想对小鸟说什么?答: 鹅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1.用“”画出本段的中心句2.作者在这段中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3.这段话从( )写了鹅( )的特点。4.这段话中将鹅的步态与( )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鹅的( )。作者还用( )来比喻鹅的( ),不仅形象生动写出了鹅( ),更显示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5.作者在课文中重点表现白鹅的性格特点是( ),主要采取了( 、 )等修辞方法。“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 )、( )和( )中”,这句话是文章的( ),起( )的作用;又是( )句,起( )的作用。猫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与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