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薄弱初中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254215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薄弱初中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薄弱初中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薄弱初中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薄弱初中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薄弱初中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薄弱初中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薄弱初中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薄弱初中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南通市小海初级中学课题组 执笔:季春华 一、课题提出1课改背景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基础教育加快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步伐。国家教育部自2001年6月8日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各学科相继出台了理念全新的课程标准。2002年在初中阶段(九年义务教育七、八、九年级)第一轮实验已经结束并全面推开。2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广大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用旧方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新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教学方式的矛盾,影响了课程改革的逐步有效的推进。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效率比较低下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老的问题没有解决,又积累了一些新的问题,如部分学生课堂实用时间少,课堂教学密度小、效果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迁移能力差等。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初步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主体性缺失:以教师主体作用压抑学生自主发展,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整体缺失;学生主体间交往活动缺失。 创造性缺失: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僵死、教条的课堂教学严重抑制了学生的

3、创造性。 情感性缺失: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况,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激情,目标不明确,不珍惜时间也不会有效支配时间。如果不及时有效的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将会严重限制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因此,进行中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课题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为了了解“农村薄弱初中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箸、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中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这些

4、研究呈现以下特点:有效性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性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性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性教学倡导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有效性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有效性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解决具体问题的行为方式。有效性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教学,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

5、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4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联系:1都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中不利于学生充分发展、低效的教学方式的摒弃,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2都是借助于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并试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论证上升为教学理论。区别:1研究的背景不同:本课题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对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组织实施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2研究重点不同:其他研究大多侧重理论方面,而本课题主要是实践研究,重在实践如何提高课程教学效率。试图借助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

6、,实践新课标理念,寻找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同时丰富教育教学的价值性理论。3研究对象、范围不同:由于历史原因,小海初中生源不断减少,且生源质量下降,不少学生基础差,不会学习也不愿学习。但是像我校这样的学生毕竟在整个中学生队伍中为数不少,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所以,研究提高小海初中这类学校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件有着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事。 二、概念界定农村薄弱初中:定位于农村初中,薄弱主要指硬件设施不到位和生源质量较差,这里主要指后者。有效教学: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着重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

7、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有效课堂教学:指教学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使学生充分发展,具有适合学生进步的教学操作范式和较为全面的教学策略。分为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纬度。(一)基础性:包括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是否注重个别差异;教师的表述是否清晰,包括言语概念式表述、案例领悟式表述和图式结构式表述;是否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二)发展性:是否能灵活运

8、用、选择和编制教学计划;是否运用启发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如开放性提问,适当的幽默,鼓励冒险精神等);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老师能否尊重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否容许学生个体专长的课外开放;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意义 目标如何提高小海初中的课堂教学效率,即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引导教师转变观念,从教学方式的变革入手,转变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行为,关注交往与沟通,构建高效的课堂;以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动研究为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构建富有特色的小海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操作策略。

9、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关心”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学生,“疏导”学生,“信任”学生。“感化”学生。2、教学中:以快乐、成功教学为主,以低起点,多角度,全面发展每一位学生。从兴趣着手,突出“精讲多练”,哪些精讲,怎样练习效果好;突出“学生活动”,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听、说、读、写、议、算、答;突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之有效地获取知识。3、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注重课堂教学行为:体现“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激励”,将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体现“参与”,发挥主体作用;体现“表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表现的良好心理素质;体现“创造”,教师敢于在教

10、学方法、手段及艺术形式上进行创新;体现“成功”,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见解,给学生成功的体验。4、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占领;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环境,让他们自己去感受;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主要内容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以下四个部分:(1)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目标研究。(2)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范式及操作策略研究。(3)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估的研究。(4)课堂有效教学的课例、案例分析等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研究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解决怎样做的问

11、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因此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而如何界定和评估一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学生的学习是否是有效的学习则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意义: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1、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出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倡导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2、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关注交往与沟通。教学的一个中心任务是产生新知识、新技能以及概念性框架。师生之间的交往被看作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间良好的交往。教学不再被看成是由教师决定而是取决于双方。3、以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动研究为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

12、的整体提高,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与反思精神,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4、努力构建平等、互动、高效的课堂教学,通过操作层面的研究,反思传统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来说,参与课题研究可以有力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高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措施。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推进我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虽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但由于与南通市小海中学较近,仅一路之隔,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在小升初的招生上,政策一直向小海中学倾斜,每年小海镇小学毕业生的前二百名直接进小海中学。余下的学生中,很多家庭条件尚可的

13、,分数较高的会选择择校或转学,余下的每年百人左右进我们学校(小海镇每年小学毕业生在500人左右)。这些学生在小学大多为差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差,纪律差。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收入较差,有5%为低保护。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家庭构成复杂,有20%以上为单亲或重组家庭。加上是择优录取后再到我校的,这给一些学生心理上带来了些不良影响,开学初期表现有明显的学习障碍,觉得:总是低人一等;自己是学不好了等的不良心理。表现为:厌学、逃学甚至辍学,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甚至扰乱课堂等。教师对此也无可奈何,感觉到自己有劲没处使。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长期以来我们立足课堂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立足课堂,

14、从学生的现状出发进行实践、研究,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赢目的。 四、理论支撑: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潜力。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是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现代哲学思潮。到19世纪,实证主义诞生、科学主义取得了理论形态。几乎与之同时,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也诞生了。人本主义讲人,讲的是个体的人,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人。人本主义理论十分注意人的个性、重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它与新课改“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相统一。3建构主义理论: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