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蓝鲸》教案》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505250356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蓝鲸》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蓝鲸》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蓝鲸》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语文《《蓝鲸》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_小学一年级语文蓝鲸教案作 者:_审 核:_日 期:_年_月_日小学一年级语文蓝鲸教案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改革要有现代意识,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而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给我们转变教学模式带来了契机,计算机网络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悄悄地改变着传统的语文学习。通过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和手段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使计算机与学科课程整合,能把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保持协调一致,产生聚集效应,从而深化学科教学,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性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丰富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为知识

2、经济时代培养适应科技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在蓝鲸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制作了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把局域网引进课堂,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究,充分体现了教师轻轻松松地教,学生快快乐乐地学这一教学理论,通过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渲染环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课前,准备好音乐、画面同步的大海图,(附加教室的环境布置),教学时,我首先以“同学们,走进教室你们想说什么”一问让学生进入情境。逼真的画面、丰富的资料、优美的音乐使学生们兴味大增,不时倾吐着自己的真情。这样的教学氛围,不仅有利于实现学

3、生自主化学习,而且能够激发个人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当老师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鲸的知识和交流海象知道蓝鲸的其他知识的时候,学生无拘无束,充分交流或发表收集到的信息或自己的见解。 二、利用网络激发读书兴趣 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这一优势,一改传统的初读方式,让学生带上耳机自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可通过网络请求其他同学的帮助。这样,既避免了其他同学读书带来的不必要的干扰,又充分地利用了网络环境下特有的生生互动方式,激发了学生初读的兴趣高了初读的效果。 三、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延伸学习 课文中对于蓝鲸的大是从它的体长、体重、嘴巴、鲸须等几个方面,并运用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说

4、明方法进行说明的,而这些知识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其中的说明方法却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因此从学生主体出发,教师课前收集了有关蓝鲸的其他知识,并制作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网页,在教完这一段时,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有关蓝鲸大的其他知识,并想想网上的资料是通过什么说明方法让你感受到蓝鲸的大的,学生通过查阅,激发起极大的兴趣,对蓝鲸的大有了更深的体会,学到的说明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为运用说明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再用网络进行拓展学习 在课文学习结束进行“介绍熟悉事物的特征这一练笔时,由于练笔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的难度,因而课前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制作成网页,并带领学生熟悉这

5、些事物,练笔时,让学生在网上搜索,查找自己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以唤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事物了解和回忆,结果学生很快找到了相关网页,获取到丰富的资源信息。学生们兴致高涨,不断地交流着自己的搜寻结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一种事物,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小组认真选择自己喜爱的写作对象开始练笔,由于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不少小组学生的习作写得相当详细生动。教师因势利导,当堂交流学生的作品,让全班同学共同学习。 从蓝鲸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语文教学利用校园网和局域网所提供的多媒体环境,以创造性思维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能力提高为目标,再加上教师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对学科知识的宏观把握指导学生将零星的知识点串接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达到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新境界。第 4 页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