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理论教学大纲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24987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分析》理论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路分析》理论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路分析》理论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路分析》理论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路分析》理论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分析》理论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分析》理论教学大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1001222202 课程模块:学科专业基础课 修读方式:必修 开课学期:2 课程学分:4.5 课程总学时:80 理论学时:80 实践学时:0一、课程性质、内容与目标电路分析课程为电气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是所有“强电专业”和“弱电专业”的必修课。它既是电气与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中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电气与电子信息类所有专业的后续技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在整个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电路分析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进行实验的初步技

2、能,并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电路是电专业学生进校以来遇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此之前,学生们主要接触的是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及大学物理等,这些都是电路课程的先行课程。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EDA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高频电子线路等专业课程则是该课程的后续课程。电路分析课程是电气信息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电路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学习电路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学时分配章次内 容总学时课堂学时实践学时一电路模型和

3、电路定律1376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55三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77四电路定理1376五含有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22六储能元件22七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18153八相量法743九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13103十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66十一电路的频率响应33十二三相电路853十三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自学十四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55十五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自学十六二端口网络22十七非线性电路自学十八均匀传输线自学总学时数1048024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主要内容:第一节 电路和电路模型 第二节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第三节 电功率和能量 第四节 电路元件 第五节 电阻元件第六节 独

4、立电压源和电流源 第七节 受控源 第八节 基尔霍夫定律基本要求:了解电路模型、电路元件的概念,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熟悉电阻、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等电路元件;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性质与应用。掌握元件、电路吸收或发出功率的表达式和计算;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主要内容:1.电路的等效变换 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3.电阻Y形联结和形联结的等效变换4.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5.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6.输入电阻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等效的概念,串、并联电阻电路的计算,有伴电源的等效变换、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等效变换。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主要内容:1.电路的图 2.KCL和

5、KVL的独立方程数3.支路电流法 4.网孔电流法 5.回路电流法 6.结点电压法基本要求:了解电路的图概念,熟悉KCL和KVL的独立方程的个数,掌握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分析电路。第四章 电路定理主要内容:1.叠加定理 2.替代定理3.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基本要求:了解替代定理,熟悉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掌握各电路定理的应用。第五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主要内容: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2.比例电路的分析3.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基本要求: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比例电路的分析,熟悉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第六章储能元件主

6、要内容:1.电容元件 2.电感元件 3.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与并联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电容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第七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主要内容:1.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2.一阶电路的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3.二阶电路的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4.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阶跃响应5.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冲激响应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一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初始状态与初始条件。时间常数,自由分量与强制分量。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与全响应,阶跃函数与阶跃响应,冲激函数与冲激响应。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二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

7、。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振荡与非振荡解。第八章相量法主要内容:1.复数 2.正弦量 3.相量法的基础 4.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基本要求:了解正弦时间函数的相量表示,掌握电路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和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主要内容:1.阻抗和导纳 2.电路的相量图3.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4.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5.复功率 6.最大功率传输基本要求:了解阻抗、导纳及其等效互换,掌握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相量图,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熟悉正弦电流电路的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与复功率,功率因数,最大功率的传输。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主要内容:1.互感 2. 含有耦

8、合电感电路的计算3.变压器的原理 4.理想变压器基本要求:掌握含有互感的电路的计算及其理想变压器的性能。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主要内容:1.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2. RLC并联谐振电路基本要求:掌握串、并联谐振特点。第十二章三相电路主要内容:1.三相电路 2.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3.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基本要求:掌握三相电路的联接方式,对称三相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第十三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自学)主要内容:1. 非正弦周期信号 2. 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3.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4.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基本要求: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及其

9、频谱和电路应用。第十四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主要内容: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2. 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3.运算电路 4.应用拉普拉斯变换灶分析线性电路基本要求:了解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熟悉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及运算电路,掌握应用拉普拉斯变换灶分析线性电路。 第十五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自学)主要内容:1.割集 2.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4.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5.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基本要求:了解割集 、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概念,熟悉回路电流方程、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主要内容:1.二端口网络2. 二端口的方

10、程和参数3. 二端口的等效电路4. 二端口的转移函数和连接5.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基本要求:了解二端口网络、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概念,掌握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等效电路、转移函数和连接。第十七章 非线性电路(自学)主要内容:1. 非线性电阻、电容和电感2. 非线性电路的方程3.小信号分析法4.分段线性化方法基本要求:了解非线性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熟悉非线性电路的方程第十八章 均匀传输线(自学)主要内容:1.分布参数电路2. 均匀传输线方程及其正弦稳态解3. 均匀传输线的原参数和副参数4.无损耗传输线及其方程的通解和波过程基本要求:了解分布参数电路、均匀传输线方程及其正弦稳态解、均匀传输线的原参

11、数和副参数、无损耗传输线及其方程的通解和波过程。三、实践教学安排及基本要求1.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实践教学 内容和形式:线性和非线性电阻器、二极管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基本要求:加深对线性电阻元件,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理解,验证欧姆定律。掌握线性电阻元件,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技能。2.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践教学 内容和形式:用DGJ-03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基本要求:通过实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参考方向概念的理解。掌握直流毫安表的使用方法和万用表测量电压的方法。3. 叠加原理的验证实践教学 内容和形式:用DGJ-03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

12、叠加原理”线路。基本要求:通过实验验证叠加原理。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平台上的直流稳压电源。4.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实践教学 内容和形式: 用DGJ-03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基本要求:通过实验验证戴维宁定理,加深对等效电路概念的理解。掌握补偿法测量开路电压的方法。5. 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实践教学 内容和形式:测定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观察一阶电路的过渡过程,研究元件参数改变时对过渡过程的影响。基本要求:学习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进一步学会脉冲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6. 、元件阻抗特性的测定实践教学 内容和形式:通过实验 验证电阻、

13、感抗、容抗与频率的关系,测定Rf、XLf及Xc f特性曲线。基本要求:加深理解R、L、C元件端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关系。7.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实践教学 内容和形式: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RLC元件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基本特性的认识;研究RLC元件并联电路中总电流和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基本要求:掌握日光灯线路的接线,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掌握信号发生器和交流毫伏表的使用方法。8.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实践教学 内容和形式:通过实验掌握三相负载作星形联接、三角形联接的方法, 验证这两种接法下线、相电压及线、相电流之间的关系。基本要求:掌握三相负载作星形联接、三角形联接

14、的方法,充分理解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四、作业布置情况每一次课有课堂练习,每一章结束有课外作业(老师需批改),课外作业分两类:必做题(难度适中),选做题(偏难)。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为考试科目总成绩=期末闭卷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考勤、作业15)实验操作(15)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电路、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5版)七、其他说明带内容没列出来。执笔人:陶秋香 教研室审核: 二级学院审批:电路教学大纲学时:68 学分:4一、课程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电路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学习电路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电路课程既是电气与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中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电气与电子信息类所有专业的后续技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在整个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电路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