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卫生学复习重点(完整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524897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卫生学复习重点(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放射卫生学复习重点(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放射卫生学复习重点(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放射卫生学复习重点(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放射卫生学复习重点(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卫生学复习重点(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卫生学复习重点(完整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天然本底照射的类型,各种类型的放射性核素(天然、人工、宇生、原生、 氡,食入,吸入等)、陆地内外照射致成人年有效剂量, 人类活动增加的辐射、 被确定为职业照射的人类活动增加的辐射是什么 ?答:( 1)天然本底照射的类型:宇宙射线(初级宇宙射线、次级宇宙射线),陆地辐射、增加了的天然照射。(2)各种类型的放射性核素致成人年有效剂量:1)天然本底照射 2.4 mSv 宇宙射线年有效剂量 0.38 mSv ;宇生放射性核素 0.01 mSv ( 3H是0.01 Qv, 7Be 是 0.03 pSv , 14C 是 12 Sv, 22Na 是 0.15 Sv )。 陆地辐射 (原生放射性核素 40

2、K 238U 232 Th ):外照射 0.46 mSv ,内照射(除氡)0.23 mSv。氡 222 Rn :吸入:1.2 mSv (室内 1.0 mSv,室夕卜 0.095 mSv ), 食入: 0.005 mSv ; 220Rn 吸入: 0.07 mSv 。2 )人工辐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医疗照射 0.4 mSv ,大气层核试验 0.005 mSv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0.002mSv,核能生产 0.0002 mSv。人工辐射源对职业人员产生的照射年有效剂量0.6 mSv 。( 3)人类活动增加的辐射:磷酸盐加工、金属矿石加工、铀矿开采、锆砂、钛色素生产、 化石燃料、石油和天然气提取、

3、建材、钍化合物、废金属工业。( 4)被确定为职业照射的人类活动增加的辐射是:机组人员所受的宇宙辐射。2、新建房屋和已建房屋,氡及其短寿命字体的浓度限值是多少?答:新建住房年平均值W 100Bq/立方米,已建住房年平均值W 200Bq/立方米。3、理解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答:(1 )天然辐射源:自然界存在的能释放出放射线的物质。包括宇宙射线、 陆地辐射。( 2 )人工辐射源:人工生产的能释放电离辐射的装置或经加工提炼的天然辐射源。包 括核技术的军事应用、核技术的和平利用(核能、放射性核素的生产和应用、医用 辐照、核事故) 。4、理解地球辐射带、地磁纬度效应 答:(1)地球辐射带:被地球磁场捕俘的宇

4、宙辐射中质子和电子流等带电粒子流所形成的 区域。(2 )地磁纬度效应:在赤道有最小的辐射强度和剂量率,而接近地磁两极处则最大。5、何为宇生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答:(1 )宇生放射性核素: 宇宙射线与大气层粒子相互作用产生的放射性核素,有 3H、7Be、14C、 22 Na 等。(2 )原生放射性核素:自地球形成以来就存在于地壳中的放射性核素,有40K、238U、232 Th 等。6、理解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 答:(1)确定性效应:当受照剂量超过某一特定效应的域剂量以后,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 将随受照剂量的增加而加重。 其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随受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剂量 与效应的关系呈S型

5、,存在域剂量,表现主要是:皮肤的损害(非恶性损伤但有损 美容),眼晶体白内障,再生障碍性贫血,不育。( 2)随机性效应:发生癌症的概率(不是严重程度)随着受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这种 效应称为随机性效应,意思是“随机性质的,或统计性质的效应” ,如果是具有向后代 传递信息的细胞受到辐射危害,那么辐射危害效应将表现在受照人员的后代身上,这种效应可能有许多不同种类,严重程度也不同,这种随机性效应称为遗传效应。表现 主要是:致癌、致畸(除此之外均为确定性效应)。7、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的含义答:(实践的照射类型包括: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公众照射)职业照射:放射性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受到的照射,它不包括天然本

6、底照射。公众照射:与人工辐射无关人员受到的照射,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8、现行的辐射防护标准是什么,具有什么职能?何时颁布,何时实施?具体职 业人员、公众、慰问者的剂量限值?答:( 1 )现行的辐射防护标准:国际电离辐射防护盒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准则(2)发布2002年10月8日,实施2003年4月1日。(3 )具有职能:法规职能(4 )剂量限值1 )职业人员: 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 ),20mSv ;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 ;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 对未怀孕妇女职业照射控制与男人相同对怀孕妇女(保护胎

7、儿)腹部剂量当量:2mSv放射性核素摄入量不超过摄入量的1/202)公众:公众成员平均剂量不超过下述限值:年有效剂量,1mSv ;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 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mSv ;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mSv 。3 )慰问者:对患者的慰问者所受的照射加以约束, 使他们在患 者诊断或治疗期间所受的剂量不 超过5mSv。探视食入放射性物质的患者的儿童所受的剂量限制于1 mSv以下。9、理解紧急行动干预水平答:如果在2天以内可有效防止10mSv,可采取隐蔽行动。如果在7天以内可有效防止 50mSv,可采取临时撤离。碘

8、防护的通用优化干预水平是100mGy(指甲状腺的可防止的待积吸收剂量 )。10、放射防护的目的和任务?答:目的: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诱发。任务:既要积极进行有益于人类的伴有电离辐射的实践活动,促进核能利用及其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又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缩小电离辐射对人类的危害。11、理解放射卫生防护的发展经历。(叶文浪版本有)答:12、什么是推定限值答:根据一定模式从基本限值推导出的限值。13、放射卫生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三项基本原则:(1)实践的正当性(是最优化过程的前提):辐射照射的实践对受照个人或社会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包括

9、健康危害和非健康危害 )。利益 危害(2 )辐射防护最优化(是最优化过程的基本要求):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辐射实践过程中,保证做到将辐照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以最小的代价获得 最大的利益。(3 )个人剂量限值(是最优化的约束):对于职业照射,它是一种源相关的个人剂量值,用于限制最优化过程考虑各种选择的范围。对于公众照射,它是公众成员从任何受控源的计划运行中接受的年剂量的上界。对于医疗照射,剂量约束值应被视为指导水平。关系:实践正当化是防护最优化的前提,个人照射限值是最优化剂量的约束条件。能把个人剂量限值直接作为防护设计和人员工作安排的依据。14、对放射防护最优化(ALARA

10、)的理解,放射防护设计和人员工作安排的 依据。答:放射防护最优化(ALARA):用辐射防护最优化方法,使在一项已判定为正当并已准 予进行的实践中,个人剂量的大小、受照人数、以及不一定受到但可能遭受到的照 射,全部保持在可合理做到的尽量低水平的原则。放射防护的生物学依据: 确定性效应;随机性效应;胚胎或胎儿在子宫内受照射的辐射危险。 工作安排的依据:放射防护最优化,最优化的依据是剂量约束值,不能把个人剂量限值直接作为防护设计和人员工作安排的依据。15、几个重要的辐射防护的国际机构答: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6、ICR

11、P推荐的放射防护最有用的判断方法是什么?答: 直观分析法、多因素分析法、代价利益分析法(最常用最有效)、决策分析法。17、X 射线通常用的屏蔽厚度计算的方法答:主屏蔽要求2mm铅当量一5cm的混凝土或25cm实心砖的屏蔽体厚度。 注意:楼上楼下、门窗、来自患者身体的散射;对于患者非检查部位的屏蔽。18 、 医用放射源事故原因及预防对策?答:(易发事故及其发生率密封源丢失和源泄漏事故:事故数60 %;人员受到过量照射事故。)事故原因分析:辐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70 %;违规操作:专业知识、操作规程等;安全连锁装置功能故障;辐照装置传输源的机械系统故障。事故预防对策:建立健全辐射安全管理制度;

12、操作人员接受岗前培训;定期检验和维护安全连锁装置的功能;调试和检查直线加速器时应注意安全防护;确保辐射警示系统功能正常可靠。19 、 密封源的分类方法答:按密封源的辐射类型:a辐射源、B辐射源、低能光子源、丫辐射源、中子源按几何形状不同:点状源、线源、平面源、圆柱源按活度不同:检验源、参考源、标准源、工作源按用途不同:辐射探测器刻度(校正)源、放射性探井源、工业照相源、辐射仪表源、离子发生器用源和丫辐照装置用源等。20 、 密闭源的泄漏检查方法?什么情况表示无泄漏 答:放射性检验(有无放射性物质的泄漏)(1)湿擦拭法:拭子擦拭后测活度(2 )浸泡法:50 C5 C浸泡4h后测浸泡液放射性活度(

13、 3)射气固体吸收法: 226Ra 源以棉花包绕置密室 12h 后取出棉花测之。 活度185Bq者无泄漏。非放射性检验(包装容器有无泄漏)真空鼓泡法:盛水密封容器中使负压达 15- 25kPa,观察数分钟。 氦质谱法:置于密封容器后抽取其内气体,测氦气浓度。1.33 X10-6Pa m-3 s-1 者无泄漏。21 、 半值层答:把丫源辐射剂量率减弱到原始剂量率的一半时所需要的屏蔽体厚度,它反映了射线的穿透能力。22、理解开放源的特点答:极易扩散,可能会影响工作场所表面或环境介质。 (开放源指非密封的,与环境介质接 触的放射源。 )23、开放性放射性工作场所分级、分区、分类答: (1)分级(依据

14、 最大等效日操作量: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各种放射性核素的最大 日用量分别乘以放射性核素的毒性组别系数,其积之和构成最大等效日操作量) :甲级:3.7 xiQ9Bq (100mCi )乙级:1.85 x10 7Bq 到 3.7 x109Bq (0.5mCi )丙级:3.7 x104Bq到1.85 X107Bq (O.OOImCi )即豁免活度值以上到2 X107(书上3.7为4, 185为2)(2 )工作场所的区域划分:控制区:要求或可能要求采取专门防护措施或安全手段的任何区域,以便在正常工作 条件下控制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展和防止潜在照射或限制其程度。(控制区设置在独立的建筑,或整体建筑的一端

15、,底层。)监督区:未被确定为控制区、 通常不需要采取专门防护措施的安全手段的、但要不断检查其职业照射条件的任何区域。(3 )分类(依据 一等效年用量: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单位各种放射性核素的年用量分别乘以放射性核素的毒性组别系数,其积之和构成等效年用量):第一类:1.85 X1012Bq (50Ci )第二类:1.85 X1011Bq 到 1.85 X1012Bq第三类:v 1.85 X1011Bq (5Ci)24、对于职业照射人员,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的途径及主要途径答:呼吸道:工作场所主要方式消化道:皮肤污染主要转移方式皮肤:污染皮肤浸润、扩散伤口:快速通道药物方式:注射、口服、吸入25、内照射防护的原则、基本措施、个人卫生措施答:(1 )原则:切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一切机会。(2)基本措施:围封:缩小操作范围保洁去污:保持表面清洁,去除放射性污染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措施与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