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505243940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_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作 者:_审 核:_日 期:_年_月_日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 教学重点难点:第二段。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组词、抄写生字、看生字说偏旁结构、听写生字。 课外: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22。咏华山(齐读) 2 学习生字“华” 3 释题

2、。 咏,就是用诗词来叙述。 4 指导看图。 (出示华山风景图)简单介绍华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图意然后提问:通过看图,你们觉得华山有什么特点。 5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本课是谁咏华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二 范读课文 1 范读课文。 2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三 学习生字词 1 卡片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 开火车读生字。 3 分析字形,指导书写,理解部分字意。 4 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要求: (1) 看准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2) 在练习本上练写生字 5 照样子,按笔顺描红。 四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出示生字,认读。 2 指名按课文自然

3、段读课文,读后正音。 二 讲读课文 1 学习第一段。 (1) 出示图一,指导看图,要求学生用“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的句式说出图意。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呢? (2) 指名读。 (3) 小结。齐读。 2 讲读第二、三段。 (1) 出示图二,小孩和先生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是怎么来的? a. 指名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话。 b. 怕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 c. 指导朗读。 (2) 下面两句是他们爬上华山后的感叹。提问:这两句都用了什么标点符号?从这两个感叹号可以想象出他们的惊讶程度。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 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 a. 齐读四、五句。 b. 指导看图理解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c. 指

4、导读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4) 在山下看,白云高不可及,现在却在山腰间,如果你就是图上的孩子,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释词“情不自禁”。 (5) 学习课文中的古诗。 a. 指名读古诗。 b. 师点拨:前面两句话已经点明了诗的意思,请同学们找出写与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指导理解“更”、“齐”、“举”、“首”的意思。 c. 指导朗读。 (6) 读了这首诗,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好在哪? a. 学习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读句子,理解“称赞”的意思。 b. 指导朗读。 (7) 这小孩子真不简单,他是谁?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自由读第三段。 这个孩子是谁?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对他有所了解? (8)随

5、老师齐读课文。 三 小结 不知大家有没想过寇准7岁的时候,为什么能脱口吟出这样的好诗?是(使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重要性。向学生提出希望,勉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四 作业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练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听写生字。 2 看生字,说出偏旁、结构。 二 朗读训练 1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 同桌互读。 三 指导背诵古诗 1 教师范读古诗。 2 指名读古诗,评议,说说诗句的意思 3 自由练习读,尝试背诵古诗。 4 指名背诵。 四 练习 1 口头扩词。 顶( )( )( )齐( )( )( ) 2 写笔顺。 与华 咏华山教学设计之一一文由chinesejy教育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