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论重点知识总结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241627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分论重点知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刑法分论重点知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刑法分论重点知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刑法分论重点知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刑法分论重点知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分论重点知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分论重点知识总结(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刑法分论重点知识总结刑分重点罪名总结第二十四章侵犯财产罪(一)抢劫罪概念: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 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基本特征(构成要件):1、主体为自然人一般主体。可以是年满 14 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 能力的自然人。2、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3、客体是财产权和公民人身权。行为对象是公私财物和他人的人 身。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方法, 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转化型抢劫的认定:1. 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不必要求行为一 定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2、必须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2、既可以是对被害人使 用,也可以对其他第三人使用。3、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界限:1、在抢劫过程中,使 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致人重伤、死亡的,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2、如 果处于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而伤害或者杀死被害人后,乘机将其财 务拿走的,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实行赎罪并罚。3、在抢劫行为完成之后,行为人出于灭口或者其他目的而杀死被 害人的,应定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赎罪并罚。(二)抢夺罪 概念: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 行为基本特征:1、主体是自然人一般主体,16 岁以上。2、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

3、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3、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4、客观方面表现为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对象 仅限于动产。(三)聚众哄抢罪概念: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聚集多人,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 公私财物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四)敲诈勒索罪概念: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以 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敲诈 勒索他人财物的行为。基本特征:1、主体是自然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目的3、客体是复杂客体,主要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次要客体是 他人人身权利。行为对象是公私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被他人合 法占有的行为人自己的财物

4、,也可以成为行为对象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迫使被害人当 场或者限期交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或者多次敲诈勒索他人财物 的行为。区分敲诈勒索罪与以胁迫为手段的抢劫罪的界限:1、从威胁的内 容看,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内容较为广泛,而抢劫罪的威胁内容仅限于 暴力。2、从威胁的方式看,敲诈勒索罪可以由口头或者书面或者通过 他人向被害人提出,而抢劫罪的暴力威胁只能是当场口头发出。3、从 实现威胁的现实可能性看,前者不具有当场实施暴力的现实可能性。4 从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看,前者可以是在当场去的或者威胁要挟后的 一定期限内,而抢劫罪是当场取得财物。(五)盗窃罪概念: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5、,多次窃取、入户盗窃、携带凶器 盗窃、扒窃或者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基本特征:1、主体是自然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3、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本身,主要是 有形的动产。也包括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物(如电力、煤气等)和部 分财产载体(如有价证券、信用卡).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 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六)诈骗罪 概念: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 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基本特征:1、主体是自然人一般主体。年满 16 周岁的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 然人。2、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

6、且具有非法占有目的3、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对象是公私财物。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 得财物所有人或者持有人产生误解,“自愿”地交付数额较大财物的 行为。(七)侵占罪 概念: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 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还的行为。基本特征:1. 主体是自然人一般主体。(通说)2. 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目的3. 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行为对象是行为人自己为他人代为保 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4. 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为他人代为保管的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出,数额较大的行为

7、。(八)职务侵占罪 概念:所谓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基本特征:1. 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主体 的不同,决定了侵占行为是属于职务侵占、还是普通侵占,抑或是贪 污)2. 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目的3. 客体是行为人所在单位的财产所有权4.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 法占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九)挪用资金罪概念:是指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 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 过3个月未还的

8、,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且进行营利活动的, 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基本特征:1. 主体是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2. 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且有暂时使用资金的目的,但没有非 法占有的目的3. 客体是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和职务廉 洁性4.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的行为(十)挪用特定款物罪 概念:是指违反国家财经管理制度,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 优抚、扶贫、移民和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 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基本特征如下:1. 主体是经手、管理特定款物的直接责任人员2. 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目的是暂时使

9、用,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3. 客体是国家对特定款物的专款专用、专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4. 客观方面表现为擅自将特定款物挪用于其他公共用途,情节严 重,造成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十一)故意毁坏财物罪 概念:是指故意毁坏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 重情节的行为。(十二)破坏生产经营罪 概念:是指出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 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十三)拒不支付劳动者报酬罪 概念: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得劳动报酬 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 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第二十三章侵犯

10、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故意杀人罪 概念: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基本特征:1、主体是已满 14 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主观方面是行为人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 意和间接故意3、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行为对象是行为人以外的活着的 其他自然人。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地剥夺了他人的生命的行为(二)过失致人死亡罪概念:是指因普通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业务上的过失犯 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过失犯罪,不适用本罪的规定。)基本特征:1、本罪的主体是自然人一般主体,负刑事责任的起始年龄是 16周岁的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来了自然人2、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

11、,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 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 信能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3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实际 上已经造成了死亡结果,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三)故意伤害罪 概念:是指使用暴力等方法,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基本特征: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故意 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主体为已满 14 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 然人;第二种情况是,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主体为已满 16 周岁具有 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12、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故意的内 容是概括性的,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给被害人造成一定 程度的伤害即可,不需要行为人对伤害的程度有明确的认识3、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权,指保持肢体、器官、组织完整以 及生理正常机能的权利。4、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人体健康的行为。本罪是结果犯, 成立本罪必须是行为人的伤害行为造成了被害人一定程度的伤害结果。(四)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罪 概念:是指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行为。(未经本人同意摘取 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 18 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 器官的,按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五)过失致人重 伤罪(过失造成轻伤的不构成犯

13、罪)(六)强奸罪 概念: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 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或者奸淫不满14 周岁幼女的行为基本特征:1、主体是自然人一般主体,凡年满 14 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 男性公民,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2、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而且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违 背妇女的意志而强行与其发生性交行为,或者明知是不满14 周岁的幼 女而与之发生性交行为3、客体是妇女的性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权利和幼女的身心健康4、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违背妇女的意 志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行为,或者奸淫不满14 周岁的幼女的行为。(七)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概念:是指以暴力、

14、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 女的行为基本特征:1、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通常 情况下本罪的主体是男子,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妇女也可以成为本罪 的主体2、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是直接故意。犯本罪的行为人主观上都 有明确的犯罪目的,即寻求性刺激、骚扰妇女,或者挑逗他人产生性 欲望的目的3、客体是妇女的人格尊严和人身权利4、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 行对妇女实施性交以外的猥亵或者侮辱行为(八)猥亵儿童罪概念:是指猥亵不满14 周岁的儿童的行为。(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不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和“强制”为条件。)(九)非法拘禁罪概

15、念:是指以拘押、禁闭或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 由的行为基本特征:1、主体是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3、客体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本罪的对象是有意志自由和身体活 动自由的自然人。包括幼儿、精神病人。4、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十)绑架罪 概念:所谓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以及其他非法利益为目的, 使用暴力、胁迫、麻醉等方法控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劫持他人作为 人质的行为基本特征:1、本罪的主体必须是年满 16 周岁、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自然 人。但是,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实施绑架行为,杀死或者致 被害人重伤的,应当对其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行为负 刑事责任2、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勒索财物型绑架属于目的犯,需要存在 勒索财物的目的。扣押人质型绑架往往具有财物以外的其他目的。3、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包括他人的人身自由、也包括他人的财产 权。但主要客体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4、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麻醉等 手段绑架他人,劫持他人作为人质,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 人对被绑架人安全的担忧,勒索财物的行为。(十一)拐卖妇女、儿 童罪概念: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 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