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5年发展规划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23778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外科5年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普外科5年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普外科5年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普外科5年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普外科5年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外科5年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外科5年发展规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二科五年发展规划2018-2023 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是人类医学的宝贵 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作出卓越贡献。为了更好的利 用中医药,发展中科室,为科室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思路, 特制定翁源县中科室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广东省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以及 中医科室分级管理标准为依据,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 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坚持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和学术进步, 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中的作用,以 推进中医药标准体系和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提高 中医药标准质量和中医标准化水平为核心、,整

2、合优势资源, 系统转化医疗、教育、科研成果,立足中医,面向基层,坚 持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走 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道路;坚持深化改革,科技兴院,稳步发 展;坚持以人为本,讲诚信,求实效,重服务,努力满足人 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为实现把我科建设成为一 所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突出、中西医服务与发展并重、综合实 力较强的基本现代化中医科室的发展战略目标而努力,争创 优质示范中医科室。二、发展目标通过全体科室职工的共同努力,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 完善、技术先进、竞争有序、服务便捷高效、与市场经济发 展相适应的新型科室,形成创名院、名科、名医的发展战略 为人民群众提供完善有

3、效、质量优良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和 西医医疗保健服务。其中科室条件得到整体改善,综合服务 能力明显提高,中医药人员数量占总医务人员数量比例逐年 增长,中医药继承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特色优 势得到明显发挥,成为本地区中医医疗康复、中医药适宜技 术推广、中医临床科研和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中心。三、五年发展规划(一)业务管理1、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 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科室管理年活动方案的要求, 继续认真开展中医科室管理年活动,努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 力。2、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 不断规范临床科室建设,全面提升临床各科室的中医药服务 水平

4、。3、扩大服务功能,突出中医药特色,计划到2023年,建设1个体现中医药特色的科室标准化服务体系,满足城镇 居民的中医药服务需求。4、到2023年完善中医综合性医务用房项目的建设,使 科室布局达到规范要求。5、加强科室信息化建设,利用新院建设这一契机,全 面建设科室信息管理系统,逐步推行中医电子病历并要按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建立中医药视频平台,临床医护人员 能够定期参加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视频交流与培训活 动,构建基本现代化中医科室外科科室。6、学习现代管理理念,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完善院科两 级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搞活用人机制,通过目标责任书, 加强对科室的管理,目标责任书中必须体现以中医

5、为主的考 核方向。以达到激励科室、促进科室发展的目标;完善医疗 质量管理体系,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病案质量管理为中心, 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完善二级质控组织和质量 评价体系,实施全员全程全面质量管理;完善成本核算体系, 强化经营理念、市场意识,坚持质中取胜、量中增收的原则。 推行全成本核算,进行成本量化管理,切实降低医疗成本。 加强医保费用新农合费用管理,积极推行单病种费用控制办 法,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降低病人负担。7、加强领导班子建设,5年内选拔推荐富有开拓创新精 神的中医类别业务骨干2-3名充实到科室党政领导班子。切 实加强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积极组织参加各类中

6、医药培 训和会议,不断提高班子的中医药管理能力,增强领导班子 的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二)严格坚持办院方向、积极发挥中医特色,确保中 医药的主导地位。(1)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合理配备卫生技术人 员,提高中医药人员在医务人员总数的比例,到2023年, 中医、药类别医师的比例要逐步达到60%以上;同时加强现 有中医药人员的培养工作,五年内选派选派不少于20人到 市级以上中医科室进修学习,外聘名老中医5人并积极开展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加强学术继承人的培养。(2)科室建设。临床科室设置要充分体现中医特色, 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门诊建设,到2023年新增两个中医特 色门诊,科室和临床科室

7、命名符合规定;注重服务质量的提 高和中医特色的体现形式及优势的发挥,要通过强化管理、 规范服务、优化治疗方案,提高诊疗水平、降低医疗费用, 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严格执行中医病例书写基本规范,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符合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中成药临床 应用指导原则。要依靠科技进步,坚持中医药继承创新, 拓宽服务领域,使其成为各具特色和独到之处的特色门诊。 以扩大品牌效应,提高规模效益。(3)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及人才科研1、充分发挥中医科室自身优势,紧紧抓住中医特色专 科专病建设大做文章,夯实科室中医药发展基础。着力抓好 骨伤科科、康复科、肛肠科等重点专科建设。2、有序开展我科职工的中医药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

8、工 作,开展“西学中”学习,着重加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训和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并加强对科室主任、 护士长的中医药知识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中医药管理人 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保证科室可持续发展。3、截止到2023年;每年选择有培养前途的1-2名中医 专业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提高中医 医疗服务的影响力。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培养 专科学术继承人。4、做好中医重点专科的申报工作,以实现本科在重点 专科建设上的突破5、保证中医特色明显,内科住院患者中药使用率达到 95%以上。探索方便有效的中药饮片临床应用方法,增加患 者的依从性,以提高中药饮片的使用率和疗效;

9、中医专科突 出,功能齐全,中医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 到2023年,我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我科执业医师比例高 于 60%。6、加强中医药科研研究,保证每年中医药科研课题不 少于2个,坚持科研直接为提高临床中医疗效服务。(4) 加强中药药事管理。中药房设置达到科室中药 房基本标准要求,严格执行科室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临 床药师参与中药药物治疗,促进安全与合理用药。到2023 年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至少达到 60%。为使中药房的设备与科室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 在2013年以前购置或更新药架、除湿机、通风设备、冷藏 柜、切片机、炒药机、烘干机、自动煎药机、包装机、调剂

10、 台、药戥等设备或器具。(5) “治未病”服务。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建设, 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发展规划,成立“治未病科”并不断 完善人员、设备等软硬件配置,到2023年前,争取建设不 低于20张病床的“治未病中心”并报省中医药局审批。(6) 加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和重 大疾病预防以适应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要求。加强中医急诊急救能力建设,积极加强急诊急救基础设 施条件建设;加强急诊急救技术培训;提高中科室对感染性 疾病的救治能力;鼓励中西医人员相互学习,坚持中西医结 合,中医人员应掌握中西医感染医学、急诊医学的基础理论 和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于技能。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常见

11、病、多发病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胃肠 肝病、肿瘤等重大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三) 医疗质量管理1、坚持将医疗质量管理列为科室管理的重点,坚持医疗安全“一票否决”的原则,深入开展科室管理 年和平安科室创建活动。2、以“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于病 人”为指导,努力把临床医疗护理、医技功能检查、行政后 勤保障工作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 医疗服务水平,努力杜绝医疗责任事故,避免医疗纠纷和重 大医疗差错事故发生。3、按照中医科室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加大中医诊疗 设备装备力度,提高临床诊疗实力。4、强化科室制度建设。联系医疗卫生改革和科室工作 实际,进一步加

12、强科室管理,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科室 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技术常规和操作规范及各种工作质量考 核标准、考核办法,保证科室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四)急诊建设加强以急诊急就能力建设为重点的综合服务功能建设。 大力发展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 势,使其在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 的诊疗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中医急诊急救能力, 建立急诊绿色通道,确保急救流程畅通、快捷,提高中医急 诊应急能力。(五)中医护理积极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按 照中医科室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要求开展中医护 理工作,护理人员能熟练掌握中医护理治疗技术,如中

13、药液 熏洗、拔火罐、中药超声雾化、穴位注射、中药灌肠等,并 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学习,不断提高中医治疗方式参与率,打 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六)精神文明及中医药文化建设1、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使职工 牢固树立人本观念和服务意识,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 医务人员遵纪守法和廉洁行医的自觉性。2、深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落实承诺服务和便民措施, 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大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完善投 诉查处机制,促进科室行业形象不断提升。3、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科室环境建设体现中医药文 化,合理布局科室,为病人提供便捷、舒心、整洁的就医环 境,充分利用科室的庭院、大堂、走廊墙面、橱窗

14、、候诊区、 诊疗室、候药区、病房等区域及科室标识等,全面展示中医 药文化,在我科形成浓郁热烈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七)加强科室管理,进行科室人事分配制度改革1、按照县级公立科室改革要求,逐步完成职工全员聘 用工作,坚持因事设岗,公开竞争,合同管理,增强广大职 工的紧迫感和责任心。2、改革内部分配机制,建立鼓励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的绩效工资制并不断完善,充分调动医护人员使用中医药的 积极性,重点体现服务技能和劳动价值,并向技术骨干和重 要岗位倾斜。3、加强医疗成本控制,逐步建立完善的科室全成本核 算机制,提高科室竞争能力。(八)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1)纳入目标责任制和科室年

15、度工作计划。将对口支 援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科室年 度工作计划,并有相关鼓励措施。(2)人员培训。积极指导农村卫生院工作和培训乡村 医生,提高中医药的覆盖率。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中医 药工作中的龙头作用,真正成为农村中医药医疗、预防、保 健中心,我科计划每年下派1名技术人员定期对卫生院人员 和村卫生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全年不少于4次;免费接受 受援卫生院到本院进修学习,进修时间不少于三个月。(3)提供服务。1、帮助基层院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2、创造条件开展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工作;3、帮助科室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各项工作;4、全面开展巡回医疗;(4)医疗管理1、

16、帮助受援卫生院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诊疗制度, 完善各项诊疗操作常规,全面提高诊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2、开展技术培训、健康教育;3、组织查房会诊、手术示范、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四、长期发展规划1、至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比例不低于80%。2、到2023年底计划建成6个重点专病。3、力争到2023年,把科室建设成为在全凉山地区具有 一定影响力的,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突出、中西医服务与发展 并重、综合实力较强的基本现代化中医科室,中医医疗技术 服务水平全市县级中医科室领先。4、重点发展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到2023年底科室 建成2-4个重点专病。专科能熟练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和现代 医学知识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危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