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示例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505237293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示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_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示例作 者:_审 核:_日 期:_年_月_日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难看、姐姐、拨水、吃草、伯伯、空中、方向、难过”等词语。认识“壁、虎、逃、蝇、姨”5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课文用拟人的手法,给小动物们安排不同的身份,运用对话,使文章生动形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2、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小壁虎及其他小动物的资料。 准备生字卡片、活动幻灯片或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标出生字词,读准字音。在此基础上运用不同方法检查自学情况。注意:“甩”读翘舌音,“蝇”读后鼻音,“啊”读轻声。 记忆生字,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识记。 “姐、伯、阿”可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或与已学过的熟字进行比较识记。 “甩”和“用”比较,也可编顺口溜“用字的最后一竖向右拐,就读甩”。 2、写字教学 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找出“姐、伯、阿”的书写特点是左窄右宽。“啊”是左中右结构,

3、各部分要写得匀称紧凑。 “尾”是半包围结构,“尸”的撇是竖撇,要写得稍长一些,能包住里面的“毛”。 “甩”注意“月”要写得略宽偏左一些,最后一笔竖弯钩的竖略在竖中线左边一点。 “起”的捺要写得舒展,能把“己”字托住。 (三)词句教学 本课词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 一是看图或看实物。像“小壁虎、墙角、蚊子、蛇”这些词,通过看图或看实物即可明白,不用多讲。 二是朗读。如“难看”,可通过朗读句子“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来体会小壁虎当时的心情:觉得没有尾巴很不好看,心里很难过。 三是做动作。本课有不少讲尾巴怎么动的词,如“摇、拨水、甩、赶蝇子”等,可通过做些示意动作来理解。通过做动作还能帮

4、助学生掌握词语的区别,如“摇”可用手做摇摆的动作,“甩”可通过甩一根绳子(头上拴些东西)来理解。理解时注意词语之间的联系,“摇”和“拨水”联系起来理解,“甩”和“赶蝇子”联系起来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弄清动物尾巴的作用。 四是联系生活实际。如读到燕子尾巴时,抓住“摆、掌握方向”,让学生联系方向盘来理解。 (四)朗读指导 本文对话多,感情色彩浓,朗读时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文中反复出现的问句“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不仅应读出小壁虎难过、焦急的心情,还要注意小壁虎说话的礼貌,重音放在“借给我”三字上,然后稍停顿一下,再读“行吗”。读小鱼、牛、燕子的话时,要把“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读重一点

5、,以表达它们不借尾巴的理由和它们各自尾巴的作用。读老牛的话时,声音应比小鱼、小壁虎等的声音低沉一些;读小鱼姐姐、燕子阿姨的话和小壁虎的声音也应有所区别,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五)练习提示 课后第三题是通过填空积累词语,除了列出的练习外,要鼓励学生多交流一些这类词语,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一写,也可以口头说一说。 第四题是讲动物尾巴的用处,要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比尾巴和课外学到的有关知识。 (六)扩展练习 小壁虎还可能向谁借尾巴?仿照三至五段的说法,自编一两段话说给同学和老师听。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词语注释 挣:用力使自己摆脱束缚。 难看:不好看,不漂亮。 掌握:控制

6、的意思。 蝇子:文中指的不是苍蝇,而是牛蝇,也叫牛虻。 难过:不高兴,心里难受。 近、反义词 近义词:难看丑陋 掌握控制 难过难受 反义同:难看漂亮 难过高兴 新旧 借还 剖析段篇章 课文结构 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 第一段:讲一条蛇咬断了小壁虎的尾巴。 第二至五段:讲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小燕子借尾巴的经过。 第六段:小壁虎借不到尾巴,爬回家找妈妈。 第七段:写小壁虎的尾巴已经长出来了。 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写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它向小鱼、老黄牛、小燕子借尾巴的事,告诉我们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 课文题解 这是一篇知识性的童话故事。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小燕子借尾巴

7、的故事,告诉我们鱼、牛和燕子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以及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句意推敲 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这句话讲出了小壁虎的尾巴再生的特点。壁虎的尾巴如果被什么动物咬住了,它就把尾巴挣断逃跑,用不了多久就会长出新的尾巴。句中的“!”号,写出了小壁虎长出新尾巴时又惊又喜的心情。 朗读指导 在学习第二段时,要抓住“没有尾巴多难看啊!”这个感叹句,让学生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是什么?观察第一幅图,使学生明白,小壁虎尾巴被蛇咬住后,小壁虎一用力就挣断了尾巴,小壁虎嫌“难看”急着要借尾巴,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急切的心情。 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小壁虎爬呀爬”这是说小壁虎爬得很慢,爬了很远,要从墙角

8、爬到小河边,表现出小壁虎借尾巴的艰辛。三次出现小壁虎借尾巴的话,“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既要读出小壁虎有礼貌的口气,也要读出他难过,焦急的心情。文中有不少讲尾巴怎么动的词,这些词看似好理解,但要真正区分意思也不是一件易事,朗读时教师除了指导“摇、甩、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等读重音外,还可以让学生边读边做动作来感受理解。第6段指导学生朗读时,速度慢些,词调低些。第7段“傻孩子,你转过身看看”这句话既要读出妈妈疼爱小壁虎的怜爱之情,同时以要读出妈妈因为小壁虎的无知而责备的语气。最后一句要读出惊奇、兴奋的语气。 识字教学 在本课的8个生字中要注意读准“甩”的音,“啊”字读成轻声。在识记字形方面可采

9、取用顺口溜的方法记,“姐”:一女一目下横长,见了妹妹喜洋洋。“啊”:口加阿还念啊,放在句里表惊讶。也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字形。“伯”字用“拍”来记,把“提手旁”换成“单人旁”就是“伯”字。“阿”字用“河”字记,把“三点水”换成“耳刀旁”就是阿姨的“阿”。用熟字换一部分帮助记忆:“起”字用“赶”来记,把“干”换成“己”就是“起”字。还可以用比较的方法记忆字形,生字“甩”和学过的“用”字进行比较,可以编顺口溜,“用”字的最后一笔向右甩,这是甩。“尾”:学生可以用学过的“笔”字记忆,去掉“竹字旁”换掉“尸字头”,也可以用顺口溜记忆:“尾巴尾巴,尺字没捺,毛字在下。”“想”:可以用“您”来记,去掉

10、上面的“你”字,换成“相”字就是“想”。 写字教学 在本课的8个生字中,其中有3个是左窄右宽的字,包括“姐、伯、啊”。有一个字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啊”字。“甩”是独体字。“想”是上下结构的字。“尾”和“起”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学生书写生字前首先观察汉字的结构。然后再观察重点笔画在田格中的位置。“姐”字,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写好“女字旁”,右边“且”字的二个横分别写在横中线上下,要写对称。“阿”字“耳刀旁”的第一笔写在横中线上,右边的“可”字,横写得与耳刀旁相比稍低点,“口”写在中心点偏左些。最后一笔是竖钩。“啊”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口”字旁写在左半格中间横中线上,“阝”写在竖中线左边,“可”字写在

11、竖中线右边,“可”里边的“口”写在中心点偏右些。“甩”字书写时教师注意提示学生“撇”写长些,“横折钩”的折写短些,里边的第二个横写在横中线上,“竖弯钩”的竖写在竖中线左边一些。“伯”字两个“撇”不同,第一个撇长些,第二个撇短些,“白”字的竖写在竖中线上。“起”字的第七笔“捺”写得要舒展些,要把“己”字托起来,右边的“己”字,要注意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上边一点,“竖弯钩”的“竖”不能出头。“尾”:“尸”字和“毛”字合起来就是“尾”。注意把“尺”字的最后一笔“撇”去掉,变成偏旁。“想”:可以用“您”来记,去掉上面的“你”字,换成“相”字就是“想”。 教学设计示例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和8个词语,同时认识“壁、虎、逃、蝇、姨”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 教学重点: l、认识生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用处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 教学难点: 理解小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点。 教学过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