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方案72395精编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236403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方案72395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方案72395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方案72395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方案72395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方案72395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方案72395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方案72395精编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方案1第一节挖泥外弃一、主要工作内容1、挖泥区域本标段设计挖泥方量为X万 m3。全长 Xkm,清淤底部高程为X m。二、基本要求清淤工作在场地清理、 管线架设施工完成后进行, 其施工流程为:管线架设挖泥船就位绞吸泥二次扫淤。1、将清淤区分为X 个区,按 2Km一个区划分 .2、绞吸淤泥作业时,布置两条陆上主排泥岸管进入排泥场地,水上排泥管线为潜管与浮筒管连接型式, 其位置经航道部门协商后确定。3、本次绞吸施工最大排距1km,排高 35m,为保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排泥距离,要遵从“远土近吹,近土远吹”的原则,从远离排泥口处开始吹填,进占法逐步推进,直到整个吹填完成。为保持有一个相对

2、稳定的排泥距离,绞吸式挖泥船分条开挖时应遵从“远土近吹,近土远吹”的原则,依次由近到远分条开挖,条与条之间应重叠一个宽度,以免形成欠挖土埂。三、管线铺设1、岸管施工岸管为两条管线,两条岸管一端与潜管相接,另一端经水陆接岸,沿驳岸铺设进入吹填区。(1)陆上管线架设采用人工配合简易机械设备完成,人工进行2胶垫的安装及法兰的连接紧固。(2)排泥管线应平坦顺直,弯度力求平缓,避免死弯;出泥管口伸出围堰坡脚以外的长度,不宜小于5m,并应高出排泥面0.5m 以上。(3)排泥管接头应紧固严密,整个管线和接头不得漏泥漏水。发现泄漏,应及时修补或更换。(4)排泥管支架必须牢固可靠,不得倾斜和摇动;水陆排泥管连接

3、应采用柔性接头,以适应水位的变化。(5)排泥管线跨越沿河路时,采用路面埋管式,在埋管位置设立醒目标志,提请车辆通行时减速慢行。2、浮管施工(1)浮管的施工要满足取土时的需要,由于取土量大,作业面宽,计划每条船配置400500m的浮管,为解决浮管因风,潮、水流等作用的摆动而影响航行安全, 拟定每 80m左右抛设一只 1 吨重普尔锚固定。(2)水上浮筒排泥管线应力求平顺,避免死弯。3、潜管施工为保证船舶的航行,取土区域必须采取潜管施工之方法,潜管用钢管与软管交叉连结的方法, 确保潜管按河床实际地形紧紧地贴靠在河床上,尽可能保证水深。 架设 210 米潜管后可保证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航道,具体方案应与

4、航道管理部门协商认可后方可施工。为避免潜管的位置移动,在潜管两端增设两个端点站,每端点站各安全43只人力绞关和 4 个 1.5 吨霍尔锚,保证潜管准确定位, 确保航行船只的安全。潜管一端与绞吸挖泥船浮管相接,另一端与进入吹填区的岸管相接。(1)潜管由橡胶软管和钢管以及控制潜管起伏的端点站组成。潜管敷设前,必须对潜管进行加压检验,各处均达到无漏气、漏水要求时,方可用于敷设。沉放前做潜管沉浮试验,检查空压机和阀门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潜管正常施工。敷设前,应对预定敷设潜管的水域进行水深、流速和地形测量,根据地形图布置潜管, 确定端点站位置, 其宽度应满足船舶通行的要求。(2)潜管节间的

5、连接,宜采用柔性接头,即钢管与橡胶管沿管线方向相间设置并用法兰连接。(3)潜管节间的连接,宜设置端点(浮体)站,配备充排气、水设施、锚缆和管道封闭闸阀等,以操作潜管下沉或上浮。(4)潜管沉放完毕,应在其两端设置明显标志,严禁过往船舶在潜管作业区抛锚或拖锚航行。(5)跨越航道的潜管,如因敷设潜管不能保证通航水深时,可采用挖槽设置,但必须同时满足潜管可以起浮的要求。(6)用拖轮将端点站拖至指定位置,锚艇抛设上、下水锚进行端点的固定。潜管沉放时,开动设在端点站上的水泵向管线内注水,使管线逐段沉入水下直至河底。4(7)当管线工作结束或中途需起浮时,开动端点上的空压机向管线内充气,迫使管线内的水从出口排

6、出,管线逐段浮出水平。待潜管全部起浮后,拖至水流平稳的水域内妥为置放。(8)潜管操作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挖泥船开机前应先打开端点排气阀放气,以防潜管起浮。开机时必须先以低速吹清水,确认正常后,再开始吹泥。排泥或吹填过程中,凡需停机时,必须先吹清水,冲去潜管中的泥砂,直到排泥管口出现清水时为止,以防潜管堵塞。在潜管注水下沉或充气上浮时,均应缓慢进行。四、挖泥船定位及分条开挖首先在预定的位置施放醒目的浮漂,再用拖轮拖带挖泥船就位,当接近预定位置后放慢航行速度, 在陆上用全站仪随进跟踪测量挖泥主定位桩的位置, 并立即计算出其所处位置, 当主桩处于预定位置时立即通知挖泥船驾驶,放下主桩,并抛左右横移锚

7、,即完成挖泥船定位。采用定位桩施工的绞吸式挖泥船,在驶近挖槽起点2030m时,航速应减至极慢, 待船停稳后,应先测量水深,然后放下一个定位桩,并在船首抛二个边锚, 逐步将船位调整到挖槽中心线起点上。船在行进中严禁落桩。挖宽控制:用挖泥船电罗经指示的左右摆宽的方位角控制。挖深:在岸边设水尺,按水位变化情况随时调整挖深值。挖泥区边缘设立灯标。挖泥船夜间施工时,浮桶每隔60m 设一5盏灯,潜管端点设灯标,并显示通航方向。五、吹填(1)合理设置吹砂点,使整个吹填场地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原则上每隔 300m左右安拆一次排泥管线。(2)排泥管线的间距根据泥泵功率、吹砂的特性、吹填砂的流程和坡度等因素初步定为

8、 30m。(3)吹填区内管线的布设间距、走向、干管与支管的分布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影响施工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4)根据管口的位置和方向、排水口底部高程的变化及时延伸排泥管线,在吹填区内设水尺,观测整个吹填区的填土标高的变化,指导排泥管线的调整和管理工作。(5)当吹填土中含有较多的细颗粒土时,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排管线上设置三通管、转向阀或转向板,在排泥管上设置扩散板、渗漏孔、挡板等,防止淤泥聚集。(6)排泥管进入吹填区的入口远离排水口,以延长泥浆流程。管线的布置应满足设计标高、吹填范围、吹填厚度的要求,并考虑吹填区的地形、地貌、几何形状对管线布置的影响。(7)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使施工船舶、排泥管、围堰、排水口协调工作。建立有效的通信联系并实行巡逻值班, 随时掌握吹填区填土进度、质量、泥砂流失、围堰和排水口的安全情况。(8)吹填区的余水排放应符合环保规定的标准。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