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作业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5235896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职业道德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职业道德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师职业道德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师职业道德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作业(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研修作业一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它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教师行为规范是:指教师在从事劳动教育中必须遵守的教育思想和进行教育括动的基本准则,是国家为教师规定的教育原则、教育规划、言行标准、职业修养和各项纪律c它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牢记在心,认真执行和严格遵守。1.教师

2、道德价值追求有三种境界第一个层次是职业意识境界。教师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劳动是作为公民在社会分工中承担的专业化社会劳动,由此确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完成一定的职责、任务,对社会作出贡献。同时又在教育劳动中获得利益、地位。第二个层次是事业心的境界。事业心是职业意识的社会化。当教师意识到教育劳动是人类文明传承和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时,就能自觉地把职业宗旨与祖国的前途、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从而上升到事业心的境界。第三个层次是志向感的境界。教师将职业与自己的生命、个性和人生理想融为一体,把职业的社会期望和道德义务化为个人的职业良心和人生志向,从而达到“从心所欲”的自由境界。志向境界是职业意识

3、和事业精神的人格化口学习教师道德科学,其根本目的就是提升教师的道德境界,形成理想人格。2.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主要方法有:(一)理论联系实际法(二)历史分析法(三)调查研究法(四)总结经验法论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特点:(一)教育思想上坚持人本意识。实践证明,教师的教学并非简单地把知识输送或移植给学生,而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工作态度上遵循服务意识。过去,师生关系建立在敦与学、管理与被管理基础上,师生之问的道德规范主要是“尊师爱生”。(三)行为作风上强化自律意识。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四)自我提高上强调学习意识。新课程理念认为,学校不仅是学

4、生成长的地方,同时学生的成长恰恰是靠教师的成长所给予的。(五)培养目标上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新课程知识的敦育价值之一,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之一。(六)职业发展上信奉竞争与合作意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研修作业二所谓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模范遵守宪法及其他各项法律、法规,尤其要带头遵守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符合法制化的要求。1.教师劳动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即在劳动过程中,既教书,又育人。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更要注重培

5、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使教师自身成为人类世代积累和创造的文明成果的继承者和传授者,成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立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可见,教师这种以学生为对象、以育人为目的的劳动,是一种独具匠心的创造性劳动2.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对学生和社会具有广泛而重要的作用,分述如下二(一)对教师起调节和教育作用(二)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动作用(三)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论述:我国传统师德的精华有哪些?我国传统师德的精华,可以概括如下:(一)注重修养,独善其身我国传统师德强调教师个人修养,注重精神境界,提倡道德理想,超越得失,淡泊名利。1修己力行,必慎其独。2恬淡守节。3好礼守

6、节,反求诸己。4谦和笃实,见贤思齐5改过迁善,自美其身(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国传统师德强调教师的楷模作用和道德威信,强调以身作则,身敦重于言教。1敬业捐道,甘于奉献。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我国教师特别富有敬业精神。2自尊自律,履行责任。由于我国社会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垃位,我国教师就特别富有自尊心和尊严感。他们视教育为天职,自尊自爱。3方正作范,先人正己。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作表率。4知德并育,教书育人。教师的职责不只在于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人口在长期的教育括动中,形成了知德双修、教书与育人并举的优良传统和品质。(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是教师最宝贵的品质,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1勤业自强,教学相长2有教无类,一视同仁3仁慈爱生,严格要求(四)讲究教法,循循善诱。我国传统师德非常注重教学道德规范口为人师者不但乐教,还须善教。l因材施教2启发诱导在我国几千年的教育史上,许多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形成了各种有价值的教师道德思想,他们并以自己的“师范端庄,学明德尊”的实际行动而成为践行教师道德的楷模。考察我国教师道德的历史发展,有益于我们吸取和借鉴其中的合理成分,高瞻远瞩地进行社会主义教师道德建设。研修作业三 所谓教师的权利,是指法律对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时必须享有的权益,是得到法律的许可和保障的,具有不可侵犯性。所谓教师的义务,是

8、指法律对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行为的约束,它要求教师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这种约束的目的在于促使教师忠实地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1.新世纪教师需具备哪些职业道德?(一) 平等竞争,互相合作(二)开拓进取,富于创新(三)自主自立,发愤图强(四)提高效率,注重效益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1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教育劳动中的具体体现2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对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3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我国优秀的师德传统论述:实施新课程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特点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7次课程改革,每一次改革都对学校教育教学是一次有力的推动。这次在21世纪初实

9、施的课程改革,具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特点。新课程强调教育的工具性,更强调教育的人文功能_关注入的生存,以人为本,使人成为人。教育不仅仅要为学生提供知识、发展认知,更是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以“成人”为目的,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成为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核心口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也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教育思想上坚持人本意识实践证明,教师的教学并非简单地把知识输送或移植给学生,而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工作态度上遵循服务意识过去,师生关系建立在敦与学、管理与被管理基础上,师生之问的道德规范主要是“尊师爱生。学

10、校的主体是教师,一切是教师说了算。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在学生个体人格构成中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除了相互之间的“尊师爱生”的道德关系外,更多地呈现出相互平等、相互尊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三)行为作风上强化自律意识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新的课裎理念下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生的,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远远超过知识对学生的影响。(四)自我提高上强调学习意识新课程理念认为,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同时学生的成长恰恰是靠教师的成长所给予的。(五)培养目标上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新课程知识的敦育价值之一,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追

11、求的目标之一。(六)职业发展上信奉竞争与合作意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是对教师的择业观引入了竞争机制,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师必然胜任当前的教育工作,反之则将受到淘汰。同时,特别是现在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集体的共同合作。合作意识也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者既竞争又合作。因此,教师也要形成市场意识,形成效益观念。研修作业四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以自己的行为为学生作出表率,它要求教师的行为具有榜样性、律己性和内外统一性,不仅在课堂上做到言传身教,还要在理想信念、思想情感、言行举止等

12、方面为学生作出表率;它要求教师严于律己,做学生的榜样和世人的楷模。情感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对不同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主观体验。它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问的关系,并与人的认识活动密切相关。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换句话说,意志活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现实的心理活动。道德情感:就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从某种人生观和道德理想出发,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所产生的倾慕或鄙弃、爱好或厌恶的情绪态度。教师的道德情感,是指教师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好恶等情绪态度。情操:是指人的情感和操守,是人们思想观念、情趣爱好、品德操行的总称。人

13、格是由人的生物遗传和后天经验共同形成的,包容人的各种心理要素,能根据客观条件变化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的统一。人格是人身心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1.教师关爱学生应遵循的原则第一,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第二,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第三,要爱而不溺,严而有格,一视同仁。第四,要因材施敦,面向全体学生。第五,要关心和重视培养学生集体。2.具体来说,教师和家长在以下几方面存在不同认识:第一, 培养目标。第二,情感基础。第三,教育方法。第四,相互不理解。3.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关系的正确方式第一, 主动加强联系,谋求共同立场。第二,及时取得联系,谋求解决方案。第三,征求意见和建议,谋求

14、支持配合。第四,尊重而不迁就,待人公正平等。第五,教育学生尊重家长,提高父母威信。4.为人师表的内涵相当广泛,它要求教师躬行自明,严于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事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其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做高尚情操的垂范者(二)做健全人格的表率者(三)做身体力行的践履者。5.健全人格及其特征所谓健全人格是指人格的和谐、全面、健康发展,是对理想人格的不断追求和接近。理想人格代表了社会文化和个人的价值理想,是人格的最高追求和可能达到的一种境界。健全人格是现实人格的良好状态,是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又充分表现个人的个性特征,具有内在和谐的人格模式。健全人格具备以下

15、特性:第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社会性的统一。第二,现实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第三,人的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6.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集体足大家志同道台进行创造性合作的团体。在这里,每个教师都能为集体的创造作出自己的贡献,每个人从集体的创造中吸取精神力量,同时也以精神力量去丰富自己的同志c在教师集体中,每个教帅的工作和能力,可以彼此比较,分出优劣,激励先进,督促后进。同时,教师也可以吸取别人的经验来丰富和检验自己的经验,以自己的经验去充实集体的经验,达到互学互帮,共同提高D集体是敦师个人的公正评判者,它可以排除来自集体以外对教帅的不公正评价,保护和支持每个集体成员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经验表明,即使是比较年轻,擞有经验的教师,如果在精明能干的领导者所领导的集体里,也会比有经验、有能力,但各随己愿、:互不协调的教师作出更优异的成绩。新时期的教师,都经过某一专业的学习并接受丁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训练,他们在同一个集体中,在同一个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在各自的岗位上从事着同一个目标工作培育人才。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既是一种各司其职、并肩作战的关系,又是一种同心同德、团结协作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创造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增强各方面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关心教师集体,维护集体荣誉是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教师做到: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