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232353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控制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电气控制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电气控制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电气控制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电气控制实验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控制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控制实验指导书(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言实验的目的和任务 实验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使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基本理论并获得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 一、实验目的 1) 进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2) 巩固、加深并扩大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细致踏实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将来从事生 产和科学实验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实验任务 1) 观察常用电器的结构,了解其规格和用途,学会正确选择电器的方法。 2) 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3) 掌握典型电气线路安装、调试、分析与排除故障等基本技能。 4) 初步掌握控制系统调试方法。

2、 5) 初步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使用方法及程序编制与调试方法。应以严肃认真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踏实细致的作风对待实验课,并在实验课中注意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实验方法做一个实验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实验前的准备;进行实验;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分析及写出实验报告.一、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内容、步骤,并复习有关理论知识,在实验前要能记住有关线路和实验步骤。进入实验室后,不要急于联接线路,应先检查实验所用的电器、仪表、设备是否良好,了解各种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型号规格,熟悉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使用方法,并合理选用仪表及其量程。发现实验设备有故障

3、时,应立即请指导教师检查处理,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二、联接实验电路接线前合理安排电器、仪表的位置,通常以便于操作和观测读数为原则。各电器相互间距离应适当,以联线整齐美观并便于检查为准。主令控制电器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联接导线的截面积应按回路电流大小合理选用,其长度要适当。每个接点联接线不得多于两根。电器接点上垫片为“瓦片式”时,联接导线只需要去掉绝缘层,导体部分直接插入即可,当垫片为圆形时,导体部分需要顺时针方向打圆圈,然后将螺钉拧紧,不允许有松脱或接触不良的情况,以免通电后产生火花或断路现象。联接导线裸露部分不宜过长,以免相邻两相间造成短路,产生不必要的故障。联接电路完成后,应全面检查,

4、认为无误后,请指导老师检查后,方可通电实验。在接线中,要掌握一般的接线规律,例如先串联后并联;先主电路后控制电路;先控制接点,后保护接点等。三、观察与记录观察实验中各种现象或记录实验数据是整个实验过程中最主要的步骤,必须认真对待.进行特性实验时,应注意仪表极性及量程。检测数据时,在特性曲线弯曲部分应多选取几个点,而在线性部分时则可少取几个点。进行控制电路实验时,应有目的地操作主令电器,观察电器的动作情况,进一步理解电路工作原理。若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断开电源,检查分析,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注意:运用万用表检查线路故障时,一般在断电情况下,采用电阻档检测故障点;需要在通电情况下,检测故障

5、点时,应用电压档测量(注意电压性质和量程);此外,还要注意被检测点之间有无其他寄生电路或旁路现象以及对测量仪表的阻抗要求,以免造成判断不准确。 四、实验结束工作 实验结束应先断开电源,认真检查实验结果,确认无遗漏或其他问题后,经指导教师检查同意后,方可拆除线路,清理实验设备、导线、工具并报告指导教师后方可离开实验室。实验报告及要求实验报告是实验工作的全面总结,要用简明的形式将实验结果完整和真实地表达出来。报告要求简明扼要,字迹工整,分析合理。图表整齐清楚,曲线和线路图用铅笔及绘图仪器绘制,不应徒手描画.报告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 实验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同组者姓名。2) 实验目的.3) 实

6、验线路图。4) 实验设备。5) 根据实验原始记录,整理而成的数据表格、曲线及计算数据等。6)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回答实验指导书所提出的问题.实验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全压起动及点动控制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复合按钮、熔断器、热继电器、接触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停止及点动控制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及接线方法。3、 熟悉上述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故障的方法。二、实验线路三、实验设备及电器元件1、三相异步电动机 12、LL12通用电学实验台 13、电工工具及导线 若干四、实验步骤1、熟悉电工实验台、电气控制实验板上各器件分布及使用方法。2、按电气原理图接线,先接控

7、制电路.3、自己检查无误后,经指导教师认可后通电试验。4、操作按钮并观察接触器的吸合情况。5、完成主电路接线并试验,观察电动机的运行情况。注意:实验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断开电源,分析故障原因,排除后方可再通电试验。五、思考题1、 连续运转与点动控制的区别是什么?2、 实验中如出现点动正常,无法实现连续运转,故障原因有哪些?3、 实验中如出现电动机转速很低且噪声较大,故障原因是什么?实验二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一、实验目的1、熟悉复合按钮、熔断器、热继电器、接触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及接线方法。3、熟悉上述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8、。二、实验线路 三、实验设备及电器元件1、三相异步电动机 12、LL-12通用电学实验台 13、电工工具及导线 若干四、实验步骤1、熟悉电气控制实验板上各器件分布及使用方法。2、按电气原理图接线,先接控制电路。3、检查无误后,通电试验.4、操作正、反转按钮并观察接触器的吸合、断开情况。5、完成主电路接线并通电试验,观察电动机的运行情况。注意:实验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断开电源,分析故障原因,排除后方可再通电试验。五、思考题1、 电动机处于正转状态,如出现按下反转起动按钮,旋转方向不变,分析故障原因?2、 该控制电路中有哪些保护环节?实验三 三相异步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一、实验目的1、熟悉复合按

9、钮、熔断器、热继电器、接触器、电子式时间继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及接线方法。3、熟悉上述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故障的方法.二、实验线路三、实验设备及电器元件1、三相异步电动机 12、LL-12通用电学实验台 13、电工工具及导线 若干四、实验步骤1、熟悉实验设备及电器元件。2、按图接线,先完成控制电路。3、检查无误后通电试验,操作起动按钮并观察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的通断情况。4、完成主电路接线并试验,观察电动机的运行情况。五、思考题 试用断电延时继电器实现本控制要求。实验四 三相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一、实验目的1、熟悉整流装置、滑线变阻

10、器及时间继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及接线方法。3、熟悉上述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故障的方法。二、实验线路三、实验设备及电器元件1、三相异步电动机 12、LL12通用电学实验台 13、电工工具及导线 若干四、实验步骤1、检查各电器元件的质量情况,了解其使用方法.2、按电气原理图接线,经指导教师认可后通电实验。3、操作起动按钮和停止按钮,观察电动机制动情况。4、调节滑线变阻器R的阻值大小,观察制动效果.注意:实验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断开电源,分析故障原因,排除后方可再通电试验。五、思考题1、 时间继电器的延时长短对制动效果有什么影响?2、 实

11、验中曾发生何种故障,是如何处理的?实验五 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起动控制一、实验目的 掌握多台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的控制方法。二、实验要求(选做两个)有两台三相异步电动机M1和M2,要求:1、先起动M1,后起动M2,同时停止.2、起动时先M1后M2,停止时先M1后M2.3、起动时先M1后M2,停止时先M2后M1。三、实验设备及电器元件1、三相异步电动机 22、LL12通用电学实验台 13、电工工具及导线 若干四、实验步骤1、课前根据要求设计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2、实验时按图接线并调试.五、实验报告要求 分析控制电路工作原理与故障。实验六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设计与调试一、实验目的 掌握继电器接触

12、器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二、实验要求自选题目,给出控制要求并完成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1、电路不少于3个线圈。2、供选器件:复合按钮(4个)、接触器(4个)、通电延时继电器(2个)、热继电器(2个)。三、实验步骤1、课前自定控制要求并设计出控制电路.2、实验时按图接线并调试.五、实验报告要求 分析控制电路工作原理与故障。实验七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操作训练(一)与或非逻辑功能实验在S7-300模拟实验挂箱(一)上完成本实验。一、 实验目的1、 熟悉PLC实验装置,S7-300系列编程控制器的外部接线方法2、 了解编程软件STEP7的编程环境,软件的使用方法。3、 掌握与、或、非逻辑功能的编程方法.二、基本指令编程练习的实验面板图 左图中的接线孔,通过防转座插锁紧线与PLC的主机相应输入输出插孔相接。I为输入点,Q为输出点。上图中下面两排I0.0I1。5为输入按键和开关,模拟开关量的输入。上边一排Q0.0Q1。1是LED指示灯,接PLC主机输出端,用以模拟输出负载的通与断 三、梯形图参考程序通过程序判断Q4。1、Q4。2、Q4。3、Q4。4的输出状态,然后再输入并运行程序加以验证。 实验参考程序, 四、实验步骤 梯形图中的I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