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能卷63——选择题解题技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5231622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能卷63——选择题解题技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提能卷63——选择题解题技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提能卷63——选择题解题技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提能卷63——选择题解题技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提能卷63——选择题解题技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能卷63——选择题解题技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能卷63——选择题解题技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能卷63选择题解题技法 班级: 姓名:技法题组1仔细审题,抓住“题眼”1由DNA分子蕴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脱氧核苷酸 B核糖核苷酸C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D核糖、碱基、磷酸技法导练题眼是“完全水解”,这就表明水解产物不是核苷酸,而DNA和RNA不同点之一在于五碳糖不同。2二倍体植物生活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细胞分裂异常,若某二倍体植物经有性生殖产生的子一代植株具有下列变异表现:细胞、器官比较大;抗逆性增强;高度不育等。则这种变异产生的途径可能有()亲本都在幼苗期发生有丝分裂异常,形成未减数的雌雄配子父本减数分裂形成正常雄配子,母本减数分裂形成未减

2、数的雌配子父本在幼苗期有丝分裂受阻形成四倍体,母本减数分裂形成正常雌配子亲本都发生减数分裂异常,形成未减数的雌、雄配子A B C D技法导练题眼一:“细胞、器官比较大;抗逆性增强”暗示了该植株具有多倍体植株特点;题眼二:“高度不育”暗示了该植株不是四倍体植株,而都提到了“形成未减数的雌雄配子”,由此形成的子一代应该为四倍体,因此可排除;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定:单倍体和三倍体植株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不是成对存在的,其高度不育是联会紊乱造成的,因此该子一代植株应为三倍体植株。3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

3、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性激素技法导练题眼是“蛙脑垂体提取液”,暗示了其中已经不存在完整的脑垂体细胞,因此不会合成、分泌促性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而题目中根本没有涉及下丘脑,故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这种激素只能是雌性激素,原因是垂体中原来合成的促性腺激素刺激蛙的卵巢,促进卵巢合成、分泌雌性激素。4当人们参加体力劳动并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 B C D技法导练题眼一:“参加体力劳动”隐含的意思是需要消

4、耗大量的能量,此时葡萄糖被大量氧化分解,血糖降低,所以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题眼二:“大量出汗”隐含的意思是体内水分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技法题组2对比分析5某研究小组利用能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消耗的O2量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释放的CO2量和消耗的O2量之间的差值C甲组右管液

5、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D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技法导练(1)装置对比:(2)选项对比:选项A、B考查的是引起液面变化的原因;选项C、D考查的是依据液面变化判断细胞呼吸类型。乙组液面不变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O2的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相等进行有氧呼吸,二是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进行乳酸发酵。6下列物质或结构中,不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是 ()技法导练题干关键信息为“特异性”。A中的tRNA只能运输的氨基酸为甲硫氨酸;D为抗体,其只针对于一种特定物质特定的抗原;C为细胞膜,其功能特性为选择透过性;B为吞噬细胞,可以吞噬所有抗原,没有特异性。7甲图

6、表示干细胞的发育途径,乙图表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其中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乙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和乙图中都含有细胞整个生命历程中的所有变化: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B如果甲图中的细胞是乙图中的细胞,则分泌物最可能是神经递质C如果甲图中的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则其在增殖分化成B细胞和T细胞的过程中要选择表达不同的基因D如果甲图和乙图表示的是发生在同一个人体内的过程,则甲图中的细胞和乙图中的细胞相比,基因数目在分化过程中要减少技法导练对比分析甲、乙两图,乙图中因通过a过程细胞数目增加,而通过b过程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所以a、b分别为细胞增殖和细

7、胞分化;因神经细胞的功能为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递兴奋,在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完成的;细胞分化的实质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此过程中基因的数目没有改变。技法题组3淘汰排除法8已知决定色氨酸的密码子只有一种,决定亮氨酸的密码子有六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亮氨酸被利用的机会多于色氨酸B决定亮氨酸的基因中相关碱基序列替换一个碱基对时,编码的氨基酸不可能仍是亮氨酸C决定色氨酸的基因中相关碱基序列替换一个碱基对时,编码的氨基酸可能还是色氨酸D色氨酸和亮氨酸不可能在同一种蛋白质中出现技法导练(1)根据题干信息排除:(2)根据知识性错误排除:选项D本身存在知识性错误,且与题干信息无关,可予以排

8、除。9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a和b)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纤维表面(如图),给该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变化。下列对两电极电位高低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记录仪指针第一次偏转时,a点的电位高于b点兴奋从a点传导到b点的方式是局部电流记录仪指针第二次偏转时,b点的电位高于a点b点兴奋时Na外流A B C D技法导练图中刺激点受刺激传导至a点记录仪发生第一次偏转时,a点膜内外电位为外负内正,b点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其两电极位于膜外,则b点电位高于a点,由此可排除选项C;第二次偏转时,b点电位低于a点,故可排除B;b点兴奋时的电位变化是由Na内流形成,故可排

9、除A。10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A B C D技法导练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故可排除A、B、C。11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此细胞是活细胞B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D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KNO3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技法导练只有活细胞的原生质层才具有选择透过性,才可能发生渗透作用而出现质壁分离,因此选项A、B正确;K和NO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增大细胞液

10、的浓度,使细胞吸水发生自动质壁分离复原,因此选项C也正确;发生了质壁分离时一定是因为外界的KNO3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技法题组4逆向思维12运动员在进行强度较大的训练时,腿部等处的组织有轻微类似水肿的现象,其原因是()A淋巴回流受阻 B血浆蛋白明显降低C肌肉细胞产生大量水分运至组织液中 D以上解释均不正确技法导练完善如下逆向思维图示:选C项13某哺乳动物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全部不正常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A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分离 B四分体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C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不正常 D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技法导练完善如下逆向思维图示:选A

11、项14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基因型为AaBbdd与aaBbDD的两个亲本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A62.5% B37.5% C10.2% D25%技法导练由于DDddDd,表现型为显性,所以没有和个体AaBbdd表现型相同的。求和个体aaBbDD表现型相同的为1/23/413/8,则不同于双亲表现型的为13/85/862.5%。15如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在t1之前,酵母菌呼吸作用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在t1之前,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既有H的产生,也有H的消耗C在t1t2时段,进行无氧呼吸是酵母菌

12、单位时间内消耗葡萄糖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D在t2t3时段,乙醇含量过高是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技法导练完善如下逆向思维图示:技法题组5信息转化法16为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出新鲜的下丘脑和垂体,然后将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能抑制TSH的分泌BTSH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TSHDA瓶为对照组,排除培养基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技法导练本题用实验的方法分析几种内分泌腺(或激素)之间的关系。垂体的分泌

13、活动可以用右图表示:将该图解与题目中的实验结果结合起来,由A瓶、C瓶、D瓶比较,可知甲状腺激素能抑制TSH的分泌;由A瓶、B瓶、E瓶比较,可知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TSH;但是根据题图中信息得不出TSH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的结论。17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时期碳吸收量(kg Ca1)碳释放量(kg Ca1)A1.2010141.201014B1.2010141.261014A.生态系统中碳的吸收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碳的释放主要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实现B如果碳释放量远远大于碳吸收量,会引起温室效

14、应CB时期属于增长阶段,A时期属于稳定阶段DB时期大量植树造林可以使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趋于平衡技法导练为了便于理解表格中数据与生态系统所处的时期,可以将表格信息转化成下列图解:从图1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正好被细胞呼吸所分解,所以该状态下植物的干重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整个生态系统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图2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少于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所以植物的干重减少,生态系统处于衰退状态。18如图甲是某生物细胞的模式图,图乙是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是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与9有关B基因表达发生的场所主要是5和7C用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图乙所示细胞,HO的生成部位是D图乙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