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钢栈桥施工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5196441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上钢栈桥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水上钢栈桥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水上钢栈桥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水上钢栈桥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水上钢栈桥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上钢栈桥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上钢栈桥施工方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佛山市南海区XX大桥建设工程水中栈桥施工方案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4月02日目 录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述12、编制目的13、编制原则14、地质情况25、水文情况46、气象情况5二、编制依据5三、施工总体目标61、质量目标62、安全目标6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64、文明施工目标65、技术要求6四、钢栈桥施工方案91、施工准备92、施工及质量控制93、施工工艺流程图144、栈桥施工注意事项155、工程质量主要技术措施156、钢栈桥拆除167、栈桥作业安全技术178、钢栈桥及钻孔平台受力计算19五、人员、机械安排计划261、人员配置262、施工机械设备

2、27六、质量保证措施271、组织措施282、材料质量与机械设备保证措施293、技术措施294、安全措施305、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图31七、安全生产施工措施31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312、安全保证体系的职责落实323、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344、施工现场用电安全355、现场安全施工366、雨季洪期施工措施37八、文明施工要求和措施381、遵循原则382、保证措施39九、应急救援预案40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402、应急措施40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1.1XX大桥位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里水沙涌居委上沙村和大沥镇金峰洲片区,西起里水镇上沙路,向东跨越XX(航道等级级)后与地面道路接顺。本项目道路等级

3、城市支路,设计车速为40Km/h。跨河堤段桥梁桥宽18m,双向4车道,两侧设人行道,河堤外侧引桥桥宽15m,双向4车道,不设人行道,大桥跨越XX,道路红线宽为32m,道路全长约0.66km,其中跨越XX桥长约580m。1.2本项目全线共设1座大桥,4个人行梯道。大桥跨越XX,是控制整个工程工期的重要节点,全桥长562米,桩号范围为K0+146.5K0+708.5。跨径组合为(4x30m)简支小箱梁+(65+110+6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5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大箱梁+(3x30m)简支小箱梁+(2x30m)简支小箱梁。4座梯道为A、B的跨径布置为9.0m梯道接人行旋转楼梯,梯道C、D的

4、跨径布置为9.5m梯道接人行旋转楼梯,上部结构采用钢筋砼连续梁,支架现浇施工。1.3本桥主墩PM6#、PM7#墩位于水中,为了施工该两个桥墩,拟从东西两岸各修建一条钢栈桥到达桥墩位置,供材料、人员、设备使用;北岸钢栈桥长约45米,南岸钢栈桥长约65米,宽均为6.0m。在PM6#、PM7#墩位处设置钢平台,为下一步的桩基施工提供临时工作平台,每处桩基处设置20mx12m平台,施工平台靠岸边一侧设一处机械施工平台,平台宽6.0m,长12.0m,钢栈桥设计荷载:50t。2、编制目的为加强XX大桥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并对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实际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配套能力及现场实际情况的

5、基础上,围绕着确保安全、保证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的目标来编制施工组织方案,科学指导本工程桥梁主墩部位的工程施工。3、编制原则严格遵循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地质资料及国家、部委和佛山市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规定,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总体考虑,全面协作,合理规划整个工程的施工程序、技术措施,加强各施工工序间的衔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政策,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优质、快速、高效地完成本工程施工。4、地质情况场地位于里水镇上沙路东侧、浔峰洲路西侧,地貌单元为珠江三角洲冲击平原地貌,场地地势较平坦,桥梁起点在里

6、水镇上沙路金沙半岛,终点在浔峰路,地质岩性主要为石炭系炭质灰岩。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桥址区范围地层结构较为复杂,经综合整理,场地内岩土层按其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分为:1、第四系人工填筑土层(Qml);2、第四系冲积层(Qal);3、第四系残积层(Qel);4、石炭系(C)基岩。分述如下:(一)第四系(Qml)土层1、填土层(Qml) 层序号该层在陆上所有钻孔有分布,层厚2.04.3m,平均3.06m。黄褐色、灰褐色间灰白色红褐色,松散稍密,主要由碎石、砖块、砂土、粘性土以及020cm混凝土块组成,场地XZKQ13在1.14.1m处存在管道,填土时间为近期,直接推填欠压实。2、冲积层(Qal) 层

7、序号本层层面起伏,分布不均匀,土性较复杂,从上而下可分为7个亚层,分述如下:(1)粉质粘土层 层序号 此层仅在XZKQ3、XZKQ4两个钻孔有分布,该层顶板标高-1.430.1m;顶板埋深3.304.90m,平均1.38m;层厚0.902.60m,平均厚度1.75m。黄褐色,湿,软塑可塑,主要为软塑状态,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本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次,实测击数N/为45击,校正击数N为3.54.5击,平均为4.0击。(2)淤泥质土层 层序号此层在13个钻孔都有分布,顶面高层-2.501.10m,顶面埋深1.605.90m,厚度1.111.7m,平均厚度5.99。灰褐色,饱和,流塑软塑,含有机

8、质,具有腥臭味,局部夹杂粉细砂薄层。(3)粉砂层 层序号此层分布较为广泛,在21个钻孔都有分布,顶面高层-16.841.15m,顶面埋深2.0020.00m,厚度0.710.30m,平均厚度4.00。灰褐色,饱和,松散为主,局部稍密,主要成分为石英,颗粒级配一般,泥质含量10%15%。(4)淤泥质土层 层序号此层仅在9个钻孔都有分布,顶面高层-3.32-0.75m,顶面埋深3.907.00m,厚度1.813.20m,平均厚度7.11。灰褐色,饱和,流塑软塑,含有机质,具有腥臭味,局部夹杂粉细砂薄层。(5)粉质粘土层 层序号此层仅在4个钻孔都有分布,顶面高层-9.64-8.840m,顶面埋深10

9、.0011.00m,厚度2.403.30m,平均厚度2.65。黄褐色、灰白色间灰褐色,湿,软塑可塑,以可塑为主,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局部夹有粉细砂、粉土薄层,且含黑色腐殖土。(6)细砂层 层序号此层在12个钻孔都有分布,顶面高层-19.89-10.390m,顶面埋深12.8023.00m,厚度1.75.3m,平均厚度3.22。灰白色,饱和,稍密为主,局部中密,主要成分为石英,颗粒级配一般,局部夹杂粉土薄层。(7)中砂层 层序号此层仅在3个钻孔都有分布,顶面高层-13.68-10.85m,顶面埋深14.0016.80m,厚度2.93.8m,平均厚度3.47。灰白色,饱和,稍密为主,局部中密,主

10、要成分为石英,颗粒级配良好。3、残积土层(Qel)(1)粉质粘土层 层序号此层仅在6个钻孔有揭露,主要为粉质粘土,局部夹杂粉土薄层,为炭质灰岩风化土。顶板标高-19.0810.38m;顶板埋深13.7022.20m,平均2.17m;层厚1.003.80m,厚度变化较大。(二)石炭系基岩( C ) 层序号场地下伏基岩主要为石炭系炭系灰岩,根据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四个亚层,分述如下:(1)全风化岩带 层序号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45次,实测击数为3048击,平均为22.8击校正击数为18.731.3击,该岩带在14个钻孔均有揭露,顶面标高-29.3812.68m,顶面埋深16

11、.0032.70m,厚度0.9014.40,平均厚度7.42m。灰黑色、灰白色和黄褐色,岩心呈坚硬土柱状,手掰易断,浸水软化,且局部夹有强分化薄层,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2)强风化岩带 层序号该岩层仅在15个钻孔分布,顶面高层-48.48-13.12,顶面埋深16.5051.80m,厚度0.7034.60m,平均厚度15.67m。灰褐色、灰黑色和黄褐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土夹岩块状,手掰易断,浸水软化,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3)中风化岩带 层序号该岩带仅在11个钻孔有揭露或分布,顶面高层-59.84-14.70,顶面埋深16.4061.30m,揭露厚度或厚度1.1012.60m,平均揭露

12、厚度或厚度4.26m。深灰色、红褐色,隐晶质结构,层状构造,岩芯多呈块状,局部呈短柱状,节理裂隙较发育,锤击易碎,岩质软,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4)微风化岩带 层序号该岩带在15个钻孔有揭露,顶面高层-59.55-15.04m,顶面埋深16.5062.70m,揭露厚度1.2022.50m,平均揭露厚度7.54m。深灰色、红褐色,隐晶质结构,中后层构造,岩芯较完整,多呈长柱状,节长10100cm,局部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质较硬,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5、水文情况在勘测项目区域内XX河宽约215m,水深随朝夕涨落约1.54.0m,水位朝夕涨落变化较大,与场地的水力联系密切相关,大部分钻孔水位随着

13、河水水位变化而变化,同时受流域补给,丰枯水期河水位45m落差,施工时应当注意。勘察期间测得钻孔稳定水位埋深1.602.20m(标高0.861.46m)场地地下水位与季节、气候、地下水赋存、补给及排泄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与XX与场地的水力联系尤为密切,丰水期为59月份,枯水期为121月份,枯水期地下水位变化约2m,而丰水期地下水位变化较大。6、气象情况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南临港澳,气候条件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丰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左右,极端最高39,极端低温-2。年平均降雨量16202000mm之间,雨季集中在4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

14、0%左右。夏季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秋冬季雨水明显减少。年平均日照时数16891723h,春季多阴雨天气,是日照最少的季节。主要的气象灾害有热带气旋、暴雨、干旱、强对流、低温阴雨等,秋冬季节雾霾相对较多。二、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1)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保及消防等有关规定;(1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的佛山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