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517427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月亮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走月亮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走月亮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走月亮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走月亮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月亮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月亮教学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月亮教学设计第1篇:走月亮教学设计 走月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正确认读本课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与老师指导相结合。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在读中感受月光下漂亮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获得的无限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入本文所营造的宁谧、淡中蕴浓的氛围。 难点: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漂亮景象,体会月光中获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师:师生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当你

2、和妈妈在一起闲逛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2今日,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挚友和她的妈妈一起闲逛,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7走月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配乐范读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相识的字可以请教小老师,不明白的词语画下来大家一起沟通。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尝试让孩子去总结、概括。 其次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闲逛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品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再

3、读课文,把给你印象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下来,和你的小伙伴体会着读一读,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自读-小组) 1秋天月夜的奇妙。 秋天“月儿是那样光明,月光是那样柔软,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让学生依据文本绽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漂亮的月亮及闪闪耀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 2当看到这么漂亮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

4、感到开心、兴奋,还有没有其他缘由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在光明、柔软的月光下,阿妈喜爱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闲逛,我们手牵着手观赏月下漂亮的景色,该有多么华蜜哇! 阿妈领着“我”观赏月下漂亮澄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游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华蜜甜蜜。 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暖和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识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我”突然望见漂亮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耀烁的小星星,似乎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牵着闪耀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竞赛吗?不,

5、阿妈就是那漂亮的月亮,“我”就是那闪耀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3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老师可随机进行指导。 三、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华蜜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沟通。 师: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视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觉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暖和,那样的华蜜、欢乐。 四、整体回顾 1走月亮这篇文章用美丽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专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2让我们尝试着背诵全文。 五、

6、课后作业。积累描写景色的段落句子。 第2篇:走月亮教学设计 走月亮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在教学本文时,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使学生不仅感悟到温馨、欢乐、华蜜的亲情美,而且体会到月色下的意境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尝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避开把文章“讲”没味儿了。 教学过程: 一、激发爱好,导入新课 师:首先,我们先来观看一段flas

7、h动画。 (多媒体播放flsh动画: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对儿母女悠然地闲逛。此间,配以优雅的音乐。) 师:同学们,这种情景美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随着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走月亮”,闲逛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看着漂亮的景色,感受着妈妈浓浓的亲情。 二、品读课文,深化学习 1.找出文中喜爱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爱。 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奇妙意境自读课文,并找出你最喜爱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2.全班沟通,指导朗读。 (依据学生朗读的详细内容,随机点拨。) 设想学生找到的语句: a:“月盘是那样光明,月光是那样柔软。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 师:你为什么喜爱这

8、里呀? 学生依据自己的体会回答,老师相机引导作答。 师:这么美的景色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指导学生读出那种奇妙的意境,在读中,在倾听别人读中仿佛看到了为我们描绘的秋天月光下的漂亮景色。 多媒体出示静态画面:柔软的月光下,高高的山,村头的树,村间的路,一片幽静、祥和的景象。进一步体会自己那种奇妙的境界,使学生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秋天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楚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奇妙。 b: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师:说说你喜爱的理由。

9、老师相机提问:香味在流,月光在流,怎么可能?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月光下小溪、山草、野花构成的一幅甜蜜画面,体会到正是这种语言,才将本无情感的自然之物附着上甜蜜、欢快、华蜜心情,如流水绵绵不绝。 多媒体出示动态画面:月光下的溪水澄澈漂亮,淙淙地流着,鹅卵石布满河床,小水塘映着月光。 从而让学生体会“我”和阿妈观赏到的澄澈漂亮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间的多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里的数不清的月亮。秋风轻拂,多数个小水塘中的多数个小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荡。 师:这么奇妙的画面,谁能用你的朗读来体会体会呢? 学生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漂亮的景色时的心情

10、。 指导朗读:让学生读出欢快、华蜜的语气。 c:“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走过走过走过走过”“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望见似乎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引导学生合志向象: 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 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 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多媒体展示flash动画:月光下,秋虫鸣唱,夜鸟翱翔。妈妈拉着“我”的手,走过溪岸、走过石拱桥闲逛的画面。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师: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

11、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漂亮的月亮及闪闪耀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 三、思想感悟,情感体验 师:你们觉得“我”和妈妈华蜜吗?体现在什么地方? 使学生体会到:“我”和阿妈在漂亮的月光下闲逛特别华蜜,充溢情趣。 师:你有没有和妈妈或者家人在一起感到华蜜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沟通。 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或者家人一起闲逛时的华蜜心情,来感受此时华蜜甜蜜的心情,感受妈妈、家人身上的暖和气息。 老师随机点拨: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视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觉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暖和,那样的华蜜、欢乐。 四、总结 走月亮这篇文章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

12、。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自主地走进一幅如诗、如画、如室外田园般的画卷中。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专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学生轻声感情朗读。 五、尝试着背诵全文 六、布置 作业 小练笔: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学会了独立行走,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 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华蜜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写一写。 提示:过年过节、生日、爸爸妈妈带你出去玩 板书设计: 2 走月亮 小路 温馨 溪边 欢乐 景美 情浓 田埂 甜蜜 华蜜 第3篇:走月亮教学设计 走月亮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

13、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2、今日,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挚友和她的妈妈一起闲逛,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走月亮) 3.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风俗。指的是在月光下闲逛的情景。) 4、文中写的是谁,又是怎么走月亮的呢? 说得好,我和妈妈手拉着手在洒满月光的田间小路上闲逛。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课本,带上我们的耳朵、眼睛、鼻子和心耳朵、眼睛、鼻子和心到书本上去看看月亮。 (1)生字词扫盲 (2)思索: “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并用“”标记出来。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用“”标登记来。出现了几次? (通过本节课的学

14、习,老师想让你们的课本变得饱满起来,用各种各样的标记符号记录你们思索的踪迹,也希望这些好的学习方法能伴随你以后的学习之路。) 2、在你读课文时,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请同学们来汇报。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 “洱海”是个海吗?它在哪? 月亮为什么有时圆,有时是月牙呢? 课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播放课件:金钥匙)自读课文中发觉的问题,有的是学问性的问题,可以查资料或请教别人。假如有的问题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可以放一放,以后再解决。有的是关于理解课文的重要问题,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解决。一般这类问题,应与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亲密相关。 同学们提出的第一题,有查到河海的资料了。(生:洱海,它是一个形态像耳朵的淡水湖。在云南省大理市内,西面有点苍山,东面有玉案山,气候温顺潮湿,是一个景色迷人的风景区。)通过查资料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其次题与课文关系不大以后再解决。 第三题,就是这一课的一个重要问题。 3、理清文章大致依次。 (1) 那么文中写了几次“啊,我和阿妈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