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眼镜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517329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睛眼镜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眼睛眼镜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眼睛眼镜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眼睛眼镜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眼睛眼镜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睛眼镜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睛眼镜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了解用眼护眼常识。2 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的探究,培 养学生信息收集、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2 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 ”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的探究,让学 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的探究, 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

2、通过用眼护眼教育,强化眼保健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是本章 透镜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 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的应用,探究凸 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的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观察世界的窗口。这一节从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

3、逐步展开,在介绍眼睛的调节作用后,进一步引出了视力缺陷及其矫正的问题。本节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 让学生领悟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方法,为主动探究、解决新问题奠定基础。教学重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教学难点:近视和远视的成因。三、教学策略在教学目标上,不仅关注学生获得的有关眼睛和眼镜的知识,而且更加注重科学探究过程、探究方法的学习,不仅关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而且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在课堂结构上,按照发现问题一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来建构课堂程序,即: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引入新课,强化问题意识,激发 学生探究学习

4、的欲望。分析问题,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眼睛是如何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 ”和 近视和远视成因”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解决问题,即通过近视和远视矫正”的探究和眼健康保健知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眼保健知识,学会正确用眼和护眼,体 现物理教学的人本观。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水、蜡烛、光屏、火柴、眼球模型、近视眼镜、远视眼镜等。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如果把你的眼睛 用布蒙上,你生活和学习还方便吗?你知道眼睛

5、是 如何看到物体的吗?很多同学戴了眼镜,现在把你的眼镜摘下来,看到 的景物还清楚吗?你的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学生按要求活动, 描述自己的感受, 并回答问题。创设情景,从学生 的亲身感受岀发, 引岀物理问题,体 现从生活到物理 的课程理念,激发新课教学(30分钟)眼镜为什么能够矫正视力?引入课题一眼睛和眼镜。一、眼睛结合眼睛的模型和挂图,观察眼睛的结构。逐一介绍眼球的结构,并与照相机对比,明确晶状 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当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时,我们就看见物体了 (提 示学生,我们晶状体的焦距很短, 只有1 2cm,因 此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都在两倍焦距以外;同时让 学

6、生观察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的位置,为学生 实验做好铺垫)。然后思考解决以下问题:1 .眼睛睫状体起什么作用?(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 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 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 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 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2. 眼睛中瞳孔起什么作用?(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 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若在一个阳光普照的室外环境下,由于我们的眼睛不用太多光线来 观看物体。瞳孔会自动收缩;相反,在漆黑的环境 下,由于我们需要更多的光线来看物体,瞳孔便会 自动扩张,瞳

7、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3. 视网膜起什么作用?(眼睛中视网膜的作用是把 物体成的像的光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再经过通往大 脑的神经把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到达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视网膜好像照相机的 底片。)学生观察并交流讨论提岀的问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 观察和思考,加深对眼球各部分作用的理解。4既然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 镜,那么物体能成什么样的像?(光线由物体射入 眼球,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然后到达视网膜 形成倒立缩小的像,但我们看见的物体都是直立的 物像,是因为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师生总结:我们的眼睛就是这样,光线由我们所观 看的物体发岀,经过瞳孔

8、(好像照相机的光圈)再 由角膜及晶状体(功能好像照相机的镜头),再会 聚在视网膜上(好像照相机的底片)。通过阅读和画图 理解主光轴、光心 等概念,了解通过 光心的特殊光线。实验:利用充水的透明橡皮膜模拟晶状体的变形 与调焦。实验器材: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水、蜡烛、光屏等。实验步骤:1 将透明橡皮膜、注射器、水、乳胶管、止水夹按 图1装配,利用注射器可以改变透明橡皮膜内水的 多少,从而改变橡皮膜的厚薄程度,改变焦距。2 透明橡皮膜和水构成凸透镜,其共同作用相当 于眼球中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先让蜡烛 在距离凸透镜较近处,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 的像。这相当于眼睛观察较近处

9、的物体,记下此时 透明橡皮膜内水的多少和橡皮膜的厚薄程度。3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移至距离 凸透镜较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透明 橡皮膜内的水应该多些还是少些?橡皮膜是厚些还 是薄些?通过实验理解眼睛的调节作用。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实验结论:人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 较薄,焦距较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 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看近处物体时, 睫状体收缩,晶状体较厚,焦距较短,近处物体射 来的光又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近处的物 体。教师介绍:眼睛的调节还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物距 改变时,眼睛是靠改变晶状体表面的弯曲程度改变 焦距。这种作用叫做眼

10、睛的调节。当晶状体表面弯 曲程度最小,眼睛的焦距最大时,人眼能看到的最 远点,称为眼睛的远点。当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 大,眼睛的焦距最小时,人眼能看到的最近点,称 为眼睛的近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大 约10 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 疲劳的距离,大约是 25 cm,叫做明视距离。预防 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 应保持在25 cm左右。眼球好像照相机,总结如下:眼球照相机结构角膜、房水、晶状 体和玻璃体(相当 于一个凸透镜)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瞳孔光圈视网膜(有感光细底片(有感光材胞)料)成缩小、倒立、实像缩小、倒立、实像像像距不变。当物距焦距不

11、变。当物距调变小(或变大)时,增大(或减小)时,节增大(或减小)晶减小(或增大)镜状体的曲率以减头与底片间的距作小(或增大)焦距,离(即像距),使使物体在视网膜物体在底片上成用上成清晰的像清晰的像二、近视眼及其矫正请几位同学上台,其中几位视力正常的同学,几位是近视眼的同学,请近视眼的同学摘掉眼镜,配合 学生配合进行实实验。教师岀示印有三字经的卡片,让同学们从眼从活动中得出近 视眼能看见近处 的物体,看不见远 处的物体。验。前开始,每念一个卡片上的字后退一步,逐步后退。问题:近视眼能看见近处的物体,看不见远处的物体。这些人单靠自身眼睛的调节已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处理?

12、讲解: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使晶状体变凸,或睫状体调节能力降低,远处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面,形成近视眼。形成近视眼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是形成学生近视眼的主要因素。儿童、青少年眼睛中的晶状体弹性强,睫状体的调 节能力大,但是如果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书本 放得离眼太近,或采光、照明条件不好,或持续用 眼的时间过长,都会使睫状体内的肌肉持续收缩。 晶状体凸度增大,久而久之,一旦看远方物体时, 睫状体内的肌肉就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 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就造成了假性近视。发生假性近视以后,如仍不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 施,就会造成变凸的晶状

13、体不能恢复正常,就会变 成真性近视。渗透用眼卫生教育。探究实验:近视眼的矫正猜想:应用什么透镜来矫正近视眼,并用实验的方 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近视眼镜一副、火柴等。实验过程:1.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处,使光屏上呈现烛焰像。2 .如图2所示,将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 将光 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 视 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理解近视眼的矫正方法。3移去近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这就是 近视眼所看到的景象。 沿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 直到光屏上能重新呈现清晰的像。实验结论:近视眼在观察远处的物体时,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

14、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的作用 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从而能在视网膜上成 清晰的像。三、远视眼及其矫正思考:请学生猜想一下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近处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后面而看不清。引导学生设想用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使近处物体传来的光线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的物体。根据刚才对近视眼如何矫正的推测,弓I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小组合作探究,探究远视眼的矫正。远视眼在观察近处的物体时,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理解远视眼的矫正方法。矫正远视眼所配戴的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从而能在视网膜上成学生按要求完成任 清晰的像。务。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这里有几个老花镜,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的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然后分组进行讨论,设计测量老花眼镜度数的实验方案。多媒体投影相关知识。1 .透镜的焦度():透镜焦距的倒数。公式:二1/f (f为透镜焦距)单位:m _1 fm2 .眼镜度数=透镜焦度 X1003.凸透镜的度数用正数表示,凹透镜的度数用负数表示。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