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谜语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5172985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语言谜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班语言谜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班语言谜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班语言谜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班语言谜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语言谜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语言谜语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语言谜语教案【篇一: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奇怪的桥设计背景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关键是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乐意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所以在语言教学中我认为要达到这些教学目标:养成倾听的习惯;乐意与人交谈;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根据幼儿间遇到困难不能互相帮助这一现象在此设计本课学习内容。活动目标1、 按挂图进行观察,理解故事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2、 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3、同伴间有困难时要热心相助。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善于倾听,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学难点:使幼儿懂得同伴间有困难要互相帮助的道理。活动准备挂图 录音机 头饰。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组织小朋

2、友随音乐走进活动室,幼儿落座为幼儿出示谜语桥,进而为幼儿带来一个关于桥的故事。二、欣赏视频,展开活动1、打开课件,播放视频故事奇怪的桥。设计问题: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中有谁 ?2、打开录音机,让幼儿认真听故事。设计问题:1、 你喜欢故事中的乌龟妈妈和小乌龟吗 ?2、 为什么喜欢 ?3、小朋友在平时有帮助过别人吗3、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能说几句话吗4、鼓励个别幼儿讲故事三、表演故事,巩固活动四、活动延伸,总结渗透小朋友回家要把故事讲给自己的朋友听,并告诉他朋友之间同伴之间有困难要互相帮助。【篇二:大班语言教案】大班语言教案:牛气冲天常安幼儿园 蔺凤设计意图:牛,做为

3、一种家畜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许多孩子对牛的认识还处于外形轮廓上的认知阶段。今年是牛年,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吉祥年,是给中国人带来好运的一年。乘着牛年的喜气,孩子们也要牛气冲天! 活动目标1、了解牛的身体特征及其生活方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2、在活动中体验牛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图片、歌曲 、 牛的成语2、经验准备:查找牛的相关资料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谜语:田里把活干,勤劳爱奉献,身壮力气大,只把草当饭。(谜底牛)重点问题1、你在哪里看见过牛?(牛生活的地方、媒体)2、牛的家族很大,成员很多,你知道牛有哪些?(黄牛、水牛、牦牛、奶牛)3、奇怪的牛:(驼峰牛、喷水牛、吹风牛、

4、香味牛)小结:无论是普通的牛还是奇怪的牛,他们都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价值分析:以谜语引入,了解不同的牛,引出牛的共性话题。二、交流分享1、牛的身体大揭秘(1)牛角重点提问:牛角有什么用?师:古代时候,牛不是温顺的家养动物,而是野性十足,而且善战,靠着牛角的威力与对手一比高低。(2)牛眼和牛鼻重点提问:牛吃食物主要靠眼睛还是鼻子?师:牛的眼睛虽然很大,可是视力很差,而且是色盲,只对很深的颜色有反应,浅的颜色几乎视而不见。嗅觉器官,嗅觉很灵敏,比人类的嗅觉灵敏,能分辨哪些草能吃,哪些草不能吃。牛的鼻子上为什么有个铁环?师:在牛的鼻子上拴上一个环子,也叫牛鼻环。如果牛不听话就可以轻松地把它制服。(3

5、)牛嘴重点提问牛嘴为什么一直流口水?师:反刍现象(牛没有牛有四个胃,但只有一个胃能消化食物,其他三个胃只能储藏食物,所以这三个胃里的食物要重新反回到嘴里重新咀嚼。)(4)牛尾重点提问:牛尾巴有什么用?脑筋急转弯:一头牛头朝北,牛尾朝哪?小结:动物的尾巴千奇百怪,牛尾巴的最大用处就是驱赶蚊虫,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也是非常有趣的,去查查资料看看有什么发现。价值分析:通过幼儿对收集资料的交流,了解牛的身体特性和生活习性。2、牛的趣事:(1)牛身上的细菌是怎么处理的?(2)牛一天睡觉多长时间?(3)小牛生下来多长时间能站起来走路?价值分析:老师收集的牛的趣味知识与孩子们一起分享,激发孩子们进一步探究的愿

6、望。三、牛的功劳大1、重点提示:你喜欢牛吗?为什么?2、牛的功劳大:食品:牛奶、牛肉、钙片、壮骨粉日用品:皮带、梳子、皮鞋、皮衣、牦牛被勤劳:耕田、拉车、斗牛牛文化;红牛饮料、铁牛(拖拉机)、牛仔裤、牛市(股票)价值分析:(牛家族的四位代表从四个方面证明牛的功劳大),感受牛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四、牛气冲天师:接着牛文化,我送大家四个成语:汗牛充栋 努力学习 九牛二虎 身强力壮多如牛毛 喜事不断 牛气冲天 天天向上价值分析:激发幼儿自信、积极向上,做一名优秀的小朋友【篇三: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6 篇)】(一)语言 : 故事 月亮姑娘做衣裳活动目的:1. 使幼儿知道月亮时圆时缺,引起幼儿观察月

7、亮的兴趣。2. 学习词:量、衣裳、可惜。活动准备:月亮不同时期的图片 实物投影仪活动过程:1. 提问引起幼儿兴趣:在晴朗的晚上,天上回看见什么呢?(月亮、星星)月亮是什么形状的?2. 教:月亮姑娘她很爱美,一直都想穿上美丽的衣裳,可是怎么也没办法,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呢?3. 教师讲述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边讲边出示图片。4. 在讲完以后,请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一直都穿不上呢?(因为月亮每天都在变化,所以穿不上)5. 复述故事,听完以后讨论:小朋友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月亮姑娘穿上美丽的衣裳呢?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办法。6. 活动延伸:可以给小朋友讲一讲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太阳地

8、球和月亮的关系又是什么样子的。(月亮其实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它围绕地球旋转,白天看不见它,因为太阳太亮了,晚上看不到太阳的时候才会看见它,它反射的是太阳光,有的时候地球的影子遮住了太阳光,所以我们看到的月亮时圆时缺。)(二)大班语言: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学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 ,进一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 ,知道月亮每天都在变化.2. 学习故事中优美的语言 ,并根据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 .准备:月亮变化图 4 张,衣裳图 3 张纸,剪刀,胶水,蜡笔,记号笔等 .过程:1. 谈话导入 ,引出月亮做衣裳的课题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师:有时圆圆像个盘子 ,有时弯弯像只船 ,要问这个是什么

9、?晚上抬头向天看.(月亮)(2)师:冬天到了 ,天气冷了 ,人们都穿上厚厚的衣服 .月亮姑娘呀她也觉得很冷,想去做一件衣裳 ,那你们想想月亮姑娘该做什么样的衣裳呀 ?幼儿讨论2. 结合图片 ,分段欣赏故事 .(1)教师讲述第一段 提问:a哎呀,为什么裁缝师傅给她做的衣裳会穿不上呢 ?(因为她长胖了一点 ,好象弯弯的镰刀 )b那该怎么办呀 ? 幼儿回答。(2)教师讲述第二段。提问: a、这回裁缝师傅给她重新做的衣裳她能穿上吗?(不能)b、唉!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月亮姑娘又长胖了,弯弯的像小船)(3)教师讲述第三段。提问: a、这回月亮姑娘能穿上新衣裳吗?(不能)为什么?(因为她又像一只圆盘子了)

10、b、裁缝师傅会不会再给她做衣裳了?(不会,因为她的身材量不准)c、为什么她的身材会量不准?(因为她每天都在变化)师:今天我们学的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 “月亮姑娘做衣裳 ”。那我们接下来再完整欣赏一遍故事。3. 结合图片,完整欣赏故事。提问:月亮姑娘是怎么变的?(引导幼儿学习月亮变化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好象弯弯的镰刀,弯弯的像小船,圆圆的像盘子。4. 给月亮姑娘做衣裳。(1)师: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着,平时呢我们小朋友也可以观察一下月亮的变化。现在月亮姑娘还没有穿到合身的衣裳,晚上出来她会冷的呀!如果请你来当一回裁缝师傅,你会给月亮姑娘做一件什么样的衣裳?幼儿回答(2)幼儿制作衣裳,

11、教师指导。(3)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衣裳。(三)语言:月亮姑娘做衣裳(大班)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描述月亮变化的语句。2、初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准备:自制夜晚天空的背景图,月亮变化图。过程: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3、教师运用图片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1) 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2) 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3) 月亮姑娘她是怎么变的呢?4、教师利用教具再次讲述故事。月亮姑娘是怎么样变化的?(引导幼儿学习月亮变化的词

12、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5、向幼儿介绍故事中的比喻手法。(1) 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听吗?好在哪里?(2) 你有观察过月亮吗?你觉得它像什么?启发幼儿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图画作记录。附:故事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 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 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 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

13、五天来取。五 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 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 “我只好重做了。 ”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 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 “啊,你又长胖了! ”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 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 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虽顺晚上才悄悄地露面。(四)大班语言活动小松鼠的尾巴(语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的主要结构。2、创编故事内容

14、。 3、体验创编故事的乐趣。活动准备:1、故事动画。2、操作材料若干。3、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特征。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 (出示课件:大尾巴)猜一猜:这是什么? 想一想:它象什么呀?二、理解故事:1、想象故事。小松鼠的尾巴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1)看 (教师演示动画) 春天: 小鸡尾巴挡雨夏天: 蜗牛尾巴扇风秋天: 小兔尾巴扫叶冬天: 小猫尾巴保暖(2)说在什么季节?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根据自己对课件的理解随便说说)2、完整欣赏故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跟你们说的一样吗?我们来听一听。 (老师完整地讲述故事)3、表演小松鼠真能干,能用它的大尾巴做好多事情,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能干的小松鼠,我们一边学一边讲,比小松鼠更能干,好吗?(大家一起边讲述边表演)三、仿编故事1、讨论:(1)春天,是什么样的? 小松鼠出去走走,还会发生什么事呢?(2)夏天,是什么样的? 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秋天、冬天呢? (幼儿讨论)2、仿编新故事(1)引导幼儿想象记录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去把它画出来。(2)幼儿相互交流 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象。(3)讲述新故事选择几个小朋友的画讲一讲。最好能选择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一幅,编成一个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