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改造实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172466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5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床改造实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机床改造实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机床改造实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机床改造实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机床改造实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床改造实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床改造实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东方电机的“大型发电装备的重大关键加工设备数控化改造工程”已在东方电机公司完成数控化改造并投产使用的各型机床共计 15 台。具体型号为齐一机2.5 m立车2台武重 3.4m立车2台武重 6.3 m立车1台C6140车床1台C6150车床1台俄罗斯15 m卧车1台俄罗斯10 m卧车1台捷克5 m卧车1台X5032铳床4台(2台为4坐标) 160大型镗铳床1台所改造的设备在东方电机公司的水轮机零件生产加工中应用良好,并成为了企业的 主要生产设备,为该厂制造三峡电站机组及 100MW 核电机组打下了基础。此外,国产 数控系统在大型设备中的应用,在国内引起了重大反响,许多企业由此树立起了对使用 国

2、产数控系统的信心,如常柴公司和南飞公司都是因为上述工作影响而成批选用华中 I 型系统,为国产数控系统的应用推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东方电机的部分应用情 况见图 1图 7。图 1 改造的 15m 重型卧车图 2 改造的 10m 重型卧车加工电机轴=J厂 1J图4 改造的3.4 m大型立车图3改造的6.3m大型立车图5 改造的2.5 m大型立车E卜t图7柴油机在常柴 2.5m大型立车在加工水轮机叶轮生产线及模具数控加工应用示范工程”实际完成华中I型系统应用18台。具体型号为:德国C630卧式加工中心7台德国Deckel柔性单元4台日本牧野仿形铳1台大河立式加工中心1台国产龙门加工中心1台国产C

3、630车床1台XH7640加工中心2台(新机床)XH5660仿形铳1台(新机床)上述设备,除有 3 台柔系性单元由于机械部件过于老化需进一步整修外,其余的均已投产应用,用于柴油机缸体、缸盖及模具的加工,并已生产联线。此外,对模具加工的2台加工中心、2台仿形铣和龙门铣实现了网络化互接。在网络化联接中,除实现与总 厂的 CAD/CAM 系统连接,实现连接程序的下载外,还可实现设备间的信息相互共享, 可在加工中心上直接获得仿形铣的仿形结果,使得仿形铣数据可供多台设备使用,大大 节约了昂贵的仿形铣设备购置费用。目前,这些设备运行状况良好,产生了重大经济效 益,获得用户满意。此外,在应用台数上,已经超额

4、完成了合同规定计划任务。常柴公 司的应用情况见下图 8图 11。*图 8 由改造的德国加工中心组成的生产线图 9 改造后的德国柔性单元图 10 改造后的日本仿形铣进行模具的仿形加工图 11 常柴公司指定配用华中 I 型的订购加工中心图 12 所加工的部分模具三、南昌飞机公司应用在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完成 7 台美国麦道公司二手设备进行了改造,此外配用 2 台国 产铣床。具体型号为:T250转塔铳4台数控下料铳床1台辛辛那提卧式加工中心1台德国4轴工具磨床1台国产300铳床2台该批设备有7台用于波音737-700飞机后缘肋、封闭肋,K8飞机的柜接头、墙接头、 前仪表盘骨架、中(左、右)舱仪表板等结构

5、零件加工及相关模具加工;2 台小型铣床用 于飞机模线样板加工及企业培训。其应用情况见图 13图 14J-I图14 4坐标工具磨床四、通过改造,解决的关键技术机床改造涉及的机床设备种类多、大型设备及柔性单元控制复杂、可靠性要求高。 此外,许多进口旧设备资料不全,特别是要求局部改造时,其改造复杂度大和工程工作 量大。为此,针对各种设备的特点和原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华中 I 型进行了开放化 和功能扩充,同时进行工程化开发,使系统功能得到发展,系统可靠性得到提高。此外 除完成数控改造工作外,还结合企业生产,进行了相应加工工艺研究,使数控设备能得 到良好应用,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在技术研究方面,主要解决

6、了以下几方面的关键技术:1)大型设备的数控系统技术(1)大型设备控制中的抗干扰和信号长线传输技术在伺服驱动方面,开发了 RS422数字伺服通讯,克服了交流伺服的长线干扰;在系统强电方面,开发了 RS485 远程接口,提高了传输可靠性,并使数控系统连线极大 简化。此外,进一步将网络技术引入到控制中,对操作按钮站与电柜以局域网连接,简 化系统的联线。(2)大型设备的远程操作控制和图形显示跟踪技术 采用前后台双机结构,前台用于伺服控制,后台进行操作控制,避免了大型机床的 软、硬盘操作及普通 VGA 传输距离过长问题;设计了以数字通讯方式的远程操作盒,避 免了长距离的信号干扰问题;(3)大型设备的机械

7、传动间隙和传动误差补偿技术 考虑到大型机床的丝杆误差大,开发了双向补偿方式,并将补偿点扩展至 1024 点, 较好地满足了大型设备的要求。(4)大型设备的双立柱运动同步控制技术 龙门式大型设备的两个立柱需要同步运行。为此,开发了光栅尺接口和基于光栅尺 全闭环的立柱双同步控制技术,通过软件技术对两个立柱运动进行比较控制,实现同步 控制。(5)大型零件的装夹找正和对刀调整补偿技术 为解决大型零件的装夹、找正困难的问题,减少加工辅助准备时间,在华中 I 型上 扩充了测量功能,可配用触发式测头进行在线测量,方便零件的加工找正。2)曲面加工数控加工技术(1)复杂曲面多轴联动数控编程加工 针对复杂的水轮机

8、模型叶片,结合改造的四坐标数控铣床,配套开发了其叶片加工 数控编程系统,使东方电机原在进口五轴机床加工的叶片,可在四轴机床上进行。此外,大型水轮机叶轮五坐标加工十分复杂,且效率不高,该厂的大型叶轮加工一 件约需半年(使用的五坐标大型铣床为426 万美元,且加工软件为引进)。为此,在前期 合作的基础上,东方电机还进一步与项目组合作,研究大型叶片五轴加工的优化问题。(2)数控机床和 CAD/CAM 的网络化集成开发了数控系统的网络化技术。在常柴公司的模具加工车间中,利用Internet技术, 使数控机床可以方便联网,使总厂 CAD/CAM 和分厂模具车间实现异地信息共享,可使 CAD/CAM 工作

9、站的加工程序直接传送至数控机床。此外,由于是网络化连接,还实现 了机床间的信息共享,可使仿形铣的数字化信息直接传于其它数控机床加工,充分发挥 仿形铣的使用效率,从而减少昂贵的仿形机床的配备。(3)数控系统海量程序的连续加工技术 模具加工特别是数字化仿形信息十分庞大,常规 CNC 无法容纳,需要分块加工或以 DNC 来进行程序储存和加工服务。为此,结合 PC 的大容量硬盘,开发了海量程序的连 续执行技术,可对大至 2Gb 的零件程序实现直接加工,极大地方便了模具加工。系统可靠性和工程化技术3)柔性单元和数控生产线控制技术通过对带托盘和上下料机构的 4 台 Deckel 柔性单元改造,了解了柔性单

10、元的控制特 点,并基本掌握了控制技术;配合常柴公司,通过对柴油机典型零件工艺的分析,使用 8 台卧式加工中心,构成 了柴油机缸体、缸盖零件的生产线;通过成批改造机床,并在生产中运行,对系统暴露出来的不足问题进行了不断改进, 特别是对伺服驱动部分进行了大的改型设计,使系统的软硬件不断完善,可靠性不断提 高。目前,已基本掌握系统可靠性技术,实现了生产中的稳定运行,获得了用户满意, 并认为:国产数控的可靠性有了很大进步,与国外产品相比差别已经不大,已经可以接 受使用。五、数控化改造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社会效益 1、设备的数控化改造,提高了机床性能和质量,为工厂产品创新创造加工条件,增强了 企业的

11、生产能力。例如常柴股份公司 1974 年从日本牧野公司引进一台用于模具加工的仿型铣床,其控 制系统是分立元件组成,X、Y、Z轴驱动采用的是液压脉冲马达,由于年代久远,分立 电子元件均已严重老化,故障频繁,维修困难,没有被件,尤其是仿型测头更是难以“伺 候”;经过我公司改造后,该机床可实现三种加工方式。 1.数控加工;2.边仿形边加工; 3. 边仿形,边加工,边记录数据,机床的性能和加工范围大大扩大,投入使用后,机床 使用正常,性能稳定,效率大为提高,为工厂新产品开发、生产了很多磨具。又如东方 电机股份公司 2.5、 3.4、 6.3 立式车床经过改造后,除满足普通端面和外径切削外,对于 一些异

12、形面,如锥面、圆弧面、内外球面和各种流线型回转面都可进行加工,大大扩大 了机床应用范围。据初步统计,东方电机公司所投产的 15 台设备,可形成年产值3800 万元的数控加工 能力;常柴股份公司的加工线,可形成缸体、缸盖零件 6000 件,年产值为3200 万元的 生产能力,由仿形铣和加工中心网络化后组成的模具加工系统,可实现年产柴油机零件 模具30余套、产值1500万元;南飞公司所改造的二手数控设备,用于波音 737-700飞 机后缘肋、封闭肋,K8飞机的柜接头、墙接头、前仪表盘骨架、中(左、右)舱仪表板 等结构零件加工及飞机模线样板加工,提高了效率及质量,形成年产值 800 余万的飞机 零件

13、加工能力。2设备的数控改造,可以有效提高工件加工精度和效率。经过数控改造后的机床其加工精度和效率比原有都大为提高,大大提高了加工质量 和效率,东方电机厂的大型设备改造,为其三峡电站机组、 100MW 核电机组制造、提高 出口机组质量提供了良好加工手段。如大型水轮机的泄水锥原在普通立车上加工需 60 小 时/件,型面误差达2mm。6.3立车改造后,加工球体轴承座零件S900,其直径偏差在 0.03mm以内,远远满足原零件规定直径偏差0.09mm的要求,过去加工此零件需120小 时(包括打磨处理),而机床改造后加工时间减少到20 小时(不需打磨),仅此提高效率 6 倍。在常柴公司的应用中,其改造的

14、加工线在柴油机缸体、缸盖生产中,可大大提高 生产效率和质量,可提高工效 50-80%并降低废品率,且可减少产品换型的生产准备时间; 所改造的日产仿形铣,2 年来加工了柴油机模具几十套,还还加工了华宝空调的模具,共 创产值 3000 多万。3设备的数控改造,产生显著效益。 机床的数控化改造,产生的经济效益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节省购置同类数控设备 资金,一是改造后机床能发挥作用,特别是重型、专用机床更为明显,如购买一台 15 m 数控卧车价值2000万,一台6.3m数控立车价值1000多万,据在东电、常柴、南飞三 个企业的初步统计,数控改造为企业节约了设备购置费用达 9645 万元。(1)东方电机厂东方电机厂共数控改造 15 台,其改造及节约费用如下表。设备类型新购费改造费节约购置费5台大型设备(15 m和10m卧车、6.3m立车等)5000 万450万4550 万6台中型设备(5m卧车、2.5m立车等)1700 万300万1400 万4台普通设备(三、四坐标铳床)240万80万160万合计6940 万830万6110注:上述费用不包括机床原值2)常柴股份公司在常柴公司共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