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DOC 10页)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5172035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DOC 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XX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DOC 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XX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DOC 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XX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DOC 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XX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DOC 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DOC 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DOC 10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京南29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 京南29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一、总目标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加强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获得亲身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激发学习的热情,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内容(一)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

2、究性学习主要是指独立于学科的综合性的课题研究,包括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考察报告等。研究性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类:(1)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区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3)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

3、的课题,如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4)个人发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音乐、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方面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5)跨学科综合类: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角度提出的,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有助于了解当代前沿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

4、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产权经济、核磁共振、组织行为等方面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应关注以下几点:研究课题的选择范围要向学生整体的生活世界开放,挖掘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中蕴含的探究课题。无论学生确立的课题是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还是自我问题,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中都应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作整体关注,努力实现三者的内在整合。注意转换研究的视角,使学生有机会直接面对并处理“生活”、“生存”、“生命”等一系列关涉伦理道德的问题。三、实施方式(一)研究性学习1、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置研究性学习三年共计15个学分。基于高中生学习兴趣的特点、学校课程管理等

5、因素考虑,一般要求每生一年级一个课题,二、三年级两个课题,每个课题5学分,共15学分。2、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可小组合作研究(4一10人)与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班级集体讨论相结合,其中小组合作研究是主要的。班主任要关注小组成员的个性、特点、能力及男女生比例等,需要调整时与学生协商适当调整。学生可在本班组建小组,也可跨班组建小组。关于组内分工。一是课题分工,即每个组员都要主动承担一部分相对独立的课题工作,有机会真正参与课题研究;二是角色分工。即每个组员都要承担一个角色,如组长、文书、资料管理员、信息技术员、报告人、答辩人等,既各展所长,又密切配合,以支持组内活动的顺利开展。3、研究性学习实施

6、的一般步骤准备选题开题研究展示评估。“准备”,是指学生在实施研究之前接受专家或教师的指导,弄清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目的和方法,是明确认识的一环。“选题”,即学生选定研究的课题。选题的原则有四:一是自主性,课题由学生自己提出;二是多面性,可从自然、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中选题;三是联系性,是指研究课题的内容是对必修课、选修课内容的延伸或补充;四是可行性,是指所选课题能够付诸实施,能够进行研究。“开题”,是指学生课题组在制定好研究方案后和实施研究前,由各课题组组长在班级交流研究方案,教师参与学生的评议,指出研究方案得失,最终完善研究方案,带有论证方案的色彩。“研究”,各课题组根据研究方案的研究内容、步

7、骤和方法,具体实施研究。这是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展示”,是指各课题组在完成研究报告之后,在班级、全年级、全校或更大范围内,宣读优秀研究报告,展示优秀研究成果,以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评估”,将全年级学生研究报告汇总,由学校有关领导和教师组成的评审组评审出一、二、三等奖,并将获奖报告编印成册。4、管理:(1)有一个从校指导小组和评审组到教务处、教科室到年级部再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从上到下的组织、指导和进行过程管理的系统;(2)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列入课表,同时每学期集中3天时间让学生调查研究和撰写研究报告;(3)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绩以学分形式记入青春的证明高中生素质发展记录册。五、课程

8、评价和学分认定(一)评定原则1、参与性。学生只有参与研究性课题的研究才能获得相应学分。如发现学生并没有参与研究性课题的研究,不能获得规定学分。2、过程性。学生只有参与研究性课题的研究就能获得相应学分。研究性课题的质量高低不影响学生获得学分。3、真实性。研究性课题必须是学生自己进行的,不能由家长或教师代替完成。4、规范性。学分的认定由学生互评、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考核、学校审核组成,并建立公示制度、抽查或回访制度。(二)评定过程1、课题展示: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论文展示或答辩、模型作品展示和介绍、小品表演、主题演讲等;2、学生进行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3、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考核,并组织、引导学生再一次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不论何种研究成果,其格式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课题名称、课题报告执笔人、指导教师、摘要、研究小组成员的小结报告、指导教师意见及出勤情况等。4、教科室审核,教务处备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