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505170620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揭阳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揭阳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揭阳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揭阳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揭阳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2)杜甫在石壕吏中揭露差役凶暴、老妪凄苦的诗句是 ! ! (3) ,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4)青青子衿, 。纵我不往, ?(诗经) (5)把李白的送友人默写完整。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 。(6)同是送别,离情却不尽相同。李白用“ , 。”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情绪;王勃则用“ , 。”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情怀。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当大陆互相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xi di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2)我

2、已经du lu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却说我是权威。 (3)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n b k 。 (4)此刻倒霉迹象ji zhng r zh,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对于投机倒把分子,我们不能采取自由主义的态度,让它随波逐流。B这本拼凑起来的“名家”短篇小说,几乎无精彩之作,顶多有一两篇还算差强人意。C这是一篇动人心魄的文章,读着读着我似乎感到有一股汹涌澎湃的激情在胸中激荡。D许多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做事失去理性,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5G通信技术正无时无刻地改变着

3、人们的生活,其应用将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也促进各行各业转型与升级。(把“促进”改为“促使”)B近日,公安交管部门加强执法管理,依法查纠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在“安全带”后加“的行为”)C揭西县已全面铺开新一轮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将“分类处理”放到“分类运输”后)D揭西荔枝借助电商平台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给弘扬城市精神和形象带来了新机遇。(删去“和形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一项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为500亿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

4、保守推算,每年倒掉的食物,也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粮食。 材料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俭以养德。” 材料三:加拿大人一般根据食量和人数一道一道地点菜,如果不够再加;在美国,打包和个人财富、品味等没有关系,只要剩下食物,美国人就打包带走;爱尔兰人和朋友用餐时,必须把所点的食物酒水全部吃完喝完;德国餐桌浪费要罚款。5请对上面的三则材料进行分析,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你得出的结论。 6揭西日报想要征集一条倡导“餐桌节俭”的公益广告,请你写一条。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甲】我们先人从虞夏以来,世代做史官;周末弃职他去,从此我家便衰微了。我虽然恢复了世传的职务,可是

5、不成;你看这回封禅大典,我竟不能从行,真是命该如此!再说孔子因为眼见王道缺、礼乐衰,才整理文献,论诗书,作春秋,他的功绩是不朽的。孔子到现在又四百多年了,各国只管争战,史籍都散失了,这得搜求整理;汉朝一统天下,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也得记载表彰。我做了太史令,却没能尽职,无所论著,真是惶恐万分。你若能继承先业,再做太史令,成就我的未竟之志,扬名于后世,那就是大孝了。你想着我的话罢。【乙】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来,大声对自己说:“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着说:“这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

6、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是否已经尽了一切努力来冲破这铁环了呢?你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收起来吧,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7【甲】文段选自名著 ,文段中的“你”是 。【乙】选文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 ,选文是保尔准备 时的内心活动。8两篇文段中的主人公都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不懈的精神,有了自己的理想持之以恒地奋斗。请简述自己的阅读收获。 二、阅读(4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

7、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马说)9解释加点字的含义。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尽其材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乙】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

8、,辞甚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元用骇服。语云:“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信不诬也。(出自肃王与沈元用)【注】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肃王:北宋末年宋徽宗第五个儿子,封肃王,后出使金国不归。沈元用:宋朝大臣。虏:指北方的金国。 偶俪:对仗工整。矜:夸耀。他语:说别的事情。骇服:吃惊佩服。 诬:虚假。 11下列句中加点的“其”与“补其所阙”中的“其”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而竖其左膝C其真无马邪

9、D必先苦其心志1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13甲文作者借千里马被埋没的事实,表达了对古代有才之人和封建统治阶级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乙文内容,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实用类文本阅读 分餐制向合餐制的演变“分餐制”是古代饮食文化发展中,不可多得的以“礼”而食的重要用餐礼节。据考古发现宋朝之前的古人其实一直采用“分餐制”,大家席地而坐,每个人一张桌子。而且根据地位和身份不同,每张桌子上的餐食也不一样。当然老百姓家里虽然也分餐,但却不会从食物上做出太多变化。唐朝时期由于国力比较强盛,附属国也非常多,这就为唐朝的多民族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在

10、多民族交流之中饮食礼仪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条件有限,所以基本上都是采用“合餐制”,而这种用餐文化或者习俗也传入了唐朝。但这种“合餐制”的风俗也仅限于普通人家,对于条件比较好或者是王公贵族家庭,其实依然在实行“分餐制”。因为唐朝时的“分餐制”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唐代后期开始,一家人围坐于“高椅大桌”就是一件比较普遍的事情了。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王公贵族,基本上都已经认可了“合餐制”,尤其是在老百姓家庭中“合餐制”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其实如果追根溯源,“合餐制”真正发展起来是在宋朝时期。因为这个时期椅子或者胡床基本已经普及,并且已经成为了老百姓家里的必备用品。这就为“合餐制”提供

11、了非常必要的条件,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子前吃饭,不但气氛更加温暖,而且可供选择的菜品也逐渐增多。尤其是宋朝的中后期的时候,“合餐制”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其实,“合餐制”在宋朝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从宋朝王庭到下层老百姓,“合餐制”几乎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但是在“合餐制”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头脑中的“分餐制”饮食礼仪依然没有淡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合餐制代替分餐制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一种进步。据明史载宣德五年冬,“久未雪,十二月大雪,帝示群臣喜雪诗,复赐赏雪宴。群臣进和章,帝择其寓警戒者录之,而为之序”。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朝宣德年间依然还是采用“分餐制”,并且认为“分餐制”可以让宴席更

12、加有秩序,同时也可以体现出皇帝与臣子们的尊卑地位。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分餐制”所表现的尊卑关系越来越淡化。尤其是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讲,皇权与官权的尊卑关系不仅可以用“分餐制”来划分,其实通过座次来体现尊卑显得更加正规。所以,明朝中后期开始“合餐制”逐渐取代“分餐制”。但是关于饮食方面的礼仪和文化并没有被废止,而且随着皇权不断加强更加重视饮食文化和礼仪。节选自从古人“分餐制”谈起分析中国古代饮食礼仪制度14从文中看,作者认为分餐制向合餐制的演变有哪些原因? 15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使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按照唐代、宋代和明代分类说明演变过程。B“分餐制

13、”是古代饮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以“礼”而食的重要用餐礼节。C文中多次使用“基本”“几乎”等词,避免绝对化用语,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D第段引用明史说明为了体现秩序和尊卑,明代早期还存在分餐制。16本文介绍分餐制和合餐制更多的是从社会文化角度展开,因此更强调合餐制的优点。现在国家一直在提倡分餐制,请从科学角度说说分餐制有哪些优点?文学类文本阅读 南京的梧桐雨黄宏宣有一部电视剧叫梧桐雨,故事经典,耐人寻味,好看得很;有一首歌曲,也叫梧桐雨,词曲都很优美,真乃好听至极,歌中唱到,又是秋夜点点梧桐雨,恰似离人悄悄在哭泣,想当年,我和你,心相映,影不离,如今的你又在哪里南京的四季,处处梧桐,处处梧桐雨,

14、尤其到了初夏,潇潇洒洒的梧桐絮整日纷纷扬扬,宛如天女散花,又似漫天飞雪,有人烦它,也有人爱它。如果到了淅淅沥沥的雨季,细细的丝雨暂时不能直接落到地上,那如扇状的片片梧桐叶先是将雨水接住了,然后再由它们将雨水洒落下来。看着那些参差不齐、大小不一的雨珠,仿佛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梧桐叶下的,清新的空气中更是飘散着梧桐叶的芳香。南京人尤爱梧桐、梅花和香樟,对梧桐的感情更是没有任何的瑕疵。据说,南京广栽梧桐是在1920年,缘于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如今,梧桐树真是给南京带来了太多、太深的美好和记忆,也成为南京一张响亮的名片。它们不仅绿化了城市、净化了空气,在夏日里,更给人们带来了珍贵的清凉。南京是有名的火炉,在接近四十度的高温下,街面被烈日晒得能烤熟鸡蛋,而路两旁高大的梧桐树的枝条和树叶相互交织在一起,能把几十米宽的街路上方遮蔽得严严实实,犹如一把把厚厚实实的帆布伞。这时,你若骑着单车,或步行在梧桐树下,会觉着特别的凉爽、舒适,心里也许还有一份小小的得意。梧桐的浪漫,雨珠的柔美,她们的完美结合,让南京人对梧桐有了更多的眷恋和怀旧。不过,有时候也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期待,梧桐雨代表着遐想,代表着相思!南京的一位故友移民去了加拿大,最难以割舍的就是南京的梧桐雨,他还特意请我邮几片今年的梧桐叶过去,以解他对南京的爱恋。我家的小区里也有一棵老大的梧桐树,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