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505169848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省吉安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省吉安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西省吉安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西省吉安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安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时光静静地流淌,春天的帷幕缓缓拉开,吉安处处是浓浓的春意:春风轻柔拂面,万物复苏滋长;绚烂的桃花,开满了枝头;乡间的田野,像一(f)展开的画卷,充满了诗情画意。无论是天祥公园、古后河绿廊,还是千年古窑吉州窑,到处都是、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早春的味道装饰着萌动的大地,向踏青的游客发出邀请。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志愿者们为大家提出了多种人性化服务。1文中加点字“淌”的读音正确的是() AchngBtngCshngDshng2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A副B福C辐D幅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

2、是() A碧草连天B衰草连天C滔滔不绝D冰清玉洁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的原则,志愿者们为大家提出了多种人性化建议。B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的原则,志愿者们为大家提供了多种人性化服务。C为了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的意义,志愿者们为大家提出了多种人性化建议。D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志愿者们为大家提供了多种人性化服务。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然后,在一个时期多找些这位作家的书来读,也可以再读读和他同期作家的一些作品。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你就真真正正爱上这本书了。大凡世上,一个作家都有自己一套

3、写法,都是有迹而可觅寻。读书万万不能狭窄。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最好可以读三遍。这样,你知道他的文了,更知道他的人了,明白当时是什么社会,是怎样促使他的风格的形成?ABCD6下列诗句的引用,与情境所提示的场景最不吻合的一句是() A对航天员桂海潮的网上留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B走在漆黑的小巷中的感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C给转学去海南读书的好友赠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新郎家门口的对联:“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 社日唐 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

4、醉人归。注:豚栅(t俨n zh伽)小猪猪圈。桑柘桑树和柘树,其叶子可用来养蚕。7下列对古诗相关内容和写法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从村居写起,村外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村内猪满圈,鸡栖笼,一片富庶景象。B第二句中的“半掩扉”,可见当地民风淳朴,也暗示村民们都去参加社日活动了。C诗的后两句写社日活动散后的情景,“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刻画,使人联想到社日活动村民们非常尽兴。D这首诗通过社日活动的正面描写,选取典型的意象表现社日之景象,笔墨极省,而又回味深长。8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过龙井山数里,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溪发源于杨梅坞

5、,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踵趾错互,苍碧莫辨途径。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余遇涧即止。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水石冲激,蒲藻交舞。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淬蓄犹见沙石。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犹诡异。春箨始解,攒动岩顶,如老人唏发。怪石折叠,若橱,若几,若函书状。即林表望之,滃然带云气。杜鹃作花,点缀山路。岩日翳吐,出山已亭午矣。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同游者达县吴小村、长乐高凤岐、钱塘邵伯纲。(选自林纾记九溪十八涧)【注释】堑:沟壑。亘:横贯。沮洳:地低湿。箨:竹

6、笋壳。滃然:云气涌起。9解释文中的词语 北:() 自:() 亭午:()10翻译划线的句子 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怪石折叠,若橱,若几,若函书状。11同样是写山水游记,本文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 , ”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13卖炭翁中表现卖炭老人的悲惨遭遇和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 14韩愈借千里马“ , ”的不幸遭遇,表达对人才被摧残的愤慨。 三、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一粒米的旅行王太生这注定是一条年复一年的经典线路,关于一粒米的旅行

7、。五月,若隐若现的布谷声中,秧苗出落得青翠欲滴,农人拿来箩筐,秧苗端坐在农人晃悠您的箩筐上,一路挤闪路边的野草,担子跌落着亮晶晶的水滴,以一个季节成人礼的方式,走向天光云影的秧田。一粒米就这样开始旅行。它一出门,就迎面遭遇一场兜头雨。一场雨在天地间泼泼地下着,秧田翻着气泡,秧苗在雨中,舒展腰肢,歪着小脑袋,咧着嘴,尽情吮吸。秧田需要汩汩的水,小河的水,沿着水渠哗哗流淌。这时候,有一尾鱼,“泼剌”一声,游入秧田。一粒米在旅途上,雨热同期。高温在秧棵间恣肆蔓延。只有这样氤氲的高温,一粒米才开始抽穗。三伏天,农人在水田劳作的姿势,是逆光中的一幅剪影,勾画在以秧田为背景的天空。那些秧苗在咕噜咕噜地喝水

8、,农人在拔草的间隙,坐在树荫下,也咕嘟咕嘟地喝水。随身携带的水壶里,有一层厚厚的水垢。城里来的孩子,对农村所作的观察,是鹅眼状的。田埂上,迎面走来的水牛,一对大眼睛怯生生的。农人谚语:鹅眼看人时小,牛眼看人时大。牛的双眸,闪烁的是对土地的敬畏。一粒米邂逅爱情。这时候,稻田里有蛙鼓虫鸣。感情越炽热,温度越高,一粒米在稻壳紧紧包裹的子宫内灌浆发育。灌浆中的一粒米,阳光下,放在掌心,用手轻轻一搓,是迸裂的、嫩嫩的、青中带玉的包浆。不远处,邻家女孩儿,坐在树下,静静地想着心思。湿热相伴,汗水同行。就像诗歌描述一样,“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天太热了!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大瓷窑,在酷暑的六月燃烧。何必埋怨

9、天热呢,你看秋天的硕果,其实是在这炎热的夏天孕育。在这样的天气耕耘,田里热得可怕,稻田的水,滚烫、滚烫,像是沸腾了一般,农夫背上的汗,如同被泼了一盆水上去,湿漉漉的等到暑热消去,凉风起,农人额头汗珠渐渐风干,秋天到了,梦中稻田,逐渐干涸,大地一片金黄。一粒米,等待收割。就这样,一粒米在时光的旅行中,适可而止。儿时餐桌上,我经常将一碗饭,吃剩一半。外婆见状,不时提醒说,浪费粮食,响雷打头。一粒米,七斤四两水。我吓得赶紧扒拉干净,故意发出响声,碗底照见人影。到达了目的地,一粒米,脱去薄薄的稻壳,变成晶莹的一粒,又开始了它的另一种旅行,从乡村流入城市。那时候,父亲在粮店上班。粮店的粮垛堆至房顶,粮垛

10、是由一袋一袋的米包垒成,我躺在粮垛上,重量的挤压,一堆米在身下,有秩序地缓缓游动。趴在粮垛上游戏的日子,我曾看到装满无数粒米的麻包上,盖了章,有的还标有印记。有一只麻包,上面写着字:“新河大队、张。”我猜想着,这一定是那个卖这一包米的农民留下的,他舍不得这经历了一个苦夏所收获的这一包米?站在树荫下,咕噜咕噜地喝着水。抑或是让淘米做饭的城里人,晓得这一包米,是乡下一个姓张的人种的?彼此之间,有种缘分。一粒米之旅,是一个苦夏之旅,暴雨雷电,等待忍耐,孕育蜕变;是一个辗转之旅,舟车相继,每一个环节,都串联起好多人。一粒米,喂养了乡村和城市。(选自 2022 年 5 月 5 日长江日报,有删改)15请

11、你根据文意把“一粒米的旅行”先后顺序排序:(填字母)() A.五月插秧 B.秋天收割 C.脱壳入城 D.高温暴晒 E 大雨浇灌16请选择合适的角度,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做批注。 秧苗在雨中,舒展腰肢,歪着小脑袋,咧着嘴,尽情吮吸。我吓得赶紧扒拉干净,故意发出响声,碗底照见人影。17请结合选文,从如下两个中心句中任选其一作为开头,写一段不少于60字的赏析性文字。 选文构思巧妙。选文主题鲜明。18读了本文,不管你是城里的孩子,还是乡村的孩子,总有一些感触吧。请把你的感触与大家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用科普阅读战胜“精神内耗”王大鹏如今,精神内耗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语,很多人也都认为自己存在着精

12、神内耗的状况。这是一种内心状态,通常的表现就是自我否定、负面情绪、消极思维模式等等,而且精神内耗会导致个体情绪低落、自我压力过大,甚至产生自我怀疑等问题,进而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于如何减轻或者杜绝精神内耗,相关人士也给出了系列建议,其中就包括换一种思维方式。而从科普的角度来说,也许阅读一些科普图书有助于缓解精神内耗,因为科学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科普阅读,可以让我们更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世界,看待自我。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微阅读时代,甚至可以说是“读频”的时代,各个平台上充斥着看之不尽的短视频,碎片化、轻质化、电子化是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置身于这个忙碌的时代,人们用于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13、毕竟社交媒体时代带来了人们阅读习惯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浅尝辄止地获取碎片式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科普阅读不再重要了。相反,我们更应该强调科普阅读的重要性,并大力推广科普图书阅读活动。通过阅读科普图书,不仅仅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更有助于缓解个人的精神内耗,养成科学理性,让我们善于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因为阅读科普图书就是跟随作者的脚步,去体会科学历程的跌宕起伏,让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与科学研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它并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硕果累累,有时却田园荒芜。举例来说,阅读有关宇宙的科普书,可以让我们瞬间进入一个光怪陆离、远超想象的神秘世界,我们可以仰望星空的浩瀚无垠

14、,开启辽阔宇宙的奇妙探险,我们还可以探索138亿年前的宇宙如何起源,思考时间究竟是什么,探寻多重宇宙里是否有另外一个自己,甚至看一看令众多科学家百转千回的黑洞之谜,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比如,盲眼钟表匠表明了进化论理论家们如何从化石到基因众多不同的证据来源中,重构了坚不可摧的进化论的实例;宇宙的琴弦表明了现实法则如何以高等数学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阅读平克的部分作品就在了解关于进化论的观点如何解释人类行为;阅读秦森有关天文学的著作就是在了解以经验性证据为坚实基础的宇宙现象;阅读霍金有关宇宙学的著作就是在理解被科学家们认为是真实存在但仍缺少经验性证据的宇宙的特征吴以义在什么是科学史中这样写

15、道,“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科学精神并不能通过教科书简单的定义或传授。最能表现这种思维方式的,并不在科学已经完成的物化的甚至是固化的科学成果,而在于求得这些成果的过程。”好的科普图书是需要用时间来品的,它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芳华不再,相反,会更加熠熠生辉。阅读科普图书会让我们的思想变得厚重起来,让我们的生活丰富起来,也让我们扭转精神内耗的状态,用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选自光明网2023年3月21日,有删改)19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阐述“精神内耗”的表现和危害,引出话题,表明战胜“精神内耗”的迫切性,引出下文如何战胜“精神内耗”的论述。B从第段加点词“充斥”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