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5164334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9697页及相关练习。教学目的:1.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互化,会比拟不同价格的大小,进展简单的计算。2.稳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能灵敏运用发现的规律与所学的知识进展推理,解决问题。教学重点:纯熟掌握人民币单位的换算。教学难点: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教学准备:课件、学具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入课题。(一)情境创设:课件呈现超市货架:各类货物有规律的摆放,在各类货物下面标有价格。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1.学生汇报交流;2.老师说明:这里面有我们

2、认识的人民币还有学过的找规律的知识。(二)点明课题: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复习人民币与找规律的有关知识。【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找到本课所要学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老师引导,自主梳理。(一)复习人民币的知识:1.复习人民币及单位之间的进率:(1)呈现问题,学生独立考虑: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从高到低是怎么排列的?这三个单位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2)交流汇报,老师整理板书: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元、角、分。这三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也可以表示为:10角=1元,10分=1角,100分=1元。

3、2.复习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与币值的大小比拟:(1)创设情境:文具店的货架上:一本软面抄3元4角,一块橡皮5角8分,(2)提出问题:3元4角=( )角指名学生汇报答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师生共同小结:因为1元等于10角,3元就等于30角,所以,3元4角就是30角+4角=34角。练习:5角8分=( )。让学生先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指名汇报。(3)47角=( )元( )角,76分=( )角( )分让学生说出考虑过程,老师加以引导,如:47角可以分成40角和7角,因为10角度1元,那么40角=4元,7角不满1元,所以,47角=(4)元(7)角。练习:76分=( )角( )分3.比拟大小:(

4、1)8元79角。指名答复,并让学生说出理由。(2)练习:10元97角4.简单的计算:(1)课件出示:4分+9分= 4角+9角= 4元+9元=学生自主完成,集体汇报。比拟:考虑方法一样,单位不同。(2)课件出示:4元5角+3元=、4元5角-3元=、4元5角+3角=、4元5角-3角=你能独立完成吗?学生完成后,集体核对。请做全对的同学来说一说成功的经历,也请出了错的同学来说一说错误所在。师生共同小结:一样单位才能相加减。5.稍复杂的计算:(1)课件出示:5元6角+4角=、4元2角+1元3角=、7元6角+2元8角=(2)这几题有点难度,你们有信心完成吗?(3)完成后,学生汇报,并说出自己的考虑过程。

5、【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对人民币有更深的认识,纯熟掌握人民币单位的换算与根本的计算,从而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二)复习找规律的知识:1.课件呈现:有规律的图形与数字(通过单组图形与数字简单重复形成的规律)、数列(等差数列)。(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你来说一说。(2)这两种规律一样吗?(3)我们还学过哪些和规律有关的知识?引导学生说出:数组、百数表等。2.你会利用规律来解决问题吗?呈现P96的第11题:(1)这串珠子的排列规律是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排列规律:2颗黄3颗蓝。(2)你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解决步骤,老师要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确方法:先要按照规律把遮住的珠子

6、画出来,最后再分别数出遮住的珠子中黄珠子与蓝珠子的个数,再记录下来。(3)学生独立完成:(4)学生汇报,师生共同验证。3.归纳小结:规律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背后表达的规律可能是同一个,我们找规律就是要找到这背后隐藏着的“不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发现规律形成的根本方法。经历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与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与理解。】三、解决问题,稳固进步(一)练习二十一第9题:1.学生独立完成;2.汇报交流,让一说出考虑过程。(二)练习二十一第10题:1.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而后老师讲评。注意让学生说出简单的考虑过程。2.呈现第(3)题的问题。(

7、1)学生读题,说一说“至少”的意思。(2)解决问题:多让几个学生汇报不同的买法,其他学生进展评价。3.小组合作,完成第(4)题:(1)一名学生提出问题,同桌解答。(2)老师选择不同问题的学生来汇报。【设计意图:通过关于人民币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与简单计算,同时注重学生审题才能的培养,进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三)练习二十一第12题:1. 课件呈现第12题的第(1)、(2)题:(1)观察数列,发现规律: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发现的规律。(2)汇报规律:学生汇报规律。(3)独立完成,集体核对。(4)比拟规律:这两个数列的排列规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第(1)题是

8、递增,第(2)题是递减。2.课件呈现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2)汇报结果:让学生说出发现的规律是什么?3.课件呈现第13题:(1)要想填出这些数,我们首先应该做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要先找到表中这些数的排列规律。(2)启发:这个表是不完好的,我们怎么找规律?引导学生可以从第一排、第二排或第一列中去找规律。我们先看第一排,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从左往右依次递增6,或从右往左依次递减6。那第二排的数也是这样排列的吗?把第一排与第二排合在一起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每列中相对应的两个数都相差10。再看第一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从上往下依次递增10。小结:从左往右看,

9、每一排的数依次递增6,从上往下看,每一列的数依次递增10。(3)你能运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来填出这些空格里的数吗?学生先独立填写最上面的空格。而后指名汇报,可以让利用不同规律的学生分别来说一说。学生独立填写剩余的空格。而后集体汇报。汇报时,一定要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利用什么规律来完成的。(4)课件呈现完好的表格: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与同伴说一说。学生汇报,只要是正确的规律,老师都应给予肯定。(四)补充练习: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与本课的学习进展有针对性的补充练习。【设计意图:通过这局部的练习,既稳固了找规律的相关知识,又加深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思维才能及数感,同时,老师也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补充。】四、生活延伸,全课小结(一)创设情境:课件呈现生活中购物情境与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二)全课小结:1.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这些图片,都是来自我们的生活,里面就包含着我们今天复习的知识。2.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擅长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