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16406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短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尝与诸小儿游(_)A经常 B曾经 C尝试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_)A曲折的树枝 B折取树枝 C压弯树枝2面对多子的李树,其他小朋友都争着去采摘,王戎却无动于衷的原因是:_。3王戎说“此必苦李”的原因是:_。4面对同一件事,王戎的表现和其他小朋友很不同,而且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这充分说明王戎是一个_的人。2. 轻松阅读快车。藏王的使者唐朝()时

2、,藏()王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到内地求婚。内地的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能干。好多国家都派使臣来求婚。唐朝皇帝决定让使臣们比比智慧,哪个最聪明,就把公主许配到他那里去。第一次,皇帝让使臣们分出一百匹马中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别的使臣都把毛色相同的马驹和母马分在一起。禄东赞却把马驹同母马分开关起来。隔了一夜,才把母马一匹一匹地放到马驹中去。马驹见到自己的妈妈,急忙扑上去吃奶,不一会儿全分出来了。第二次,皇帝叫人扛来一根两头削()得一样的檀香木棍。问使臣们哪一头是根,哪一头是梢。别的使臣都很为难()。禄东赞用绳子拴住木棍的中央,把它放在池塘里,说:“下沉的一头是根,浮着的一头是梢。”最后,皇帝叫人拿来

3、一块玉石,要使臣们用线穿过玉石上的洞眼。洞眼很小,里面的孔道是弯弯曲曲的。使臣们一个个用线去穿,都失败了。禄东赞一边看,一边动着脑筋。忽然,他看见地上有只蚂蚁,想出了主意。他把丝线拴在蚂蚁身上,把蚂蚁放到玉石的洞眼上。在洞眼这头慢慢吹气,在另一头放了蜜糖。就这样,蚂蚁带动丝线穿过了玉石洞眼。皇帝见三道难题全让禄东赞解决了,心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藏王一定更了不起。于是,皇帝让文成公主嫁到西藏。聪明的禄东赞终于完成了藏王的使命。(1)给短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丑陋()愚蠢()(3)唐朝皇帝让使臣们比智慧,比的分别是什么?_(4)唐朝皇帝的判断正确吗?为什么?

4、_3. 古诗文阅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精卫填海选自_,文中的“少女”指_。2故事讲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去东海游玩时不幸_,化为_,她衔来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填塞_的故事。4. 读弟子规节选,完成练习。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注释)冠:_。俱:_。置:_。定:_。勿:_。(译文)(出门)帽子要戴正,扣子要系好,袜子和鞋都要穿平整紧凑。(在家)衣帽都要摆放好,各自都要有固定的位置,不要乱丢,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1请根据译文内容,猜一猜加点字的意思,补全注释。2这段话所讲的事情中,哪些你还没有做

5、到呢?以后准备怎么做?_5. 课内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下列词语尝:_ 竞走:_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主要讲了王戎在其他孩子争着去摘路边的李子时不为所动,并推断李子必苦的故事。B.读文言文,要注意音节的变化,适当停顿。“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儿竞走/取之,唯/成不动”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无误。C.看到路边李树果实累累,诸小儿“竞走取之”,而王戎“不动”,两相对比并结合王戎的回答可以看出王戎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3王戎为什么

6、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_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6. 文言文阅读。王冕孝亲(节选)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注释)韩性:绍兴人,大学者。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被:披。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的字。闻:_ 遂:_ 亦:_2这篇文言文叙述了王冕的一件什么事呢?请简要概括。_3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做人要勤奋刻苦B.做人要诚实守信C.做人要孝敬长辈D.做人要顾全大局7. 小古文阅读。燧明国 不识四时昼夜,有

7、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於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鸮 ,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注释:燧明国:传说中的国家名。四时昼夜:春夏秋冬和白天黑夜。屈盘:曲折盘结。至:到。息:休息。鸮(xio):鸱鸮(ch),鸟类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感:感悟。1(理解句子)结合注释,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1)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_(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_2这段文字讲述了燧人_的故事。3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它教给了我们许多生存的本领,故事中的圣人就是受“_”(用文中的原句回答)这一自然现象的启发,悟出了钻木取火的道理。4

8、古今中外,依据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而发明创造的事例不胜枚举,试举一例。_8. 课内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译:_(2)取之,信然。译:_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9. 阅读与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zhun x)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注释)选自淮南子天文训。共工;相传是炎帝的后裔,西北的洪水之神。颛顼:相传是黄帝的后裔。维;绳子。绝;

9、断。焉;这,这里。潦:路上的流水、积水。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共工与颛顼争夺天帝之位,颛顼失败了。(_)(2)不周山把支撑着天的柱子撞折了。(_)(3)因为天倾向西北,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_)(4)因为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方向流去了。(_)2共工触山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愿望。A.争做帝王B.探索自然、征服自然C.改变宇宙D.改变土地3下列对共工的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有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B.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C.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D.有勇无谋,性格暴躁,偏激任性,破坏环境4在我读过的神话故事里也有像共工那样

10、个性鲜明的人物,如_中的_和_中的_。5你赞成共工触山吗?为什么?_10. 请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母鸡母鸡孵卵,数周成雏。随母出行,未尝远离。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若遇猫、犬,尽力护之。与父、母之爱子无异。注释:雏:小鸡。异:不同。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_)A它的,指母鸡的。B别的,其它的。(2)若遇猫、犬,尽力护之。(_)A它,指母鸡。B它,指小鸡。2从文中找出与“小鸡们紧紧地跟在鸡妈妈身边,从来不曾远离过”意思一致的句子,并用“_”画出来。3文中用四个字写出了小鸡遇到危险时母鸡的做法,请用“”圈出来。1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陈太丘

11、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父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注释)(1)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2)陈太丘:陈寔(sh),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古地名。(3)期行:相约同行(4)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舍:舍弃,抛弃。(5)尊君在不(f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6)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1陈太丘与朋友约定_(时间)同行。因为_,元方斥“友人”无信,因为_,元方斥“友人”无礼。在与元方的交谈中,友人的心情经历了从_到_的转变。2陈太丘与友期行和王戎不取道旁李都出自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_。(书名)3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门外戏_(2)日中不至_4如果你是文中“友人”的朋友,听说了这件事,你对他有何建议?_12. 文言文阅读。宋濂嗜学宋濂余幼时即嗜(sh)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