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录入课程教学案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161470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字录入课程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字录入课程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字录入课程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字录入课程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字录入课程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字录入课程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字录入课程教学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字录入课程教学案例末笔交叉识别码振华职校 金莉萍一、教学背景: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五笔录入的基本技能,而且能够进行简单的文章录入,尤其是一部分同学学习比较认真、刻苦,在输入的正确率和速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下面我抽取其中的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请每组一位录入较好的学生进行文章录入展示(时间3分钟),其余的同学在旁观察正确的坐姿和输入指法。(通过该环节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录入意识),从刚才几位同学的回答中,可以得出结论:1)要学好五笔字型的首要条件是要熟悉汉字的五种基本笔画和汉字字型的三种结构2)熟悉字根所在区位,多加记忆。3)对于汉字要多拆多练。讲解:汉字的五种基本笔画和汉

2、字字型的三种结构的分析演示:(用PPT演示五种笔画所处的区域和三种字型的键位)1、笔画:横(1)竖(2)撇(3)捺(4)折(5)2、字型:字型代号字型图示字例特征1左右吧湘结封字根间可有间距,总体左右排列2上下旮莫花华字根间可有间距,总体上下排列3杂合困凶这司乘本字根间虽有间距,但不分上下左右,浑然一体,不分块(在复习旧知识同时为新课做好准备)二、实施策略:预测学生会提到有些汉字打不出来(含识别码的字),如果学生没有提及,则把这些字提出来,让学生回答编码,以此引出新课。“识别码”的原因在7000来个汉字中大约有10的汉字,是由两个字根构成的。如:“红、计、要、他”等。把这些字的2个字根输入电脑

3、后,其编码长度为2(即2个码)。可是,“五笔字型”是用25个键处理汉字的。只用25个键,打2下算是一个汉字的编码,最多可以组成2525625个编码。就是说,我们只有625个房间号,要住700个人!这就难免产生拥挤产生大量重码!重码字太多,影响输入效率,是我们不希望的。何况,这些由2个字根组成的字,大都是最常用的字呢。因此,必须把它们的编码分开来,这样就好象两个字的人名(如我们班的“陈倩”、“沈旭”)容易重名,如果在后边都再加上一个字(陈倩华、沈旭辉),就不易重名一样。所以我们规定:凡是由2个、3个字根组成的字,字根输入完之后,后边一律再加上一个码“识别码”。这样,就可以大幅度减少常用字的重码,

4、从而提高输入效率。2、为何要使用末笔字型交叉识别码?解决重码的办法就是在码元的后边再补加一个附加码-末笔字型识别码,即将末笔画信息与字型信息结合起来的一个综合功能码。为何要末笔画和字型结合起来呢?下面两组事例可以进一步说明补加末笔字型识别码的必要性。(通过引入两组编码相同的事例,引入课题:末笔字型识别码)(用PPT演示)1)、丢失末笔画信息会引起重码。吧:口巴KC(末笔为折,代码为5;左右型字代码为1)吗:口马KC(末笔为横,代码为1;左右型字代码为1)以上两个汉字是重码字。如果将以上汉字的末笔特征作为一个编码补加在后边,这些字就不再重码了。2)、丢失字型信息会引起重码。旮:九 日 (V J)

5、 (2型字,上下型字;末笔为横,代码为1)旭:九 日 (V J) (3型字,杂合型字;末笔为横,代码为1)以上两个汉字也是重码字。如果将以上汉字的字型特征作为一个编码补加在后边,这些字也就不再是重码字了。三、实施过程:一、识别码的组成定义:以汉字的最后一笔的笔画代号为十位数字,以汉字的字型代号为个位数字,合并这两个数字就成了一区位号,它所对应的英文字母就是识别码。末笔画左右型1上下型2杂合型3横 111 G12 F13 D竖 221 H22 J23 K撇 331 T32 R33 E捺 441 Y42 U43 I折 551 N52 B53 V如果您不想记忆的话,可按以下步骤判断该用什么识别码:(

6、1)判断汉字的结构(即字型);(2)根据汉字的最后一笔画判断识别码在哪一个区。(3)结合汉字的结构与汉字的最后一笔画确定其识别码。那么我们刚才提到的字就可以区分开来:末笔及代号 字型及代号 识别码 对应字母 编码吧: 折 5 左右型 1 51 N KCN吗: 横 1 左右型 1 11 G KCG旮: 横 1 上下型 2 12 F VJF旭: 横 1 杂合型 3 13 D VJD活动环节:请学生把自己姓名中需加识别码的字找出来,并判断出每个字的识别码,并请学生回答(用PPT演示,可选择几个字来解释一下)朱陆明沈旭忻君尔丹菁琼RIIBFMH明IPQNVJDNRHHVTKQIUMYDAGEFGYIY

7、IHGNDHKUDFY二、汉字末笔的确定大部分的汉字的末笔画都可以直接看出来“忻”的末笔为2 “尔”的末笔为4 “沈”的末笔为5,一般以书写顺序为主,但有些字的末笔选择有一定的要求末笔画特殊的规定:1、对半包(“辶”、“廴”、“九”)的字和全包围字,它们的“末笔”规定为被包围部分的末笔。例:“团” 末笔为3 “因”末笔为4例:“过” 末笔为4 “建”末笔为22、若最后为“撇”“折”的汉字,末笔为“折”例:“叨、仇、边、化、轨、男”末笔为53、若最后为“撇”“点”的汉字,末笔为“撇”例:“我、成、戋、伐”4、带点结构还有带单独点的字,我们把“点”当作末笔,例:“义”,“太”,“勺”等,活动环节小

8、组竞赛: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找得确、找得快(请学生找出给出汉字的识别码)设问由学生来引出字型的约定杜勿汇万名忏自勺厌击订午芦句今三、字型的特殊约定(主要针对杂合型)左右型、上下型都直观,但杂合型稍微复杂一些。1、包围和半包围关系的汉字,一律视为杂合型。比如“团、同、医、凶、句”等,含有“辶”的字也是杂合型,如“过、进、延”等,“厂、尸、”等字根组成的一些字也是杂合型,比如“层、辰、厅、眉、反”等。其中有几个字较特殊:“左、右、有、看、者、布、友”视为上下型2、单笔画与字根相连者。如:自、死、丫3、带点结构。如:义、太、刃4、字根相交:如:申、农、击: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末笔识别码的作用,

9、掌握了判别和使用末笔识别码的方法。1、定义:是以汉字的最后一笔的笔画代号为十位数字,以汉字的字型代号为各位数字,合并这两个数字就成了一区位号,即末笔识别码。2、末笔的特殊约定:包围和半包、带点、撇折、撇点3、字型的特殊约定(主要杂合型):包围和半包、带点、相交、单笔画与字根相连小窍门简单方法:1、对于1型(左右型)字,字根打完后补打1个末笔,等同于识别码2、对于2型(上下型)字,字根打完后补打2个末笔画复合构成的“字根”,等同于识别码3、对于3型(杂合型)字,字根打完后补打3个末笔画复合构成的“字根”,等同于识别码:写出下列汉字的末笔识别码仁 拥 贱 坝 忙 尘 弄 飞忘 气 血 牛 乡 末

10、匹 巾告 谁 芏 仃 岱 矿 皂 气丑 礼 卮 元 叉 忑 勾 穴如有时间空余则进行课堂练习:五笔高手中的识别码练习四、教学反思这一堂公开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在五笔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因为五笔要记忆大量的字根和需分析、识别各类字型,对五笔的学习存在着畏难情绪,普遍都觉得学习枯燥无味,没有兴趣。因此我认为要学习好五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我们的学生只要对五笔输入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

11、强烈的求知欲望,会表现出对五笔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几点体会:体会一:学生自己的心得总结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堂课是识别码的教学,在整个五笔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难点,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冲动,我设计了让同学展录入展示和畅谈心得环节,希望加深对五笔区号和字型的认识,为新课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实际效果也如我所愿,许多学生听了同班同学的学习心得,都很有感触,在自己的键盘上默默的捉摸和体验。为本堂课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体会二、创设贴近学生的素材,在实际中解决问题。为了增加对五笔输入的亲近感,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找自己姓名中带识别码的字活动,学生觉得学习内容

12、与自己相关,都饶有兴趣,在找出字的同时,跃跃欲试地想写出那个识别码,也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教学情境之中。体会三、要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有感性的认识。识别码教学中必须注意汉字结构的认识与指导,增强学生对汉字的结构意识,这不仅对于识记字形很有帮助,而且对于今后的汉字录入也有很大用处。所以我在课件上利用图片配合动画对汉字结构进行了形象的剖析。体会四、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这堂课在特殊约定内容部分我就采用了小组竞赛方

13、式,学生在老师讲授基础概念之后,自己归纳总结,由过去“被动接受”的学法改为讨论式和自我分析整理,引出问题,主动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团队协作的素质和能力。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互相帮助,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学习气氛达到了高潮,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当然本堂课还存一些问题:)在设计题目难度方面没有仔细考虑,如果将题目由简到难排列,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在课堂上要更好地关注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要让他们多参与,体会学习的成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以学生为本,多思多悟,不断探索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附:学生学习过程及典型成果详见附件专家点评:教学实录:复习10分钟,新课33分钟,小结作业4分钟,超时2分钟,教师为主的讲述22分钟,学生为主的学习25分钟,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学节奏把握比较好,高低起伏,调控应变能力强,课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学效果明显,计算机教学功底扎实。学生小组竞赛“找出汉字的识别码?”设计的题目难度不够,假如能有简到难排列教学效果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